坤宁宫。
殿内。
一位美妇人正焦急渡来渡去,望着殿外似等待着什么……
“娘亲,娘亲,阿哥什么时候来了。”
一个乖巧的小女孩,眨着水灵灵般大眼睛,鼓着腮帮子问道。
女孩模样可爱,年龄不大,看样子只有一岁左右,远远看去还是个稚童。
粉嘟嘟的小手拿着一串糖糕,正小心翼翼舔舐着,生怕下一刻被吃完了。
美妇人则端庄许多,一袭青罗绸缎,给人仙气飘飘的感觉。
片刻后。
许是美妇人不愿等待,正欲拉着女孩离去时,一道身影才慢悠悠从远处走来。
不料,女孩看见后,眼前一亮。
下一刻,犹如脱缰的野马,疯狂朝他奔来。
朱由检看着这个粉裙小女孩,又看了眼不远处的美妇人。
想来……
这位就是那柿子口中的小公主。
与惠妃娘娘了。
“阿哥……阿哥……”
“你终于来了。”
女孩挥舞着小手,兴冲冲般喊道。
说罢,还不忘舔一口糖糕。
不远处,惠妃看了眼朱由检,嫌弃般开口:“你怎么才来,不会是刚起来吧!”
朱由检听后,无奈摇了摇头。
“也罢,那就进来喝口茶再走。”
……
殿内。
随着一盏热茶被丫鬟端来,一行三人围坐在石桌边。
女孩乖乖着坐着,悠闲晃荡着白皙小腿,安静吃着手里的糖糕。
丝毫没有打搅,其余两人谈话。
朱由检率先开口:“不知惠妃娘娘,找我有何事?”
惠妃抬手端起一盏茶,轻轻吹了气,才抿了一小口,动作优雅熟捻。
放下茶杯,冷声开口:“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情,想来淑娥整天吵着要见你,我也实在没什么办法。”
“所以唤你来一趟。”
听到这里,朱由检心里才松了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自己刚刚穿越,如果此时露出马脚。
后果不堪设想!
轻则逐出皇宫剥夺身份,重则直接被扣押审讯……
“不过……”
“还有一事。”
惠妃话锋一转,继续开口。
“听说陛下册封你为信王了?”
朱由检点了点头。
“那正好,淑娥想出宫走走,你陪她去吧!”
“借于你信王身份,也没人敢动你。”
朱由检面色一白,正欲开口解释什么,却被她继续打断:
“好了,事情就这样了,本宫会派三名甲士保护你们的。”
话音未落,三道黑色身影从屏风后窜出,手里拿着短刃。
三人都蒙着面,看不清面貌。
但朱由检感觉,面前这三人绝非他能应对的。
“你们三人,保护好公主,不然后果……你们应该清楚……”
说完,惠妃露出一抹狠色。
三人见状,齐声回复:“是!”
……
子午,坊市。
此时,正值人群鼎盛,周围街道商客络绎不绝,熙熙攘攘着叫卖声……
此起彼伏。
朱由检穿过拥挤的街巷,将肩背上的女孩轻轻放下,来到了一处十里乡的饭铺。
“阿哥,阿哥。”
“我……我想吃那个!”
女孩小手指着不远处,那卖冰糖葫芦的商贩,圆溜溜的大眼睛,望着那一串串朱红色糖葫芦。
都快挪不动道了。
见状,朱由检抚摸着女孩,缓步朝那商贩走来:
“一串糖葫芦。”
商贩是一位粗犷汉子,见有客人来便乐呵呵回道:
“好嘞!”
“七文钱。”
“客官,您拿好。”
朱由检从怀中数了六枚铜币,递给汉子换了一串糖葫芦。
就在此时。
“啊……救命!”
一道惊吼声从前方传来!
随着声音响起,四周众人疯狂逃窜,连一旁的商贩都开始收拾摊位……
朱由检急忙拉着女孩,躲藏在一边。
黑暗中,三道身影见状脸色凝重许多,其中一人忍不住开口:
“老大,需要我们出手不?”
剩余一人也扭头看向最后那人,像是在等待命令。
“不着急,先看看情况。”
为首的男子透过黑色绸带,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怎么回事?”
一个念头浮现在朱由检心中,他回头望去,街道空无一人。
下一刻。
一个妇女浑身是血般从远处跑来,神色慌张,步伐凌乱。
像是受到了惊吓。
还没跑步,便昏厥过去。
倒在了空荡的街道,无一人问津。
角落里,女孩看了眼那血迹斑斑的身影,便扭头直视前方,心中忍不住打颤:
“阿哥……淑娥怕……”
说完,她便蜷缩在朱由检怀中,仿佛这样才能找到一些安全感。
朱由检忍住心中不适,朝那妇女逃出的地方望去。
街道的尽头,正是教坊司。
与此同时。
教坊司内,三楼阁间。
一抹青色男子正打量着一切,目光俯视着刚才昏厥的妇女,嘴角颇具玩意:
“还真好玩。”
话音刚落,一个粗犷汉子推门而入。
此人,正是刚才卖朱由检糖葫芦那人,不过此时他脸色露出几分怒意。
“李公子,不是答应了本官放过这些人。”
“怎么想出尔反尔!”
说完,只见那粗犷汉子,面色浓重偷摸向腰间长刀,时刻准备拔刀。
“原来是周侍郎,你看到没?”
“刚才跑出的那妇人,是不是很好玩。”
没等那青衣男子再说什么,却被周侍郎愤愤打断:
“李阙!”
“别以为你有靠山,就可以在京城为所欲为了!”
“嗖——”
一道寒芒炸现,刀光一闪而过。
周侍郎拔刀对立,眼神中满是愤怒,仿佛下一刻便要挥刀砍向那人。
名叫李阙的青衣男子,丝毫没有惊慌,反而是一脸悠闲。
悠哉悠哉喝着酒:“您也别着急动手啊,周侍郎。”
“想想你那老母亲。”
“至今……还在床榻卧病不起。”
“她老人家如果在这里,也不会想看到自己儿子成为这般模样吧!”
“哦,对了!”
“还有你那即将参加秋闱的妹妹,千万不要让她们伤心才对!”
说着,李阙猛然灌了口烈酒。
眯着双眼,仔细回味酒的醇香,却依然没有丝毫清爽,有的只是苦涩与干烈。
“劣酒就是劣酒,根本不如宫廷的琼浆玉液……”
“你说是吧!”
“兵部侍郎,周师大人。”
注1:朱淑娥,永宁公主,明朝公主,明熹(xi)宗长女,母亲惠妃范氏。
注2:兵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最高职权为兵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