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深夜谈论,密信暗探

  • 崇祯!
  • 春绣
  • 2222字
  • 2025-04-05 11:03:13

深夜。

乾清宫,殿外。

月光皎洁如玉,晶莹剔透般洒落人间。

空荡的宅苑中,只有晚风拂过花草的熙熙沙沙声。

静谧且悦耳。

殿内,火光摇曳,映照着朱由校的脸颊,与那浓重的思绪。

“母妃,你怎么来了。”

李康妃笑魇魇(yan)着回道:“吾儿,母妃心中有些话想和你说。”

“关于你弟弟的。”

“正巧,孩儿也有些话想与母妃讲。”

……

与此同时。

慈庆宫,殿内。

朱由检辗转难眠,望着窗外明月,他有些想家了……

不过……

很快,他便收起思绪。

吩咐下人,找来了一卷山河图志,开始了仔细钻研这大明江山。

如今的局势。

随着画卷展开,一副山川河流映入眼帘,还有各个州郡……

京城。

便是他如今所在之地。

天启二年(1622年)……

此时,距离明朝覆灭还有22年,他能做的事微乎其微……

思绪逐渐涌上心头。

一股斥力在眉心散开,逐渐消散。

朱由检揉了揉眉心,正要继续思索时,屋外传来敲门声。

“咚咚咚!”

见没人回应,便没有继续敲。

而是透过门阖(he)的缝隙,递送入一封密信。

朱由检俯身开门,门外无一人,只有一道黑色身影飞速从皇宫闪烁而去。

不知所踪。

“这是……”

他捡起密信,眉头紧锁,眼神复杂盯着手中信件……

不知在想些什么。

片刻后。

他重新拉上门闩(shuan),缓步来到油灯前,借着昏暗的火光拆开了那封密信。

那是封用宣纸造成的信件,正反都没有油墨字迹,像是电影里那些暗探传递信息的手段。

朱由检拆开外封,一张淡黄色油纸显现,书写着信上内容:

天启二年,七月。

几月前我司在京城听闻,当今圣上要立其弟为信王,参讨朝臣未来动向。

据传闻,那皇子不过十载,何以治国。

今日,圣上当今一意孤行,册封其为信王,这局面属实太快。

传报密谍司,如今大明危之。

正是我朝攻略的好时机。

密谍司暗探,许远真。

朱由检飞速读完信,心中一股不妙感涌上心头。

难道朝廷之中有他国暗探……

可……为什么这封密信会交由我……还有刚才那离去的身影又是谁……

一个个疑团涌入脑海。

看来……

如今这大明……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至少……眼下如此……

看着那封密信,朱由检心中下定,将那封信用油火燃尽这才放下心来。

要知道,这封密信被外人发现,或者阅读后,必然会引来杀身之祸,甚至是诛连九族。

乾清宫内。

“母妃,你是说由检不可担此大任?”朱由校看着眼前的母亲。

语气颇有冷意。

“母妃也并非如此,不过现在就想传位于他,是不是还为时过早。”

“还请陛下三思。”

李康妃小心询问道。

说完,她从藏阁之中拿出一枚木雕,认真抚摸着那木雕上的纹路。

不禁感慨:“雕的真好。”

不料,朱由校冷哼一声后,夺过木雕:“母妃过忧了,孩儿自有打算。”

“夜深了,还望母妃早些休息。”

“容孩儿不远送了。”

说完,朱由校将手中那木雕,小心翼翼放回原处,再没有看一眼她。

李康妃见状,无奈叹了口气,做了个万福:“那陛下早些休息,千万注意龙体。”

“妾身便不再打扰了。”

朱由校看着那离去的身影,心中仿佛犹如刀割挖心一般,痛苦不已……

不知过了多久,太阳重新升起,一缕温煦的阳光映照在朱由检脸上。

温暖而舒畅感涌入身躯。

清脆的鸟鸣回响耳畔,一道轻柔温和的声音将他从睡梦中唤醒:

“殿下,该起来了,”

“已经午时了。”

朱由检眯了眯眼,灼热的阳光便刺透而来,让其瞬间清醒了不少。

“你叫什么名字?”

朱由检起身更衣,看了眼前的丫鬟。

那丫鬟年龄不大,像是十八九岁样子,模样清秀,一袭蛋黄色衣裙显得格外娇俏。

丫鬟不敢抬眼瞧他,而是施了个万福:“奴婢名叫柿子,是杨洲人氏。”

朱由检瞅了眼她,嘴里呢喃道:“好好的姑娘家家,叫什么柿子。”

想到此处,思绪一转。

即刻发问:“你之前叫什么名字,就是还没进宫面圣的时候。”

柿子低着头,小声回答:“奴婢还没进宫时,阿娘她们唤我杨施。”

“柿子是奴婢的乳名。”

“原来如此。”

朱由检叹了声,像是想起什么:“母后可否已经来过?”

柿子摇了摇头:“康妃娘娘,今早便动身离宫了。”

说完,她又怯生生般抬头看了眼朱由检,继续低声细语:“殿下,慧妃娘娘刚才来过……”

“惠妃?”

朱由检脑海飞速搜索,却毫无记忆。

对于明末这段历史,他心里并不熟悉,只知道几个关键人物。

算是一知半解。

“她临走时,可有交代什么?”

柿子恭敬复述道:“慧妃娘娘说,等公子醒后去趟坤宁宫。”

“娘娘有事交代。”

朱由检抵着额头:“我知道了。”

话音刚落,一个太监便急匆匆赶来,神色像是有些慌张:“你还愣着干什么!”

“不知道,给皇子更衣。”

太监脸色浮现出一丝怒意,语气愤愤指责道:“还望殿下息怒,新来的不规矩。”

朱由检没有理会,随口吩咐道:“不用。”

“我自己会更衣。”

说罢,便穿衣洗漱。

片刻后。

一位清秀少年走出门槛,看了眼柿子,随意吩咐道:“还有,她挺好的。”

“以后就由她照顾我了。”

说完,也不等两人回话,便转身朝记忆中的坤宁宫方向而去。

只留下错愕的两道身影。

许是太监有些不甘,临走时还威胁道:“你要是伺候不好殿下,知道其后果的。”

柿子连连点头:“奴婢知道,有劳公公了。”

……

注1:密谍司是架空的,之后会融入《明史》《列子》……关于明末的经典故事,读者可以看两者结合着看。

注2:明熹宗独爱木雕,雕刻……有木匠皇帝的美誉,也正因如此,他不擅朝政,放任魏忠贤的全权负责,为之后明朝的覆灭奠定了基础。

注3:范惠妃,明熹宗妃。

范氏姿色秀丽,颇受明熹宗宠爱,天启二年(1622年)生下永宁公主,被封慧妃。

注4:坤宁宫,乃皇后,嫔妃寝宫(即“中宫”),与乾清宫齐称。

乾、坤分别为《周易》的卦名,乾表天,坤表地。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是谓“乾清坤宁”,“乾清”为天有道,则星斗不乱,四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