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新的起点
- 破风前行:车轮上的梦想
- 紫落姑娘
- 3124字
- 2025-07-01 09:17:00
全国锦标赛结束一周后,“极速“自行车店门口挂起了崭新的横幅:“庆祝破风车队全国锦标赛荣获第五名“。小小的店面挤满了前来祝贺的车友和媒体记者,热闹得像过节一样。
“苏曼,看这边!“一位当地报社记者举着相机喊道。
苏曼配合地摆出姿势,手中捧着计时赛的铜牌。这一周来,她已经接受了不下十次采访,破风车队的故事登上了多家体育媒体的头条。
“谁能想到一支业余车队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记者一边记录一边说,“你们现在可是名人了。“
“我们只是尽了全力。“苏曼谦虚地回答,目光扫过店里忙碌的队友们——王飞的膝盖还缠着绷带,但已经能短距离骑行了;老周正忙着向好奇的车迷们展示比赛用车;林晓阳害羞地躲在角落,被几个同龄粉丝围着要签名;刘强则和杨速一起接待几位西装革履的访客,看起来像是商务人士。
“那是赞助商吗?“记者敏锐地问。
苏曼点点头:“全国赛之后,我们收到了几家企业的赞助咨询。“
这是真的。破风车队在全国锦标赛上的惊艳表现,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目光。从运动品牌到健康食品,甚至一家本地汽车经销商都表示有兴趣合作。
“杨教练!“王飞突然高声叫道,“快来看这个!“
所有人都围到电脑前。屏幕上是中国自行车协会的官方网站,最新公告显示:破风车队获得了下赛季参加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的资格!
“天啊...“苏曼捂住嘴,“这是职业联赛!“
“我们...我们要成为职业车队了?“刘强推了推眼镜,难以置信地问。
杨速仔细阅读着公告,脸上露出罕见的激动神情:“是的,协会特别批准我们参加明年的职业联赛。基于全国赛的表现,他们认为我们有潜力。“
店里爆发出欢呼声,连外面的路人都好奇地驻足观望。从一支业余爱好队到职业联赛,这是质的飞跃,是无数车手梦寐以求的机会。
庆祝活动持续到深夜。最后一位客人离开后,队员们留下来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
“职业联赛是完全不同的级别,“杨速直截了当地说,“每周都有比赛,训练强度加倍,对手是真正的职业车手。你们确定要继续吗?“
没有人犹豫。
“当然继续!“王飞第一个跳起来。
“我从来没这么确定过。“苏曼坚定地说。
老周、林晓阳和刘强也纷纷点头。
“那么,“杨速拿出一叠文件,“我们需要正式注册车队,签订职业合同,重组训练计划。每个人都要做出选择——是保留现在的工作学业只把骑车当副业,还是全身心投入职业骑行?“
这个问题让热闹的气氛稍微冷静下来。成为职业车手意味着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对王飞来说,可能要休学;对刘强和老周,得放弃现有工作;即使是苏曼,也需要重新规划职业生涯。
“我需要几天时间考虑,“刘强推了推眼镜,“但倾向辞职。这些年工作攒了些钱,够支撑一阵子。“
“我可以半工半读,“王飞说,“晚上上课,白天训练。“
老周憨厚地笑笑:“我这把年纪还能当职业车手?不嫌我老就行。“
“年龄不是问题,“杨速肯定地说,“你的经验和机械技术对车队至关重要。“
林晓阳小声但坚定地说:“我想成为职业车手。“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苏曼,她无疑是车队的核心和灵魂。
“我已经决定了,“苏曼深吸一口气,“全职骑车。工作可以再找,但这样的机会只有一次。“
杨速满意地点头:“好,接下来两周我们各自处理好个人事务,然后开始职业队集训。“
会议结束后,苏曼留下来帮杨速整理店面。
“说实话,“她一边擦柜台一边问,“你认为我们在职业联赛能生存吗?“
杨速停下手中的活,认真思考了一会儿:“第一年会非常艰难。职业车手的训练量和比赛经验远超我们,更别说那些顶级车队的后勤支持。“
“听起来没什么希望啊。“苏曼半开玩笑地说。
“但,“杨速眼中闪过一丝锋芒,“我们有一个优势是那些职业车队没有的。“
“什么优势?“
“我们一无所有,所以无所畏惧。“杨速平静地说,“职业车手会担心受伤、担心合同、担心成绩;而我们只需要享受骑行,拼尽全力。这种纯粹,有时候是最强大的武器。“
苏曼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是啊,他们从零开始,一路走来,靠的不是豪华装备或雄厚资金,而是对骑行的热爱和团队的凝聚力。这种精神力量,或许真能在职业赛场上创造奇迹。
“对了,“杨速突然想起什么,“我们需要招募更多队员。职业联赛每场需要六到八名车手,我们现在才五个人。“
“有什么人选吗?“苏曼问。
“有几个。“杨速神秘地笑了笑,“但需要你去说服其中一个特别的人。“
“谁?“
“明天早上五点,湖边公路,你会见到他。“
第二天黎明前,苏曼就骑车来到了约定的地点。晨雾笼罩着湖面,能见度很低。她等了近二十分钟,正当怀疑是否记错地点时,雾中突然出现一个骑行的身影。
那人骑车的姿势极为标准,踏频稳定得像台机器。当距离拉近,苏曼惊讶地认出了那张脸——张振,前国家队员,两届全国公路赛冠军,因伤退役三年的传奇车手!
“张...张振?“苏曼难以置信地叫道。
骑行者停下车,摘下墨镜,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你是破风车队的苏曼?杨速说你想见我。“
“我...我们...“一向口齿伶俐的苏曼突然结巴起来,“我们想邀请您加入破风车队。“
张振挑了挑眉:“一个刚升入职业联赛的业余车队,想招一个退役三年的老将?“
“杨教练说您一直在保持训练,“苏曼找回了语言能力,“而且...我们需要您的经验。“
张振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重新骑上车:“跟我骑一圈。“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堪称苏曼骑行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光。张振带她骑了一条极其艰苦的路线,爬坡接爬坡,速度越来越快。苏曼拼尽全力才能勉强跟上,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肺部火辣辣地痛。
当两人终于回到起点时,苏曼几乎从车上瘫下来。张振却只是微微出汗,气息很快平稳下来。
“杨速说得没错,“张振终于开口,“你确实有潜力。“
“那...您会考虑加入吗?“苏曼气喘吁吁地问。
“条件。“张振干脆地说,“我要完全的训练自主权,比赛时不受固定战术约束。“
苏曼犹豫了。这违背了破风车队一直强调的团队至上原则。但另一方面,能得到张振这样的传奇车手,对年轻车队无疑是巨大的提升。
“我需要和杨教练商量,“她诚实地说,“但我个人非常希望您能加入。“
张振点点头:“三天内给我答复。“说完,他骑上车,很快消失在晨雾中。
当苏曼把张振的条件告诉杨速时,他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这很复杂,“最终他承认,“张振的实力毋庸置疑,但他的个性...可能会破坏团队化学。“
“但他能带给我们的不止是成绩,“苏曼指出,“还有关注度和赞助商。一个前国手的加入会让整个联赛对我们刮目相看。“
杨速揉了揉太阳穴:“你说得对。我们需要召开全体会议,让大家一起决定。“
会议持续了整整三小时。队员们各抒己见,争论激烈。王飞担心张振会抢走主力位置;老周则对能与传奇车手共事兴奋不已;刘强和林晓阳保持中立,但都承认张振的加入会提升车队实力。
“投票吧,“最终杨速提议,“同意邀请张振加入的举手。“
五只手缓缓举起——全票通过。
“好,“杨速拿出手机,“我这就给他打电话。无论如何,破风车队即将迎来一位新成员。“
三天后,张振正式签约破风车队的消息在自行车界掀起轩然大波。媒体争相报道这支神奇的业余车队——从全国锦标赛黑马到签下前国手,他们的每一步都出人意料。
签约仪式在自行车店举行,小小的空间挤满了记者。张振穿着破风车队的蓝色队服,与队员们站在一起。
“为什么选择破风车队?“一位记者问道。
张振看了一眼杨速和苏曼:“因为他们让我想起了最初爱上骑行的感觉——纯粹、热血、无所畏惧。“
发布会结束后,队员们聚在一起拍了一张全家福。杨速站在中间,左边是苏曼和王飞,右边是老周、刘强和林晓阳,张振则站在最后,双手抱胸,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微笑。
“破风车队,“摄影师喊道,“笑一个!“
快门声响起,定格了这个瞬间。一支由业余爱好者组成的车队,即将踏上职业联赛的征程。前方等待他们的是更强大的对手、更艰苦的挑战,但此刻,在这个小小的自行车店里,充满了希望和梦想。
车轮继续转动,载着破风车队驶向更广阔的舞台。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