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学习诡辩

一小时后。

车子驶入一条僻静的道路,最终停在一栋低调的建筑前。

门口的安保人员核验了证件后,放行进入。

秦墨被带进一间宽敞的会议室,里面已经坐着几位专家模样的人。

“介绍一下。”

林悦抬手示意:

“这位是语言学泰斗周教授,专攻汉语诗律学。

“这位是历史学家孙博士,任职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这位是北大心理学顾问刘教授,负责模拟扎克伯格的思维方式……”

十几位各行各业的专家,秦墨一一握手致意,心中暗叹。

文化局为了这场辩论,竟调集了如此豪华的阵容。

“秦老师,接下来五天,我们将对您进行高强度特训。”

周教授推了推眼镜,语气严肃:

“扎克伯格的优势在于他的敏捷思维和语言天赋,但他的弱点也很明显——他对汉语的理解,终究是浮于表面的。

“我们的目标是,让您在辩论中彻底击溃他的逻辑,向世界展示汉字的不可替代性。”

一旁的陈博士,递过来一份厚厚的资料:

“这是扎克伯格过去所有公开演讲,辩论的录像分析,包括他的语言习惯、思维漏洞和情绪弱点。”

秦墨接过资料,翻开第一页,上面密密麻麻标注了关于扎克伯格的一切。

秦墨心头一震。

有大腿抱,就是好啊。

有了这些东西,他与扎克伯格辩论胜率,又大了几分。

接下来,周教授为他详细介绍了五天培训安排:

两天理论学习,三天实战对抗。

文化局为他安排了三位不同风格的对手,每一位都是口才绝伦的辩论高手。

只有全部击败他们,秦墨才算通过这场真正意义上的赛前培训。

时间紧迫。

秦墨刚来,就被安排学习。

他被周教授带到了一间会议室。

等候他的,是一个看上去年约五十许、身材颀长、眼神锐利的男子。

此人一袭藏蓝色中山装,神情沉稳,坐姿笔直,气场宛如未出鞘的利剑。

“这位是你这两天理论学习的导师,林怀远老师。”

周教授低声介绍:

“世界辩论大赛冠军。”

秦墨目光一扫,心中微微一动。

林怀远这个名字,他听过。

此人年少成名,早年以独辩六人而不落下风,横扫所有顶级高校的辩论赛,被誉为东方语言之矛。

退役后,他淡出公众视野,投身幕后。

此刻,林怀远的眼神打量着秦墨,似乎是在观察秦墨是未经打磨的璞玉,还是废铁。

“坐吧。”

林怀远语气简练。

两人相对而坐。

“我看过你资料,之前从来没有接受过辩论训练。”

林怀远直接开门见山:

“两天的理论学习,时间有限,正常的按部就班学习,你是来不及的。

“所以,我准备教你另辟蹊径的——诡辩!”

秦墨点点头。

林怀远开始了他的教学,他语速极快,节奏紧凑:

“记住。诡辩是用逻辑让对方自陷泥潭。”

林怀远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顺水推舟。

“诡辩术第一招顺水推舟。”

他看向秦墨:

“敌人有敌人的的逻辑。你不用反驳,使用对方的观点给他反推过去,把他送进自己的逻辑坟墓。

“给你举个例子,对方提出一个观点:‘存在即合理,你可以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事物,但请允许它存在。’

“听起来是不是很有道理?你该怎么反驳?”

秦墨略微思考一下,运用了顺水推舟的诡辩思维,回答:

“对,按照你的逻辑,我不喜欢杀人放火抢劫,结果我看到有人杀人放火抢劫,我还要允许它存在?”

林怀远点点头,诧异的看了秦墨一眼。

仅三秒就说出了答案。

想不到这小子还挺有悟性的。

“没错。接下来,是诡辩术第二个技巧,偷换概念。”

林怀远冷冷接着刚才话题道:

“我们讨论的是演技,杀人放火是行为。”

秦墨回答:

“所以我不喜欢烂演技,但是我得允许它烂是吧?”

林怀远面带笑容:

“烂不烂是主观因素,你不喜欢这种表演风格,不代表别人不喜欢。”

秦墨进行偷换概念的诡辩:

“我不喜欢烂演技,而烂演技有人喜欢,所以我就得因为有人喜欢烂演技,而允许它烂下去?有人还喜欢杀人放火呢,我也得因为他们喜欢,而允许他们继续杀人放火?”

林怀远嘴角扬起一丝笑意,轻轻点头:

“不错,这就是诡辩术的精髓,用对方逻辑去打他。不要想着防守,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接下来,林怀远又为秦墨讲解了诡辩术的其他几个技巧。

模糊定义,以偏概全,引蛇出洞,道德绑架……

秦墨全身心投入,仿佛重回大学时代。

一天学习下来,秦墨最大感受就是……

诡辩术太强了!

学会这东西,就没有吵不赢的架。

就比如,你要言语攻击一个网红,怎么能让他破防?

是辱骂侮辱,还是揭短?

都不是!

就拿卖假货的小杨哥来说,一句话就杀伤力爆表。

“小杨哥这样的人能火,我们所有人都有责任。”

本来是你跟小杨哥之间的事情,但是一句话把所有人都拉到了小杨哥的对立面。

这就是诡辩术!

春秋战国时期,张仪苏秦创下的诡辩术。

其底层逻辑,至今都仍然通用。

两天的理论学习结束后,秦墨的笔记本上,已经密密麻麻记满了诡辩技巧。

林怀远,这位曾经的世界辩论大赛冠军,此刻正坐在秦墨对面,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锐利如鹰隼。

“好,两天理论讲完了。现在进行总结实战。”

秦墨神色平静,合上笔记本,微微颔首:

“请出题。”

林怀远嘴角微扬,缓缓开口:

“据统计,学习汉语的平均耗时是英语的3倍。如此低效的语言,如何适应现代社会?”

秦墨神色不变:

“林教授,您知道学习钢琴的平均耗时,是学习口琴的5倍吗?那是否意味着钢琴应该被淘汰?”

林怀远挑眉:

“语言和乐器不能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