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峰回路转 华山试剑

一夜的奔波,晓行夜宿,众人身心俱疲。所幸,磐石坞的追兵在峡谷一役后,似乎暂时销声匿迹,未再出现。

次日午后,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一座雄奇险峻、宛如刀削斧劈的巨峰终于出现在众人眼前。山峰直插云霄,白云环绕其腰,苍松翠柏点缀其间,望之令人心胸顿开,豪气丛生。

“那便是西岳华山了!”孔武遥指巨峰,语气中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激动。他虽有伤在身,精神却为之一振。

段平亦是面露喜色:“总算到了。孔主簿,我们直接去陆大侠隐居的‘归云居’?”

孔武点头道:“不错,‘归云居’位于华山朝阳峰东侧一处僻静的山谷,清远贤侄喜静,平日里鲜少与外人往来。”

萧辰望着巍峨的华山,心中亦是波澜起伏。他曾听师父墨渊和师伯张无梦都提及过华山的险峻与灵秀,这里不仅是道家圣地,更是藏龙卧虎之所。隐居于此,陆清远想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一行人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华山之险果然名不副实,多处路段仅容一人通过,旁边便是万丈深渊。好在众人皆有武艺傍身,倒也不觉艰难。

约莫一个时辰后,在一处飞瀑流泉、林木葱郁的山谷口,孔武停下了脚步,指着谷内一座被青竹环绕的院落道:“那便是‘归云居’了。”

院落朴素雅致,青瓦白墙,几缕炊烟袅袅升起,平添了几分尘世的安宁。与一路上的紧张凶险相比,这里简直如同世外桃源。

段平上前叩响了院门。

片刻后,院门“吱呀”一声打开,一名身着青色布衣,面容沉静,眼神锐利的青年男子走了出来。他约莫三十出头的年纪,身形挺拔如松,腰间悬着一柄古朴的长剑,虽然衣着简朴,却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气度。他目光在众人身上一扫,最后落在孔武身上,略带讶异地开口道:“孔主簿?何事劳您大驾,竟亲自来到华山?”

孔武见到青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上前一步道:“清远贤侄,一言难尽啊!此番前来,实是有十万火急之事相求!”

此人正是种放的弟子,“疾风剑”陆清远。他为人沉稳,闻言眉头微蹙,将众人让进院内,道:“孔主簿请讲,诸位也请进。山居简陋,还望勿怪。”

院内陈设简单,却处处透着整洁。几竿翠竹,一方石桌,数个石凳,显是主人清静修行之所。

众人落座后,孔武将太子密函之事,以及路上遭遇磐石坞截杀,幸得萧辰仗义相助的经过简略地说了一遍。当他提及萧辰与张无梦道长的渊源,并提到萧辰称种放为师叔时,陆清远的目光在萧辰身上停留了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陆清远接过孔武递上的密函,并未立刻拆阅,而是先对萧辰抱拳道:“原来是张无梦师伯的师侄,这位萧兄弟,此番援手之恩,陆某代太子殿下和家师谢过了。”他的语气虽然客气,但萧辰却敏锐地感觉到一丝疏离。

萧辰起身回礼,考虑到对方是种放师叔的弟子,自己若称其为“陆大侠”显得生分,而自己虽称张无梦为师伯,但师父墨渊的辈分与张无梦同辈,自己与陆清远实则应算同辈,便道:“陆师兄客气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本是江湖人应尽之义。何况此事亦关乎种放师叔一脉。”

陆清远听到萧辰称呼自己为“师兄”,眼中光芒微不可察地一闪。他心中确有疑惑。陈抟老祖嫡传弟子,据他所知只有师父种放与张无梦师伯二人。萧辰自称张无梦为师伯,又称自己师父为师叔,这辈分听着没错,但他从未听师父或张师伯提起过还有一位姓萧的师侄,更遑论这师侄还与自己平辈论交了。眼前这少年年纪轻轻,武功看孔武和段平的神色,似乎相当不弱,但其来历……陆清远素来谨慎,尤其此事关乎太子安危,更是不敢有丝毫大意。

他沉吟片刻,对孔武道:“孔主簿,密函事关重大,请容清远看过之后再做商议。诸位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我先安排人准备些茶水饭食。”

孔武点头道:“理当如此。”

陆清远唤来一名负责洒扫的年轻弟子,吩咐了几句。随后,他转向萧辰,脸上露出一丝微笑,道:“萧师弟年纪轻轻,便有如此侠义心肠和高明武艺,实是难得。陆某久居华山,少与外界交流,今日得见萧师弟这般少年俊彦,不免有些技痒。不知萧师弟可否赏光,你我切磋几招,权当活动筋骨?”

此言一出,孔武和段平都有些意外。他们深知陆清远在关中武林的地位,等闲之辈根本不配他出手。此刻提出切磋,显然是对萧辰的武功起了好奇之心,或许也有试探之意。

萧辰心中了然,对方这是要考校自己的斤两了。他微微一笑,起身抱拳道:“陆师兄既有此雅兴,萧辰自当奉陪。只是晚辈学艺不精,还望陆师兄手下留情。”

陆清远哈哈一笑:“萧师弟过谦了。请!”说着,他率先走向院中较为开阔的空地。

孔武和段平等人也纷纷起身,将场地让开,脸上带着几分期待和紧张。他们都想亲眼看看,这位神秘的少年高手,与名满关中的“疾风剑”陆清远之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院中,陆清远抱拳肃立,道:“萧师弟,请!”他并未拔剑,显然是想先试试萧辰的拳脚功夫。

萧辰也不客气,同样抱拳道:“陆师兄,请指教!”说罢,他踏前一步,墨氏心法暗自运转,一股沉静如渊的气息自体内散发开来。

陆清远眼神一凝,好精纯的内力!他不敢怠慢,双臂一展,使出了师父种放所传的“六合八法拳”。此拳法讲究内外六合,动静八法,招式连绵不绝,暗合天地自然之理。只见他拳风呼啸,时而如猛虎下山,刚猛霸道;时而如行云流水,柔韧绵长。

萧辰初时不愿太过张扬,只以“听风九式”中的掌法应对。他的掌法轻灵飘逸,看似柔弱无力,却总能在间不容发之际避开陆清远的重拳,并寻隙反击。掌风过处,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锐利之气,正是听风剑意融入掌法所致。

两人你来我往,拳掌相交,院中劲风四起,吹得竹叶簌簌作响。转眼间已过了三十余招。孔武和段平看得是目不暇接,心中暗暗称奇。段平自忖若是自己对上陆清远这套拳法,恐怕二十招之内便要落败,而萧辰竟能与之斗个旗鼓相当,当真了得!

陆清远越打越是心惊。他这套“六合八法拳”已练至纯熟,自信在关中年轻一辈中鲜有对手,便是许多成名人物也未必能在他拳下讨得好去。可眼前这少年,看年纪不过十九、二十,竟能将自己的攻势一一化解,其掌法精妙,内力深厚,远超同龄之人。

又斗了二十招,已过五十招之数,陆清远竟丝毫占不到上风。他心下惊叹这少年的武艺,暗道:“此子若非真是张师伯的弟子,便是得了奇遇的武学天才。看他掌法路数,隐有华山派的影子,却又不尽相同,莫非是张师伯另辟蹊径所创?”为了进一步试探,陆清远暗中催动了“先天无极功”。此功乃华山派上乘内功,讲究先天一炁,循环不息,一旦运起,拳力便会陡增数分,且后劲绵长。

霎时间,萧辰只觉对方拳风骤然变得凝重如山,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心头一堵,招式登时变得有些阻滞,呼吸也为之不畅。陆清远的拳头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每一拳都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好强的内功!”萧辰心中一凛,不敢再有保留。他深吸一口气,体内墨氏心法全力运转,同时默默念动张无梦师伯所传的“胎息诀”法门。这“胎息诀”乃是道家养生修性之术,亦是精妙的内功心法,能调和内息,生生不息。说来也奇,这“胎息诀”与陆清远所使的“先天无极功”似乎系出同源,都有着调动先天之炁的奥妙。

“胎息诀”一经运起,萧辰顿觉胸中滞涩之感大为减轻,呼吸也变得悠长平稳,周身仿佛有暖流涌动,先前被压制的内力重新活跃起来。他的掌法依旧轻灵,但其中却多了一份坚韧与圆融,竟渐渐适应了陆清远的沉猛拳风。

陆清远见萧辰在自己催动“先天无极功”后,虽初时略显狼狈,但很快便稳住阵脚,甚至隐隐有反击之势,心中更是诧异。当他察觉到萧辰体内流转的内息法门时,不禁面色一变,眼中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那股气息……分明是本门嫡传的“胎息诀”!此诀乃是配合“先天无极功”修炼的辅助法门,亦可单独修习,有延年益寿、固本培元之效,张师伯确是精通此道。

陆清远猛地收拳后撤,跳出战圈,脸上带着一丝激动与释然,含笑而立,对萧辰道:“萧师弟,你这‘胎息诀’已颇具火候,可是我张师伯所传?”

萧辰见他收手,也停了下来,平复了一下略有些急促的气息,点头道:“正是。陆师兄好眼力,晚辈这‘胎息诀’确是得自张无梦师伯指点。”

陆清远哈哈一笑,先前的疏离与审视一扫而空,快步上前,亲热地拍了拍萧辰的肩膀:“原来如此!我就说嘛!能将‘胎息诀’练到这般境地的,若非我华山嫡传,还能有谁?萧师弟,方才多有得罪,还望海涵!”

萧辰笑道:“陆师兄言重了,切磋武艺,本是寻常。能得陆师兄指点,萧辰受益匪浅。”

两人一番交流,之前的些许隔阂顿时烟消云散。陆清远此刻已基本相信了萧辰的身份,毕竟“胎息诀”这等本门核心功法,外人是绝难知晓的。而且萧辰的武功也着实让他佩服,如此年纪便有这般修为,日后成就不可限量。

孔武和段平见状,也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陆清远这才想起正事,对孔武道:“孔主簿,萧师弟,我们进屋说话。太子密函,我需即刻拆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