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星火重燃

赤水河的水流声比往日更加清脆。阿洛蹲在河边,看着水中游动的银色小鱼——它们的鳞片上隐约闪烁着太阳纹的光泽。距离那场大战已经过去七天,丹霞寨的重建工作才刚刚开始。

“哥!快来看!“阿吉的声音从上游传来,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阿洛沿着河岸走去,发现弟弟正站在一片新生的芦苇荡前。令人惊奇的是,这些芦苇的茎秆上天然生长着细密的纹路,凑近看竟是微缩版的十二星辰图。

“自从雷鼓沉入河底,赤水两岸的植物都开始变异。“月漓从芦苇丛中走出,手里捧着一把发光的种子,“龙长老说,这是上古时期才有的'星纹稻'。“

阿洛接过一粒种子,指腹传来的温度让他想起太阳铜鼓的触感。正要说话,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银铃声。

“是边境哨讯!“月漓脸色骤变,“西边出事了!“

寨门前聚集了数十个陌生人。他们穿着阿洛从未见过的服饰——靛蓝长袍上用银线绣着山峦纹样,腰间挂着造型古怪的骨笛。

为首的是一位白发老妪,她的额头正中央纹着一轮黑月。当她的目光扫过来时,阿洛感到掌心的太阳纹微微发烫。

“黑月祭司?“阿婆拄着骨杖走来,声音里带着警惕,“你们岜沙苗已经三百年不与外界往来了。“

老妪没有回答,而是径直走到阿洛面前。她枯瘦的手指突然抓住阿洛的手腕,力道大得惊人:“太阳纹的继承者,岜沙鼓在哪里?“

阿洛还没反应过来,阿吉已经拔刀架在老妪颈间:“放开我哥!“

“年轻人就是急躁。“老妪冷笑一声,额头的黑月纹突然流动起来,化作实质的黑雾缠住阿吉的刀刃,“我们若是敌人,你们的寨门早就倒了。“

月漓的银铃适时响起,驱散了黑雾:“岜沙苗世代守护'暗月鼓',为何突然出山?“

老妪终于松开阿洛,从怀中取出一块龟甲。甲片上的裂纹组成一个清晰的图案——十二面鼓环绕着一棵巨树,其中十一面亮着,唯有一面漆黑如墨。

“星图显示,十二守护再现。“她的目光扫过阿洛三人,“但暗月鼓十天前突然熄灭,寨中十七个孩子同时昏迷不醒。“

阿婆接过龟甲,浑浊的双眼突然精光暴射:“你们用童男童女养鼓?!“

现场气氛瞬间剑拔弩张。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打破了僵局:

“因为他们弄丢了真正的鼓魂呀。“

阿彩不知何时出现在寨墙上,手里把玩着一只黑蝴蝶。老妪见到她,竟然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圣女!您果然还活着!“

议事厅内,阿彩把黑蝴蝶放在龟甲上。蝴蝶翅膀轻颤,龟甲上的裂纹随之变化,显现出一幅新的画面——某个山洞深处,一面漆黑的铜鼓正在渗出鲜血。

“三百年前那场大战后,岜沙苗的鼓魂就被相柳污染了。“阿彩的声音不再活泼,带着超越年龄的沧桑,“你们用童男女的精血喂养的,不过是相柳的一缕残魂。“

老妪浑身发抖:“可历代的占卜都显示...“

“因为真正的暗月鼓被藏在了雷公山地脉深处。“阿洛突然开口,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何如此肯定,“需要太阳纹和月女血才能重新唤醒。“

众人愕然望向他。阿洛的太阳纹正在发光,一些陌生画面在他脑海中闪回——陡峭的岩壁、发光的苔藓、还有一面刻着月相的铜鼓...

“是鼓灵共鸣。“月漓握住他颤抖的手,“你吸收了太多铜鼓的力量,现在能感知到其他守护鼓的存在。“

阿吉若有所思地摸着额头的淡纹:“所以我们得去雷公山?“

“不止。“阿彩的黑蝴蝶飞到她指尖,“星图显示,十二守护中已有七面鼓苏醒。要彻底净化相柳的污染,必须集齐所有鼓魂。“

她轻轻一吹,蝴蝶化作黑雾在空中展开,形成一幅苗疆全景图。七个光点闪烁其间,最亮的正是丹霞寨。另外五个暗淡的光点分布在不同的山脉间,其中一个正在雷公山方向。

老妪突然剧烈咳嗽起来,黑血从指缝间渗出:“来不及了...寨子里的孩子们...“

月漓上前一步:“带我去岜沙。我是月女,能暂时稳定他们的症状。“

“不行!“阿洛和阿吉异口同声。

月漓笑了笑,从怀中取出那面小银鼓:“放心,我有这个。而且...“她看向阿彩,“圣女大人会保护我的,对吧?“

阿彩歪着头打量月漓,突然露出狡黠的笑容:“当然啦。不过作为交换,你得把银鼓借我玩玩。“

黎明时分,三支队伍同时出发。

月漓跟着黑月祭司向西前往岜沙苗寨,阿彩蹦蹦跳跳地跟在后面,不时回头对阿洛做鬼脸。

阿吉带着龙长老和五名猎人北上雷公山。临行前,阿婆把银杏新苗栽在他随身携带的竹筒里:“它会指引你找到真正的暗月鼓。“

阿洛则独自向东。他的目标是最远的一个光点——位于清水江源头的“龙吟鼓“。临别时,阿婆塞给他一个靛蓝布包:“带着这个,你会需要它的。“

布包里是一把青铜钥匙和半块蜡染。钥匙上刻着鱼龙纹,蜡染的图案则是一道瀑布,旁边用古苗文写着“水帘洞天“。

“记住,“阿婆握着他的手微微用力,“有些鼓不是靠力量唤醒的。“

阿洛走出寨门时,发现河岸边蹲着一个熟悉的身影。石布的光臂已经完全消失,但少年依然固执地用左手练习着射箭。

“听说你要去清水江?“石布头也不回地问,“带上我。“

“你的手...“

“正好换个右手练箭。“石布终于转过身,露出一个罕见的笑容,“再说,没有光手的石布,还是石布吗?“

阿洛也笑了。两人沿着赤水河向东走去,朝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在他们身后,丹霞寨的炊烟袅袅升起,银杏新苗在晨风中轻轻摇曳。

对岸的悬崖上,新的壁画正在悄然形成——三个方向的旅人,十二面等待唤醒的铜鼓,还有深埋地底的、蠢蠢欲动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