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意外之喜

  • 继唐
  • 尚中夏
  • 2319字
  • 2024-10-16 07:46:10

随着战事不断推进,李顺察觉出李孝昌很快就将败亡,他也不禁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

如果秦齐修继任鄜坊镇节度使,那鄜坊镇自然不会再有李顺他们这些草寇的生存空间。

他们这些乱世的蒲公英,在动荡中又不得不寻觅下一处可暂栖的安居之所。

李顺不过是一介农夫,当初父母血仇如鲠在喉,他才铤而走险屠了仇人全族,带领伙伴在鄜坊镇落草为寇。

李顺回答道:“我暂时还没想到未来的打算,不过我已经决定不再受任何人的驱使,大不了我和伙伴们去浪迹天涯。”

“在绥州的草原,放牛牧马逐水草而居如何?”秦承道。

李顺他们都惊呆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会过这样的生活。

秦承此举并非一时起意,也非异想天开。他与细封氏击垮拓跋氏后,将会得到许多水草丰美草场,到那时就需要迁移百姓充实草场,方不致荒废。

李顺他们踏实肯干,在落草为寇的日子里也壮大了自身队伍足以自卫,实在是迁移至草场的不二人选。

李顺问道:“我们人生地不熟,又都是庄稼汉,靠什么生活?”

其他人闻言也纷纷点头,他们也都有同样的疑惑。

秦承神色自信,大手有力地一挥道:“一切都不用担心,我会分拨一个水草丰美的草场和足够牛羊给你们,也会请人教授你们如何放牧。你们养大的牛羊,我也会用最公道的价格购买。”

李顺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担忧,无功受禄之事让他觉得不安。

他说道:“到时候我们岂不成了郎君的下属?我已决心不再受任何人驱使,即便是秦承郎君。”

秦承并不在意他言语里的抗拒,解释道:“牛羊也不是白送给你们,而是借给你们,等日后牛羊长大,你们收获后再还给我们就可以了。”

秦承的确会给他们水草丰美的草场,但草场将会毗邻其他党项部落,日后李顺与他们定会经常起争端。届时李顺只能来求自己帮忙,他是讲道义的汉子,久而久之,秦承自然就能将他收入囊中了。

许舟问道:“我们都是根正苗红的汉人,如此一来岂不成了茹毛饮血的夷狄了吗?”

秦承见他书生做派,讽刺道:“我看你这书读的是一知半解,春秋时吴国第一任国君是周文王的伯父-太伯,当时吴国是蛮夷之地,当地人如同野人。太伯为了教化他们,不惜披发纹面来亲近融入他们,这才有了现在文明繁华的江南。你们既然去了草原,自然也可以教化夷狄向善。”

李顺闻言似乎有些心动,“此事干系重大,还望秦郎君给我们一点时间商量。”

秦承肚子饿极了,撕下一条肥美的羊腿,吃得津津有味,金黄色的油脂顺着嘴角流下。听闻李顺之言,他随手拿起桌上的毛巾擦了擦嘴,脸上带着满足的神情。

他指了指桌上那色泽金黄、香气四溢的烤全羊,说道:“眼下绥州的草场就如这席上的烤全羊,鲜美诱人,若是下手慢了,剩下的可就只有残羹冷炙了。”

李顺心中长叹一声,自己确实也并无更好的选择了。他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又带着些许对未来的期待,思索片刻后起身叉手行礼道:“多谢郎君好意,我们愿意去草原。”

冯武此时也到了,在帐外通名后便等着了。

秦承再次举起酒杯道:“祝愿诸位未来在绥州,开创属于你们自己的基业!”

他说完便直接离开帐门,冯武连忙道:“郎君猜的果然没错,的确有人在道路接应他们,我们抢先一步把接应人全都杀光了。随后我们就地埋伏,但被他们识破了,现在已经把他们逼迫到一处山脚下了。”

秦承拍了拍冯武的肩膀,接过李健递来的缰绳翻身上马。

数杯酒下肚,又逢大胜,秦承此时只觉飘飘然,开心极了。龙象可没喝酒,它迈着轻快矫健的步伐一路向北奔驰。

冯武领路,他们一刻香后便到达了目的地。

拓跋思谏下了马,背靠山脚领着亲卫负隅顽抗。刘远忠率众多将士将他们团团围住,他不时拈弓搭箭射向拓跋思谏的亲卫,而拓跋思谏人数太少,无力反击,只能举盾防守。

秦承直接打马跑向拓跋思谏前方百步站定,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拓跋思谏,我们又见面了。”秦承道。

“果然是你这直娘贼的狗贼!你这厮当初放我走果然是你的阴谋诡计,你们汉狗只会耍心眼,敢和我们面对面厮杀吗?”拓跋思谏愤愤道。

秦承笑道:“你们这些夷狄把庙算筹谋视作耍心眼,不怪你们只能在草原里啃风沙了。”

拓跋思谏挥舞着手中的长枪,大声喊道:“说白了,你还是不敢跟我草原男儿沙场争雄罢了,一群畏首畏尾的鼠辈。”

冯武闻言大怒,便向秦承请战。

秦承毫不在意拓跋思谏的嘲讽,淡定道:“我岂会让我麾下勇士冒此不必要之风险。”

他已不想跟拓跋思谏多废话,命令将士抵进射箭。

刘远忠神色自信满满,嘴角微微上扬,道:“无需他人,我一人足矣。”说罢,他利落地翻身下马,迈着沉稳的步伐,慢慢朝前走去。

正当众人还以为他要继续向前的时候,刘远忠突然拈弓搭箭射起箭来。

每箭出手,必有敌人毙命,看来他是要专门在秦承面前大显身手了。

拓跋思谏的亲卫们都用骑弓,射程远逊于刘远忠的步弓,他们无法忍受被单方面屠杀,纷纷骑马冲锋。

这就给了秦承亲卫轻松射杀他们的机会,秦承对除拓跋思谏外的所有人下了必杀令。

拓跋思谏领着亲卫们发起了死亡冲锋,但他的亲卫纷纷被射落马下,最后只剩下他一人孤独地骑在马上。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拓跋思谏陷入了绝望,他并非苟且偷生之辈,他是秉持要把族里的两千精骑带回去的信念才坚持到现在。

“罢了,事已至此,就送秦承小儿一桩功劳罢。”他说完就拔剑自刎。

一箭如闪电般飞来,拓跋思谏只觉手臂为之一震,剑便脱手飞出。他瞪大了双眼,满脸的震惊和悲愤,大声吼道:“我们拓跋氏与你风马牛不相及,你为何要如此侮辱我们?”

秦承纵马赶来,把剑架在他脖子上,“我会杀了你,但不是现在,你还有用。你们拓跋氏可以威胁关中汉人,这个理由就足以让我将你们灭族。”

拓跋思谏手中剑被击飞的那一刻,他仿佛所有的力气也随之消散。他的眼神变得空洞无神,身体颓然一软,无力地坐在地上,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决然赴死的勇气,只能乖乖地任由冯武上前将他捆绑起来。

秦承不由大喜,这当真是个意外之喜,生擒拓跋思谏能给自己未来战事带来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