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我的教育叙事

从一个普通教师,到校、镇、县、市名师,到江苏省语文特级老师,到江苏省首批正高级教师,一路走来,感慨万端——一个人的成长多么不易,其中的酸甜苦辣确实只有本人知晓,光环的背后是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是幸运的,因为在这一路上,遇到了很多人,他们都是好人,他们都是我成长中的帮手,他们都是促进我不断提升、不断发展、不断进取的推手——也许有人说我虚伪,难道他们中没有“坏人”?没有影响我成长的、阻碍我发展、给我穿小鞋的“小人”?确实,人有多种,但关键是你如何看待他们。俗话说:“心态决定境界。”此话不假。

如果你始终用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来看待外物,那这些外物在你心中就是美的,那一些所谓的“假、恶、丑”便不复存在,就会转化成“真、善、美”,就不再是阻力,就会成为推动你发展的动力,你就会理智、理性地智慧处理、有效解决;而相反,如果你始终抱着一种多疑、世俗的心态来看待外物,那这些外物在你心中就可能不是美的,就可能是一种丑的、恶的、假的,即使他本来就是“真、善、美”的,或者他本身就是中性的,你也会陷于无边的烦恼之中,就会变得复杂起来,就会变得烦琐起来,就会变得悲观起来,就会失去前行的动力,原先伟大的目标也变得茫远起来,原先清晰的路径也变得模糊起来,如此,发展、成长、进步就成为了空中楼阁,一切变得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即。

倒不是因为我已经发展到现在这个状况,站着说话不腰疼;也不是因为我一路顺畅,没有经过什么曲折与困难;也不是因为我受什么人的指使,要给我们的老师一个科学的指引;更不是因为所谓的积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才这么讲。而事实上,我的人生的磨难也不少,特别是在我“心比天高”的初为人师时期,我“目空一切”的而立之年,还有我进入人生的“黄金时期”,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那时的我真是想不开,想逃遁,想远离,想蒙混,但最终没有。我坚持下来了,我巧妙地应对了,最终我成长了,我成就了我。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在官场上叱咤风云的大人物苏轼尚有那些感慨,更何况我们这些所谓的小人物呢?但苏轼经过深思后,终于悟道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们为什么不能放下那些我们认为不快的事,与那些与我们相左的人和谐相处呢?当然,不容易,这需要历练,需要意志,需要定力,需要智慧,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要认识到这一道理。如此,你便能化被动为主动,化复杂与简单,化挫折为动力,你就能坚持走下去,就能真正体会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在含义了——世间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是的,人生需要经历磨难。这是成长所必需的。但仅此,远远不够,还必须“立大志”“立长志”,一步一步艰难地走,持之以恒地不怕失败地走,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促进有效地走,不断地积累才气、人气、名气;在各种有效的场合下,坚持自己的正确的思想,说自己应该说的正确的话,形成自己的特色与风格,而不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失去自我——如果是这样,你就不是你了。

是的,人生需要贵人的指点与帮助。有人说,我的人生中就是因为没有贵人才没有发展的。我说你错了。贵人是谁?是自己,是家人,是你身边的领导、同事,是一切与你打交道的人,他们中的某一个人、某一类人就可能是你生命中的贵人,只要你与之真心接触,他们就能给予你帮助与支持,给予你激励与推进,你应该发现他们,抓住他们,服务他们,利用他们,让他们成为你成长的助推剂。

我曾经应邀写过多篇自我成长的文章,特别是由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把人的教育写在旗帜上》中刊载的我的成长研究文章《从一个高度攀向另一个高度》影响很大,这是我的一个自传,实实在在的真。而今,根据体例,《刘金玉教阅读》也需要此类成长文章,名曰“我的成长故事”,我不可能只讲我的艰难成长经历,这样太过做作,也很悲情,还是谈谈自己与语文教学相关的成长故事为好。在此故事中,不仅要有事,更要有理,以事说理,寓理于事,让读者在读事中知理、明理、践理。故“我的成长故事”从三个方面来叙述——成长经历篇、课堂教学篇、指导评价篇,如果能让读者从中窥见我所遇到的人、我所上的课、我所做的事,并从我的这些成长小事中,能够得到一丁点儿启示,那我便是无限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