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风险管理:从理论到实务
- 周月刚
- 1927字
- 2020-07-09 15:55:34
1.2 信用的作用
当今世界信用交易量约为商品交易量的几十倍,信用资金也流通于生产、分配、消费、储蓄、投资等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我们已步入信用经济时代。
德国的旧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布鲁诺·希尔布兰德最早提出了信用经济的概念,并且根据交易方式的不同,把社会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以物物交换方式为主的自然经济阶段、以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经济阶段和以信用交易为主导的信用经济阶段。信用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20世纪30年代西方各国放弃金本位制后,开始发行不可兑换的信用纸质货币,信用货币也就在名义上成为中央银行的债务和持有人的债权,只是这种债权是不能兑现的。随着信用货币的发行和金融行业的深入发展,信用经济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信用交易是信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交易不仅限于商品赊购赊销和银行吸收存款并向个人和企业发放贷款,事实上几乎所有的金融业务,包括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上直接进行的交易,都是信用交易,如股票、债券的发行和认购,各种保险、租赁等。
在货币发行量既定不变的情况下,各种信用交易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动员社会闲置资金,将其提供给生产和投资,以便在减少货币发行压力的条件下,实现经济更快速的增长。企业可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或向银行借款等方式筹集资金,以推动自身的发展。
对信用的合理利用可以使借贷双方获利,有利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增强国家整体实力。信用的存在刺激了家庭消费和企业投资,因此一个国家的信贷政策是扩大内需、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企业扩张、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工具。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一直试图通过降低利率以构建健康的信用体系,加速信贷包销承购(credit off-take),尤其在“9·11”之后,利率降到了40年来的最低值。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信用对不同主体的作用。
信用对个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信用可以提高生命期的效用。个人利用信用消费可以消除生命期内收入的不均匀和波动的影响,在收入超过消费时将剩余的收入存入银行或用于其他投资,而在收入不足以满足当期理想消费时,通过信用借贷来获得所需资金。信用借贷可以使得个人财富在各个时期内得到合理分配,在生命期内实现效用最大化。其次,信用有助于减少税款,信用贷款不用交税。在一些国家,工薪阶层和个体商户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可将房屋贷款及其利息从收入中扣除,因此个人会把信用贷款作为税收筹划工具。最后,信用可以便利借贷。借贷成本与个人的信用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这是信用经济的基本规律。对于个人来说,良好的信用记录可以有利于个人实现期望的融资,而且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即便是在没有个人征信系统的时代,诚实守信的人也更容易在其生活圈子内以个人信用来获得资金。
信用对企业的作用不言而喻。第一,减少税款。对于公司和企业而言,除了通过利差来积累财富,它们也可以利用信贷的税收优势来获利。例如,ABC公司计划运作一个成本为一亿元、通过股权融资的项目。一年后,该项目的息税前利润(PBIT)为2 500万元。假设税率为50%,那么股东就能够获得净利润1 250万元,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2.5%。考虑另外一种情形,如果项目资金有一半是通过债券融资,利率为10%,那么在交付了500万元利息和1 000万元税款之后,该项目的净利润则为1 000万元。股东能获得净利润1 0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杠杆效应,净资产收益率增加到20%。第二,便捷融资。信用所有者无须倾其所有来经营公司或项目。例如,对于创业者而言,想要积累足够的资金来启动、运营公司是相当困难的,如果他们可以通过信用贷款筹措资金,并在盈利后进行偿还,显然有助于他们兼顾生活需求和事业发展。第三,保护企业所有权。对于企业股东来说,债务性融资可以保障股东的权益不会被稀释,不影响股东的持股比例,公司的控制权不会改变。企业通过信用扩大生产,可以拉动社会的总需求,社会经济也会随之受益。信用支持下的消费和投资经济行为可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刺激消费,提高收入,增加利润,企业价值提升,从而提升企业的借贷能力,可以从银行和贷款机构贷到更多的资金,从而进一步拉动整个经济体中的消费和投资,最终促进就业,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经济发展。
信用对于整个政府而言同样作用巨大。几乎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信用都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政府用未来的收入(例如税收、国有资产分红等)或外国援助来偿还贷款。只有信用资源(包括政府的信用借款)被充分利用,并带来了令人满意的经济回报,国家才能繁荣起来。如果作为借方的国家主体能够透明、高效地利用信用,这不仅将会扩大生产,改善生活水平,更会减少税收、提高收入,从而减轻民众的生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