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大全集
- 翟文明 于海娣
- 1735字
- 2020-06-24 12:14:47
文成公主入藏
吐蕃人是藏族的先祖,唐初在青藏高原上生活,并日益壮大起来。大约在公元620年,吐蕃赞普(吐蕃人的首领)松赞干布的父亲统一了西藏各个部落。后来,松赞干布做了赞普,把都城迁到逻些(今拉萨),制定了官制和法律,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政权。松赞干布渴慕唐风,希望能和大唐和亲。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松赞干布遣使入唐进贡并请婚。唐太宗没答应,派冯德遐前去抚慰。松赞干布又遣使随冯德遐入朝,“多赍金宝,以奉表求婚”,也未获准。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松赞干布再遣大相禄东赞带着5000两黄金,数百件珍宝,去长安求婚。唐太宗向禄东赞仔细询问了吐蕃的情况,答应把美丽多才的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传说当时到长安求婚的有五个国家的使臣,唐太宗决定出几道难题,考一考这些使臣,谁回答得正确,就把公主许配给谁的国王。
唐太宗叫侍从拿出一颗珍珠和一束丝线,对使臣们说“:谁能把丝线穿过珍珠的小孔,就把公主嫁给谁的国王?”这是一颗中间有一个弯弯曲曲小孔的珍珠,叫九曲珍珠。一根软软的丝线怎能从弯弯曲曲的小孔中穿过呢?几位使臣拿着丝线不知怎么办。禄东赞灵机一动,他捉来一只蚂蚁,把丝线拴在蚂蚁的身上,再把蚂蚁放进小孔的一端,然后向小孔内吹气。一会儿,蚂蚁爬出了小孔的另一端,丝线也就在蚂蚁的带动下,穿了过去。
接着,唐太宗又出了第二道难题。他命令马夫赶来100匹母马和100匹马驹,要求辨认一百对马的母子关系。其他使臣束手无策,只有禄东赞想出了办法。禄东赞把母马和马驹分别圈起来,只喂马驹草料,不喂水。过了一天,再把马驹放出来,小马驹渴得厉害,纷纷找自己的妈妈吃奶,就这样,禄东赞辨认出它们的母子关系。
文成公主与大小昭寺
大昭寺是西藏最早的建筑之一,结构上采用了中原及尼泊尔、印度的艺术造型。大殿中间供奉的释迦牟尼金像,是当年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两侧厢殿中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及尼泊尔公主的造像。在正殿释迦牟尼佛像的供桌上,整齐地摆列着12盏金灯。寺内各殿墙上壁画琳琅满目。寺前的唐蕃会盟碑,立于唐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以藏汉文镌刻碑文,反映了藏汉两民族历史悠久的亲密关系。
小昭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内大昭寺北约1千米处。模仿大唐宫苑的模式,以慰藉文成公主的思乡之情。历时1年,约于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与大昭寺同时建成。寺门朝东,以示文成公主思乡之心。其最初规模与大昭寺同,但在以后的历史发展变化中,香火日衰,规模也大为逊色。寺庙建成后,供奉文成公主入蕃和亲时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鎏金铜像。全寺前部为一庭院,后部为该寺中心部分,有主体建筑神殿及门楼、转经回廊等附属建筑。门楼分三层,底层为明廊,二、三层为僧舍和经室,穿地门楼为转经回廊。神殿为全寺主体建筑,分为三层。底层前面是门庭,有左右配殿,中为四柱空廓通道。门庭后面为经堂,堂庑阔大,为寺僧集会之地。最后面为佛殿,供奉墀尊公主的不动金刚鎏金铜像。
大昭寺、小昭寺今天还供奉着文成公主的魂灵,香火不息,拜者不断。
于是,到了公元641年,唐太宗就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动身进入吐蕃。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出嫁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给的嫁妆非常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有很多烹饪食物,各类饮料,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用以分别善与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治404种病的医方100种,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带了大量谷物和芫菁种子等入藏。松赞干布于河源迎亲,对唐行子婿之礼,还在逻些专门建筑了一座华丽的王宫,就是现在的布达拉宫。在这座王宫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文成公主进藏,在吐蕃历史上是一件重大事件。文成公主到达吐蕃,不仅带去各种谷物、蔬菜种子,而且带去了工艺品、药材、茶叶及各种书籍。吐蕃过去没有文字,无论什么事都用绳打结,或在木头上刻符号表示。文成公主劝松赞干布设法造字。于是,松赞干布指令吞弥·桑布扎去研究,后来创制出了30个字母及拼音造句的文法。从此吐蕃有了自己的文字。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公元650年,松赞干布不幸英年早逝,只活了33岁。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又活了30年。文成公主受到吐蕃人世世代代的热爱,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