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尼采“上帝之死”的宣言,如何催生出后现代的碎片化社会?一部打破专业壁垒的智识全书,一场拒绝简化的思想盛宴,从古典崩溃到21世纪,一百三十年间人类思想冒险家的探索之旅,是灵性倒退,抑或重陷狂热,站在历史分歧点上的人类,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关于人类在孤立无援的世界中探索与创造、失败和成功的迷人故事。作为当代最杰出的思想史学家之一,彼得·沃森以尼采在世纪之交引发的思想震荡为起爆点,考察这一震荡如何侵入精神随笔44.1万字9.4万人气
- 会员项羽刘邦、曹操刘备诸葛亮、武则天长孙无忌、海瑞、康熙雍正年羹尧……以五个历史人物为切入点,有据有料地告诉你,关于他们的英雄故事、政治角力、宫斗大戏。作者对史实与考据信手拈来,用宏观的眼光看待个人与历史环境的相互作用。写作笔调轻松有趣,文本充满故事性。随笔22.8万字7.6万人气
- 会员对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毛泽东认为“有许多珍贵品”。他对中国历史之熟悉,得心应手运用之妙,世所罕见。本书将分散于文章、书信、演说、谈话中的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的文字汇编起来,并对毛泽东的评点作深入挖掘,介绍被评人物的简况和解读评点原文。跟着领袖读历史,感受领袖智慧,以史鉴今。随笔52.9万字6.8万人气
- 会员《渑水燕谈录》,宋王辟之撰,韩谷校点。全书十卷,内容涉及政事、官制、文儒等诸多轶闻掌故,凡北宋名臣,均有记述,颇具史料价值。以涵芬楼本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并以《皇宋事实类苑》等有关笔记史料参校。《西塘集耆旧续闻》,宋陈鹄撰,郑世刚校点。全书十卷,近四分之一篇幅论述柳宗元、苏轼等唐宋文贤六十余人的诗词作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所记典章制度、士林习尚亦较有史料价值。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与随笔8.9万字6.8万人气
- 会员本书是看理想的口碑节目《古今:杨照史记百讲》精编而成。作者打乱《史记》原来的篇章次序,以“历史式读法”还原当时的社会背景,解释重大事件的因由,以“文学式读法”去接近司马迁的视角、态度与理念,把经典带入今天的时空。他从《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开始,解读司马迁的切身遭遇,进而从《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后本纪》等篇章分析汉代初期的历史,表现司马迁对汉初政治运作的锐利观察。在多重时间维度的随笔30.4万字5.8万人气
- 会员唐朝开国,划尽群雄,收拾海内二百九十三州,所有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统是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真是唐朝实事,并不是唐人虚谈,就是大唐人的名目,从此传闻海外,我中国人常以此自夸,相沿到今。曾记前人留一笑谈云:汉经学、晋清谈、唐乌龟、宋鼻涕、清邋遢。唐乌龟三字究作何解?太宗、高宗的时候,是唐朝极盛时代,宫闱里面已是不明不白,太宗奸污弟妇,武后广置面首。嗣后韦后恃宠,中随笔62.6万字5.8万人气
- 会员《中国的男人和女人》展现了不同时代的中国男女风貌。本书从两个性别角色入手,先对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进行分析,再到两者现实的社会表现,进一步考察两者关系的社会历史演变。本着实证精神,这种考察并没有止步于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道德边缘,而是呈现了两性关系的完整图景,其内容有助于人们寻求自身性别角色的历史渊源。书中有述、有证、有观点、有故事,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具。随笔17.6万字5.7万人气
- 会员二十世纪,为人类带来所能想象的最大希望,但同时也是摧毁了所有理想的极端年代。霍布斯鲍姆以专业史家的精辟洞见,和积极参与者的热情关怀,记忆了这个我们所由来的世纪。从大灾难的1914,到黄金的60年代,乃至天崩地裂的1991,这是一部短促的二十世纪史、一位宏观史家走过的一生,一个你我都曾或长或短、或深或浅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故事。随笔57.9万字5.3万人气
- 会员本书是著名作者房昊继《从前有个书生:魏晋篇》之后创作的“北宋篇”。当你拿到这本书时,并不知道它讲述的是谁的故事。几乎每一个故事,都是以“从前有个书生”开头。当这些“书生”的人生轨迹随着作者的笔触缓缓浮现在纸面上时,你才忽然发觉,原来在多年之前,就已经和这些“书生”如此熟悉。甚至,他们曾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带来深刻的影响。少年时代课本上的“背诵并默写全文”之后,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随笔14.4万字5.3万人气
- 会员《柏杨曰》是柏杨本人从72册《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中精选862则,耗费五年时间编撰而成的,堪称《柏杨白话版》的精华版。《柏杨曰》可以说是《资治通鉴》最精彩的故事、最精彩的人物加上柏杨最精彩的解读与分析。柏杨论史,一向以人性为本,藐视权力,向往自由,激情与理性兼存,思想与文字并美。《柏杨曰》一书史料运用独到,一事一议,角度新颖,语言优美,引人入胜;比教科书呈现更多历史真相,比传奇小说蕴涵更多人文关怀随笔59.5万字5.3万人气
- 会员绍《绍兴十二年》是鲁迅文学奖得主夏坚勇的长篇历史散文力作,此书曾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鍾山》文学奖等奖项。《绍兴十二年》力图通过绍兴十二年这个历史的横切面,以一年十二个月为经线,以该年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为纬线,全方位地反映那个时代的政治风云和社会生活,深入揭示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和行为逻辑。其中既有关于那个时代政治和军事方面纵横捭阖的宏大叙事,又有涉及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精微刻画,举凡风俗、随笔21.3万字5万人气
跳转至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