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李安山主编

完结作品(4)
会员
本书介绍了2014年底“北大博雅非洲论坛”成立以来举办的历次活动,其中既有无国界医生组织全球主席廖满嫦女士结合埃博拉斗争对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反思,也有全球学子与非洲问题特使就中非关系进行对话的实况记录,还有周欲晓大使对中国和非洲青年责任的阐释。特辑还收入了担任非盟轮值主席的穆加贝总统诠释“我们是非洲人”的“收官”讲话,以及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先生、中国前外长李肇星对北大青年的倡议……
政治理论19.9万字
会员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非洲的学科理论和学科综述,共有7篇文章,涉及非洲史学的书写、当代中国非洲人类学概述、殖民主义与学术研究的关系等。第二部分是关于非洲历史的研究,包括尼罗河源头探险过程中的人群互动、美国在英布战争中的外交政策、埃及马穆鲁克时期的私人慈善与公共政策作用等。第三部分为非洲文化与社会,其共同点是体现了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第四部分是一篇书评和几位正在非洲的中国青年学者的实地
学术32.1万字
会员
2017年11月,北京大学与耶鲁大学非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北京论坛分论坛“中非发展合作的新趋势”。《中国非洲研究评论(2017)》遴选会议上的优秀论文,集中探讨新时代构建新型中非关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包括“一带一路”与中非合作论坛关系、中非合作的人文面向、中非在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等经济领域的新合作、新型国际发展合作模式、中非全方位人才培养与教育合作等中非合作中最新走向中的机遇、创新与挑战。
世界政治18.7万字
会员
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是近年快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它反映出学术界对非洲的兴趣已经从政治和经济扩大到了文化。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如何进行?什么是中国研究非洲文学的方法?如何定义这个研究对象的性质,以及如何建立一套发展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的健康体制?这些问题正在困扰着目前充满热情的研究者们。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本书邀请国内主要的研究者对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的发展做了阶段性的总结,反映了当下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者的主要
世界政治36.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