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洒落在实验室的窗台上,空气中弥漫着机油与金属粉末的味道。赵鸿志站在操作台前,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目光却始终停留在面前那台刚调试好的无线电设备上。这是一台从国外进口的通信终端,虽然体积庞大,但性能远超国内现有的装置。它的到来,意味着一段全新合作的开始。
几天前,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联系上了几位海外求学时的老同学。这些昔日同窗如今分布在欧美各国,有的在军工企业任职,有的则在大学里从事研究工作。得知他正为抗战部队研发武器装备后,几人纷纷表示愿意提供技术支持。经过多番沟通与筹备,他们终于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并约定通过无线电进行远程技术交流。
然而现实远比想象中复杂。信号断断续续,通话时常夹杂着电流噪音,甚至在关键时刻完全中断。更棘手的是高昂的通信费用——每次连接都需支付一笔不小的开销,若不能高效利用每一次通话时间,这场合作恐怕难以持续。
“先把主线路接通。”赵鸿志对身旁的技术员说道,“再检查一下备用线路是否正常。”
技术员点头应声,迅速调整天线角度,同时拨动仪表盘上的旋钮,试图稳定信号。片刻之后,屏幕上跳出一串模糊的字符,紧接着传来一阵清晰的电流音。
“接通了!”技术员兴奋地喊道。
赵鸿志深吸一口气,示意大家安静。屏幕另一端,一个熟悉的声音缓缓响起:“赵兄,我们这边准备好了,你们那边听得清楚吗?”
“听得见。”赵鸿志回应道,语气沉稳,“请开始吧。”
这是他们合作以来的第一场正式技术交流会议。对方是一位曾在德国留学的同学,目前供职于一家军工研究所。他带来的资料涵盖新型弹药制造、火炮改良设计以及材料热处理等多个领域。每一页图纸、每一个参数,都是赵鸿志团队此前从未接触过的前沿知识。
然而,语言障碍很快显现出来。由于术语翻译不一致,双方在讨论某些技术细节时频频出现误解。赵鸿志不得不一边对照预先整理的术语表,一边用笔记录关键信息,以便会后再做详细分析。
“这个‘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是不是指热膨胀系数?”他指着屏幕上的一组数据问道。
“是的。”对方确认,“它决定了材料在高温下的形变程度,对火炮身管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赵鸿志点了点头,在笔记本上快速记下要点。他知道,这样的知识在国内几乎无人涉及,而今次交流无疑将为他们的研发带来新的突破口。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期间多次因信号问题中断。每当这时,技术员便会迅速切换至备用线路,确保交流不会彻底中断。尽管过程艰难,但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希望正在萌芽。
会议结束后,赵鸿志召集团队成员进行总结。他翻开笔记,逐条讲解刚刚获取的信息,并安排不同小组负责后续的研究任务。
“这项材料热处理工艺很有价值。”他指着其中一项技术说道,“如果能成功应用到我们的炮弹壳制造上,或许能大幅提高射击精度。”
一名年轻工程师点头附和:“我刚才也在想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能把这种工艺和现有的废旧金属回收流程结合起来,说不定还能解决原料短缺的问题。”
赵鸿志微微一笑:“很好,那就把这个方向列为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夜色渐浓,实验室的灯光依旧明亮。窗外偶尔传来远处操场上士兵训练的口号声,仿佛提醒着他们,每一项技术的突破,都将直接关系到前线战士的生命安全。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鸿志带领团队不断深化与国外同学的合作。他们制定了严格的时间表,确保每次交流都能高效进行。同时,他还组织团队成员系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以弥补他们在理论基础方面的不足。
某日,在调试一台新引进的高频焊接设备时,一位技术员无意间发现设备说明书上标注了一组特殊的参数值。这些数值并未出现在公开资料中,而是隐藏在一段看似普通的安装说明之下。
“赵工,您看这个。”技术员指着那行数字,“我觉得它可能不是随意填写的,而是某种特定条件下的优化值。”
赵鸿志接过说明书仔细查看,眉头微皱,随即露出一丝思索的神色:“确实有问题。你先把这个记录下来,等下次交流时问问国外那边。”
这一发现让整个团队都兴奋起来。他们意识到,这次合作不仅限于技术层面的指导,更可能成为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与此同时,赵鸿志也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先进技术真正转化为实用的武器装备。他深知,战场瞬息万变,任何一款新式武器的诞生,都需要经历无数次试验与改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的协作精神与创新能力将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
一天傍晚,他独自坐在实验室角落的长椅上,望着窗外渐渐西沉的夕阳。脑海中浮现出不久前与陈启铭的一段对话。
“你知道为什么我会选择这条路吗?”当时他对陈启铭说,“因为我相信,科技可以改变战争的命运。”
陈启铭沉默片刻,然后点头:“我也相信,你的坚持终会有回报。”
如今,随着合作的深入,赵鸿志愈发确信自己走的方向没错。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转身回到实验台前。
“继续测试。”他对众人说道,“我们必须尽快掌握这项新技术的核心原理。”
实验室再次忙碌起来,机器运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一首无声的战歌。
而在城外的军营里,张猛正站在操场边,望着远方的天际出神。他的手中握着一本破旧的笔记本,那是他在军事训练中写下的战术心得。此刻,纸页翻动,字迹斑驳,却依旧透出一股坚定的力量。
他低声自语:“也许,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