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需要准备人生中的最重要的考试,高考。这篇文章我想了很久了,但迟迟没时间下笔。听着母亲的一段一段的老故事,我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喜悦感,又突然萌生一种责任感,想以此为故事。把母亲的话一连串记录下来。江南的水乡如此的美丽,不能抛于时代的后面人们的内心如此纯洁,要让历史铭记人们在一贫如洗仍然坚强时时打动着我烈火般的心灵,我以此中心主旨来写本处女作,著名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给予我很大的启发。于是我便灵机一动。想以此书来纪念我故乡的亲人们抗争磨难的百年历史。已想写很久了。江中洲人们的朴实,善良,勤劳,和谐又有几分走不出洲的保守牢牢的刻在我的心间。岛上的百年巨变与中国共产党史息息相关。从黎明曙光初照到早晨和煦春风的上午。人们默默的耕耘。默默的克服困难。人们渴望开上大船。看到海天相接处那耐人寻味的神秘。又有一些害怕外面的世界。但终究是熬过了几分苦难的人。走进田字里的人走不出来了。走不进田字里的人渴望外面的世界。江上的摆渡工具,也从木船变成了铁皮轮渡也是目前用的最久的轮渡。淘汰之后变成了蓝色的大鱼一趟一趟的送着进去和出来的人们。江中没有一片丘陵,但有滔滔江水哺育过的肥沃土地。更没有一座山峦,因为人与人之间只有和谐,不存在成见。人们在广袤的土地上耕作,走出一个个巨大的走出一个个无数的田字人们的灵魂,愁思始终屹立在江中洲上。看似平缓实则很急的黄沙水流淌过的四方田地养育了四代人民驻足并又走出江中洲上。再看今朝。巨人时而荡漾在江面,时而不紧不慢的飞快前进!不仅仅是一搜,而是像废弃的火车站。但停满了巨轮与周围的铜官山等丘陵地带及各类高大建筑构成完美画面。巨轮的轰鸣声响彻周中的每一处角落。是冬天人们早起的霜露,是夏天人们早起的汗水,与草席裹挟着湿漉漉的胶鞋满载着。各种芳草的幽香和泥土的淡淡的清香。这些自百年前一贫如洗的老洲从未变。百年前,这块柳叶形状的土地如同襁褓中的婴儿。静静的等待着。一批手拿着一些简单的农具作为防身工具。婴儿们的啼哭身在人们身上一前一后。与身后的炸弹此起彼伏。凶恶的秃鹫似乎还在享受一丝回光返照,疯狂的追击着一个故事的开始。等待着压力巨大的男人们和只因啃食树皮,野草而虚弱的女人们。恐怕落后而眼中浮现可怖场景的老人们,害怕落后于时代的角落,紧紧的跟着一丝丝朝霞。不履一点一点沉重。前方的路也一点一点变远。人们根本不知道逃向何处,只知拼了命地向前。飞机的螺旋桨声和后方爆炸的轰鸣声似乎是他们恐惧的根源阻止他们以他们的方式幸福的活着。他们呐喊着初升的太阳,呐喊着天边突然出现的一丝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