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共同反击,打脸奸臣势力

夜色未散,孟尘与苏墨并肩站在巷口,望着黑袍人消失的方向,彼此皆未言语。风从巷道尽头吹来,带着寒意与血腥。

“你刚才说他是北境的?”孟尘低声问。

“箭术风格和气息都像。”苏墨收回长枪,“而且,能调动金丹中期以上战力的人,绝不是普通刺客。”

孟尘眼神微沉:“看来他们已经开始动真格了。”

两人对视一眼,皆看出对方眼中的凝重。这一连串刺杀虽未得逞,但已足够说明问题——敌人已经坐不住了。

翌日清晨,朝堂之上,兵部议事厅内气氛微妙。几位老臣围坐在案前,目光时而落在孟尘身上,时而又飘向苏墨,似在权衡什么。

“边疆局势不稳,我建议尽快调派新锐将领驻守要地。”孟尘开口,语气平静却坚定,“旧有世家子弟多安逸享乐,难堪大任,若再拖延,恐怕贻误战机。”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皱眉:“孟将军所言固然有理,但骤然换将,恐生变数。”

“变数总比溃败强。”苏墨接过话头,“更何况,我们已有名单,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青年才俊,既有实战经验,又有谋略之才。”

老臣们互相对视,有人点头,有人摇头,争论不休。

会议结束后,孟尘与苏墨并肩走出议事厅。

“他们还在观望。”苏墨低声道。

“所以我们要给他们一个不得不站队的理由。”孟尘目光冷冽,“三天后便是朝会,我们必须拿出足够的证据,让皇帝亲自看到赵家背后的势力有多庞大。”

苏墨点头:“我已经安排下去,族中几位长辈愿意作证,再加上之前我们在赵府密室找到的账册……足以掀起一场风暴。”

孟尘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雷霆手段。”

三日后,朝堂之上,风云突变。

文武百官齐聚殿前,皇帝端坐龙椅之上,目光如炬。

“今日朝议,先由孟尘上奏。”皇帝淡淡开口。

孟尘上前一步,手中卷宗展开,朗声道:“臣奉旨调查赵无极一案,发现其背后竟牵涉鬼眼宗渗透之事,更与北境敌军暗通款曲,图谋不轨!”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放肆!”一名身穿紫袍的官员怒喝,“赵大人忠心耿耿,岂容你污蔑?”

“是么?”孟尘冷冷一笑,取出一份泛黄账册,“这是赵府密室中藏匿的往来信件与交易记录,上面不仅有赵家印章,更有鬼眼宗的符印标记,诸位不妨过目。”

几名太监立刻将账册呈上御前,皇帝翻开一页,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赵家与鬼眼宗勾结,以朝廷粮草换取妖物血肉,用于炼制邪器。”孟尘继续道,“不仅如此,赵家还私通天武王朝,提供我军布防情报,意图颠覆云澜!”

他话音刚落,另一名官员也站了出来,正是苏墨。

“不仅如此。”苏墨抱拳行礼,“臣亦有证词可佐证孟将军所言属实。赵家曾私下贿赂我族中长老,欲拉拢世家共同对抗改革,被拒后竟派出死士威胁我等。”

他说着,取出一枚令牌,上面刻着赵家徽记:“此物为昨日潜入我府邸的刺客所遗,上有赵家印记,可为铁证。”

皇帝缓缓合上账册,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那名先前反驳的紫袍官员身上。

“李尚书,你怎么看?”

李尚书脸色煞白,嘴唇哆嗦了一下,终究不敢再说什么。

“还有谁,要替赵家说话?”孟尘环视全场,声音如刀锋般锐利。

满堂寂静无声。

“陛下。”苏墨拱手道,“臣愿以苏家百年清誉担保,此事千真万确,若有半句虚言,甘受严惩。”

皇帝沉默良久,终于开口:“赵无极,勾结外敌,背叛朝廷,罪无可赦。即日起,赵家抄没,全族贬为庶民,家主流放北境,永不录用。”

轰!

一道惊雷炸响,朝堂震动。

赵家倒了。

曾经一手遮天的奸臣势力,在这一刻土崩瓦解。

“孟将军。”皇帝望向孟尘,眼中多了一分审视与欣赏,“你与苏公子联手破此案,功不可没。朕允你二人继续彻查其余可疑之人,凡涉及叛国者,不必请示,可直接缉拿。”

“臣遵旨。”孟尘与苏墨齐声应道。

退朝之后,众人议论纷纷。

“孟尘此人,果然非同凡响。”

“苏家也真是下注准,居然提前与他结盟。”

“这下朝堂格局,怕是要变了。”

而在人群之中,一名身着青衣的年轻官员悄然靠近孟尘,低声道:“孟将军,不知是否允许晚辈随您左右,学习治国安邦之道?”

孟尘看了他一眼,微微颔首:“若真心为国为民,我自然欢迎。”

年轻人眼中闪过一丝激动,郑重一拜:“学生林景,定不负所托。”

当夜,孟尘与苏墨再次相约于城南一处酒楼。

“赵家完了。”苏墨举起酒杯,“但他们背后的人,恐怕还没浮出水面。”

“我知道。”孟尘轻轻摩挲杯沿,“那个黑袍人,不过是冰山一角。”

“你打算怎么做?”

“顺藤摸瓜。”孟尘目光幽深,“既然他们想玩,我们就陪他们玩到底。”

窗外,月光洒落,映照在两人脸上,清晰可见他们的决意。

“接下来,该轮到我们反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