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电影的方向
- 1978:我的电影时代
- 人懒觉大
- 2217字
- 2025-07-09 19:05:12
场面骤然凝固!
张、李二人面如死灰,他们只有一个错误的论点,皆不敢多说一句话,生怕头顶的帽子真的坐实了。
吴老和郑囯恩也算见识到陈兵的能说会道,原本还想帮他说话,这下看来完全不用。
陈兵扫视了一圈,公然在张暖欣身旁的空位置坐下,使劲盯着她,就是这么挑衅!
曾唸平紧随其后,陈兵斜了一眼,发现这老曾竟然特么的在憋笑,路子走窄了啊!
这些人要的只是自己能掌握话语权,从来不在乎电影的发展!
中国电影经历了八十年代初的短暂繁荣,随后迅速下滑,八九十年代拍摄出多部零拷贝的电影,其中有一部就是田状状的《猎场撒扎》。
这人后来成了北电的老师,懂都懂。
这期间许多导演拍了又臭又长的电影想要到国外参展参奖,不仅观众看不懂,连欧洲影评人也看不懂!
按照后来马可穆勒的话,许多中国电影都是他逐部向欧洲电影人解释,只有谢晋导演的电影大家都能看懂,其次是谢铁黎。
南北二谢早年接受的是旧好莱坞那一套,拍的是类型片。什么是类型片?
即:情节公式化、人物类型化、形象图谱化。
视听语言虽陈旧,但该有的戏剧冲突都有,这也是七八十年代谢晋电影的票房都很高的原因。
好半晌,一阵鼓掌声如平地惊雷般打破了沉默,与会人员如梦初醒。
张李二人惊愕地看着四周,似乎在寻找鼓掌之人,眼神急剧收缩。
“好好好,陈兵,这篇文章写得好!”
王澜西抬起头,仿佛刚才的讨论都没听进去,他笑道:
“你在文章里写到中国电影应该走出去,有机会与发达国家棋逢敌手、掰掰手腕,大话放出来了,那让你拍,你有信心?”
“当然有!咱们国家那么多名胜古迹、国粹戏曲、历史人文,有武术、有功夫、有神话…
“老祖宗给咱们留下这么多的好东西,这是中国电影人应该意识到的文化底蕴,是我们与外国电影相比最有优势的地方!
“电影人应该拍这些东西,中国电影应该出海,弘扬中国文化,而不是被所谓理论家扰乱思想!”
吴印咸作为老延安,乍然听到“弘扬文化”和“出海”的观点非常感兴趣。
出海意味着创汇,这是如今的电影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当下更好奇陈兵文章里的内容,他忙道:
“陈兵,详细说说!”
“好,具体的观点都写在文章里,吴老提及,那我简单阐述观点,说的不好还请指正……”
陈兵以北影大礼堂的案例出发,大礼堂每周公开放映两部电影,一个多月共放映14部,其中以3部香港武打片最为受职工和家属们的喜欢。
“我在文章中举了一个例子,第三世界中有一个国家始终坚持走电影出口路线。
“那就是印度。”陈兵笑了笑,众人跟着也笑了,会议室剑拔弩张的气氛轰然而散。
“这个国家确实奇奇怪怪,但他们的电影风格独树一帜,南亚、东南亚、苏东国家还有英国都喜欢看。
“虽然他们每年存在大量粗制滥造的电影,但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十年间,印度电影在欧洲各大电影节获奖超二十部,这就足以说明出海政策的可取性。
“咱们在海外有大量的华人华侨同胞,他们喜欢武打电影,喜欢祖国文化,这些人就是电影出海的基本盘!”
他重点提及大礼堂放映李小龙的《精武门》。
“前段时间汪厂长曾提及与香港的长凤新同志合拍武打片的可能,我认为这完全可以成为电影出海的第一步!”
陈兵将调子起得极高,一番话让老延安心情澎湃,王澜西也随之点头,恰如他看文章时的心情。
这年头,众人还不懂CPU的威力,纷纷开始畅想未来,仿佛这一切都触手可及。
白景盛和张李二人皱眉,似乎还想说话,却被王澜西瞪了回去。
北电的小会议明显超出了既定的会议议程。
王澜西匆匆做了总结,陈兵这才明白会议一开始讨论的是短片经费超标的事项,结果被这群土鸡瓦狗上纲上线。
散场时,各种耐人寻味的目光从陈兵身上扫过。
他一一与其对视,享受斗争的快乐,看向人群后排时,张、李夫妇注意到了目光,低着头加紧步伐走了。
王澜西和吴印咸留下陈兵。
吴老道:“陈兵,你这样公然驳斥,也不怕他们事后针对?”
“我向来有一说一,关于视听语言的讨论我都写在文章里,您也可以看看!”
王澜西笑着把文章递给了吴印咸,转头道:“陈兵,继续聊聊刚才的话题,关于出海的电影你有想法了?”
“我想出了三个故事,一个是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一个是作家宫白羽的偷拳,适合改编,一个是白俄大力士……”
吴印咸抬起头看着王澜西,真有想法,不单单是说说而已!
“好,你回去写,先交给北影审核,如果北影厂有困难,我来促成合拍!”
有了这一句话,一切就好办多了,陈兵从包里拿出了一封信,将此行的另一目的合盘托出。
王澜西咂摸着意思,疑道:“是王好为导演指定要的人?”
“是的,总政话剧团的龚雪同志,她目前没有演出任务。”
你小子!
王澜西点头笑了笑,算是应承下此事。
“那这篇文章你打算如何处理?”
“我想张贴到学校的公布栏里,可以的话投稿到《电影艺术参考资料》。”
这个刊物由电影家协会出版,属于文艺单位内部刊物,在业内影响力极大。
“行!”
陈兵前脚刚踏出会议室大门,后脚就传来吴印咸哈哈大笑的声音,仔细听了会儿,吴老提议将文章的论点做为加试题,在复试中考验导演系和摄影系的考生。
能够考验78级的考生,那敢情好啊!
路过操场时,陈兵总觉得考生们身上散发出一丝若有若无的怨念。
很快,洋洋洒洒万余字的文章贴满了北电布告栏,开始在考生当中发酵!
……
下午,陈兵在招待所宿舍里奋笔疾书,一个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一开门,他顿了片刻。
还是那身熟悉的军装,龚雪抬起头,发梢轻扬,四目相对时,她的笑意从眼底蔓延到唇角。
“小陈同志,我们又见面了!”
“我今天正式加入剧组,王好为导演告诉我你住这屋,我过来跟你打个招呼!”
龚雪大方地伸出了手,声音清脆泛着喜悦。
陈兵伸手握住,笑道:“你好,龚雪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