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残躯砺剑,风雪牛家村

第二章残躯砺剑,风雪牛家村

一、破庙晨光,初试心法

破庙的晨光带着江南特有的湿冷,透过蛛网密布的窗棂,在积尘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武眠风裹紧了身上那床散发着霉味的棉絮,腹中雷鸣般的饥饿感几乎盖过了伤口的疼痛。

他首先要做的是确认身体状况。现代灵魂带来的医学常识让他勉强能处理伤势——胸口和手臂的淤伤是冻饿交加下摔倒所致,并无骨折,但失血和虚弱让他步履维艰。他挣扎着爬起来,走到破庙角落的水缸边,缸底只剩浅浅一层浑浊的雨水。他顾不上许多,掬起水胡乱洗了把脸,冰冷的触感让他打了个激灵,也清醒了不少。

“当务之急是恢复体力,然后搞点吃的和钱。”他喃喃自语,目光扫过破庙,最终落在供桌前那尊缺了半只手臂的土地公神像上。“土地公,土地公,弟子武眠风落难至此,借你这破庙暂住,待日后发达,定来给你重塑金身……不过现在,先借你点‘香火’应急?”

他苦笑着,在神像底座摸索,果然摸到几枚锈迹斑斑的铜钱,约莫十几文,聊胜于无。

接下来是修炼。原主记忆中的桃花岛基础内功心法名为《碧波心经》,口诀晦涩,原主练了几年也只入门,内力微薄得可怜。武眠风盘膝坐下,按照记忆中的法门,尝试引导体内那丝若有若无的气流。

“意守丹田,气沉……呃,下盘?”他皱着眉头,现代思维让他对这种玄奥的法门感到别扭。就在他心神不宁,内力运转屡屡碰壁时,脑海深处那股“装死”的感觉忽然又动了一下。

这一次,不再是微不可察的波动,而是仿佛有一缕清风拂过他的意识,让他瞬间明悟了口诀中一处绕口的关窍。“哦!原来不是‘气沉下盘’,而是‘气随心意,如碧波映月,沉而不滞’!”他豁然开朗,按照新的理解运转内力,果然顺畅了许多。那丝微弱的内力如同干涸河床上的涓涓细流,缓慢却坚定地在经脉中循环了一周。

“果然是金手指!”武眠风心中一喜,虽然这“桃花心悟”依旧只肯偶尔露峥嵘,但每次出现都能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他不敢贪心,知道根基不稳急于求成只会走火入魔,于是耐着性子,一遍遍运转《碧波心经》。

一个时辰后,他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体内那丝内力似乎粗壮了一丝,胸口的淤痛感也减轻了些许。更重要的是,他感觉到了一丝力量的回归。

二、野果充饥,智计求生

内力初复,饥饿感却更加强烈。武眠风揣上那十几文铜钱,走出了破庙。庙外是一片萧瑟的冬日景象,枯树寒鸦,远山被薄雾笼罩。他记得原主记忆中,这座破庙位于嘉兴府西北的丘陵地带,距离牛家村大约还有几十里路。

“几十里,以我现在的身体,怕是要走两天。”他打量着自己身上破旧的单衣,寒风一吹,忍不住瑟瑟发抖。“得先找件厚点的衣服,再弄点吃的。”

他没有选择直接上路,而是先在破庙附近的山林里搜寻。现代知识让他认出了一些可以食用的野果和草根,虽然味道苦涩,但总算缓解了燃眉之急。他还找到几株止血消炎的草药,嚼碎了敷在手臂的伤口上,用撕下的破衣角包扎好。

行走间,他路过一个偏僻的村落。他没有贸然进入,而是在村外观察。看到有农夫背着柴薪从山上下来,他灵机一动,上前拱手,用尽量温和的语气问道:“这位大叔,请问这附近可有药铺或是能买到棉衣的地方?”

农夫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见他虽然衣衫褴褛但举止还算有礼,便指了指远处官道的方向:“顺着这条路往南走十里,有个集子,或许能有你要的东西。不过……小哥你这模样,怕是没钱吧?”

武眠风脸上一红,却也不卑不亢:“实不相瞒,在下确实盘缠短缺,不知大叔可否行个方便,告知集子上是否有需要短工的地方?在下略懂些拳脚,干点力气活还是可以的。”

农夫摇摇头:“年关将近,谁家还雇短工?不过集子上有个王屠户,性子粗豪,若是看你顺眼,或许能赏你一碗饭吃,再给件旧衣服。”

“多谢大叔指点!”武眠风躬身道谢,心中有了计较。他没有直接去集子,而是绕到村落后方的竹林,凭借着原主记忆中桃花岛入门的轻身功夫(虽然粗浅,但爬个树、钻个林子还算灵活),砍了几根结实的竹子,又找了些坚韧的藤蔓。

半个时辰后,他背着一捆精心削制的竹箭坯和几张编织好的简易捕兽网,再次来到村外。他找到刚才那位农夫,笑道:“大叔,方才在下想了想,与其去集子碰运气,不如试试打猎。这些竹箭坯和捕兽网,或许能换大叔几个馒头和一件旧衣?”

农夫看着那捆竹箭坯削得整齐光滑,捕兽网虽然简陋但绳结牢固,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小哥你还会这个?”

“略懂一二。”武眠风含糊道,这其实是他结合现代知识和原主那点可怜的“杂学”(桃花岛弟子似乎都要学些杂七杂八的技艺)鼓捣出来的。

最终,农夫用几个硬邦邦的麦饼和一件打了补丁但还算厚实的旧棉袄,换走了竹箭坯和捕兽网。武眠风狼吞虎咽地吃掉麦饼,穿上棉袄,顿时感觉暖和了许多。他知道,这是现代思维带给他的第一份“红利”——在这个世界,光有武力还不够,脑子同样重要。

三、风雪兼程,初闻侠名

吃饱穿暖,武眠风终于踏上了前往牛家村的路。此时天色已近黄昏,铅灰色的云层压得很低,眼看就要下雪。他不敢耽搁,强撑着虚弱的身体,沿着官道匆匆赶路。

《碧波心经》的修炼让他体力恢复了一些,桃花岛的入门轻功“逐浪步”也让他行走间更有效率。他一边走,一边默诵着从原主记忆中找到的桃花岛基础掌法《碧波掌》的要诀,同时结合“桃花心悟”偶尔传来的感悟,揣摩着发力的技巧。

入夜时分,风雪果然如期而至。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很快就覆盖了道路,天地间一片白茫茫。武眠风缩着脖子,躲在一处破驿站的屋檐下暂避。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杂乱的马蹄声和呼喝声。透过风雪,他看到几匹快马正朝着驿站方向奔来,马上的骑士穿着金国官服,腰间佩刀,气势汹汹。

“是金兵?”武眠风心中一紧。南宋末年,金人虽已不复当年之勇,但在边境地带依旧时常滋扰。他下意识地往阴影里缩了缩,不想惹麻烦。

然而,那队金兵似乎也想在驿站歇脚。为首的一个络腮胡金兵勒住马,用生硬的汉语喊道:“里面的人滚出来!大爷们要借个地方避避风雪!”

驿站里空无一人,只有寒风呼啸。络腮胡金兵骂了一声,带头下马,就要冲进驿站。

就在此时,远处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一个女子的惊呼声:“爹!快走!他们追上来了!”

武眠风循声望去,只见风雪中,一个老汉背着一个包袱,拉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跌跌撞撞地跑来,身后还追着两个手持钢刀的金兵。

“站住!把东西交出来!”金兵厉声喝道,刀光在风雪中闪烁。

老汉吓得面无人色,少女却咬着牙,将老汉护在身后,眼中满是惊恐却又带着一丝倔强。

络腮胡金兵见状,哈哈一笑:“又来两个肥羊!弟兄们,搜!看看有没有值钱的东西!”

眼看那两个追兵就要赶上,老汉和少女危在旦夕。武眠风心中猛地一动。他本不想多管闲事,但前世作为现代人的价值观,加上此刻身处乱世的感同身受,让他无法坐视不理。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绝佳的“刷存在感”的机会!虽然他现在武功低微,但对付这几个普通金兵,或许可以一试。

“桃花影落飞神剑……呸,现在哪会神剑,先试试碧波掌!”他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趁着金兵注意力都在老汉和少女身上,猛地从阴影中窜出!

他脚下施展“逐浪步”,身形在风雪中显得有些飘忽,正是桃花岛武学的灵动身法。同时,他右掌提起,内息按照《碧波掌》的法门运转,虽然内力微薄,但掌风带起的雪沫子也颇有声势。

“呔!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欺凌百姓!”他模仿着记忆中武侠小说里的语气,大喊一声,一掌拍向离他最近的那个追兵后心!

那金兵正追得起劲,突然感觉背后一股劲风袭来,吓了一跳,连忙转身挥刀格挡。但他没想到武眠风的速度如此之快,更没想到这看似瘦弱的少年竟有如此身手。

“砰!”

一声闷响,武眠风的手掌结结实实拍在金兵的刀背上。他毕竟内力不足,这一掌没能伤到金兵,却将金兵震得一个趔趄,长刀险些脱手。

“什么人?!”络腮胡金兵和其他几个金兵纷纷转身,看到突然出现的武眠风,都是一愣。

老汉和少女也惊呆了,没想到在这荒郊野岭,竟然有人出手相救。

武眠风一击得手,不敢恋战,他知道自己实力有限,必须速战速决。他大喝一声,不退反进,身形如游鱼般欺近另一个追兵,左掌变拳,一记朴实无华的直拳,狠狠砸向金兵的面门!

这一拳他用上了全身的力气,加上“桃花心悟”在他出拳瞬间传来的一丝关于“劲力贯通”的感悟,拳风竟隐隐带着一股穿透力。

那金兵没想到武眠风如此悍勇,慌忙抬刀格挡,但武眠风的拳头却绕过刀身,重重砸在他的鼻子上!

“啊——!”金兵惨叫一声,鼻血长流,踉跄着后退几步,摔倒在雪地里。

“好小子!敢管你家大爷的闲事!”络腮胡金兵勃然大怒,拔出腰间佩刀,恶狠狠地劈向武眠风。

刀风凛冽,带着金人的凶蛮之气。武眠风心中一紧,知道这是个硬茬。他不敢硬接,脚下“逐浪步”展开,在雪地上左躲右闪,尽量避开刀锋。

他一边躲闪,一边寻找机会。他知道自己内力不足,不能久战,必须找到对方的破绽。他想起“桃花心悟”曾让他感悟到的“借力打力”之意,眼神一亮。

就在络腮胡金兵一刀劈空,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际,武眠风猛地欺身而上,不是出掌,而是猛地抓住了金兵持刀的手腕!

“嗯?!”络腮胡金兵大惊,没想到这少年竟敢空手夺刀。他用力挣扎,想要甩开武眠风。

但武眠风早有准备,他将全身力气灌注于手臂,同时运转体内那丝微薄的内力,猛地一拧!

“咔嚓!”

一声令人牙酸的骨裂声响起。络腮胡金兵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手中钢刀“哐当”落地,手腕已经被拧成了一个诡异的角度。

剩下的几个金兵见状,吓得面无人色。他们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少年竟然如此能打,转眼间就放倒了两个同伴,还废掉了首领的手腕。

“撤!快撤!”一个金兵大喊一声,调转马头,仓皇逃窜。

转眼间,嚣张的金兵便消失在风雪中。

武眠风松了口气,只觉得手臂一阵酸痛,刚才那一下几乎耗尽了他体内的力气。他喘着粗气,看向目瞪口呆的老汉和少女。

老汉连忙上前,拉着少女一起跪下:“多谢恩公救命之恩!多谢恩公!”

“老丈不必多礼,快快请起。”武眠风连忙扶起他们,“举手之劳而已。”

少女抬起头,一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武眠风,眼中满是感激和好奇:“恩公,你……你是江湖上的大侠吗?”

大侠?

武眠风心中一动,看着少女崇拜的眼神,又看了看自己刚才力退金兵的场景,一股从未有过的豪情油然而生。

他微微一笑,拍了拍身上的雪,朗声道:

“大侠谈不上。不过,在下武眠风,江湖路远,总会遇到些不平事。”

“武眠风……”少女轻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光芒更盛。

风雪依旧,但破驿站前的这一幕,却让武眠风第一次感受到了作为“江湖人”的滋味。他知道,自己已经正式踏入了这个波澜壮阔的武侠世界,而“武眠风”这个名字,也终于以这样一种方式,被人记住了。

他看了看天色,对老汉道:“老丈,此地不宜久留,你们还是尽快找个安全的地方吧。在下还要赶路,就此别过。”

老汉连连道谢,从包袱里拿出几个热乎乎的馒头塞给武眠风:“恩公,这点心意请务必收下,路上也好充饥。”

武眠风也不客气,接过馒头,再次叮嘱他们小心,便转身踏入了茫茫风雪之中。

牛家村,应该就在前方不远处了。而他的江湖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