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民国线·初见与倾心(上)

1930年代的沪上,暮春时节的细雨刚停,青石板路还沁着湿气。苏晚卿撑着一把素色油纸伞,走过自家老宅门前的垂花门,裙摆拂过廊下一盆开得正盛的白玉兰,落了两瓣淡香在绢帕上。她刚从城西的女子中学下课,臂弯里夹着一本翻旧了的《漱玉词》,书页间还夹着半片干枯的桃花——那是去年春天落在砚台里的,被她小心压平,成了书签。

“小姐,陆少爷又来了,在书房等您呢。”丫鬟春桃迎上来,眼睛笑得像弯月,“还带了新得的徽墨,说是给您题画用的。”

苏晚卿脚步微顿,脸颊倏地漫上红晕。她低头理了理鬓边碎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书脊:“知道了,我去换件衣服就来。”

穿过月洞门,绕过叠石假山,她的闺房“晚香阁”静立在一片修竹之后。镜台上放着母亲留下的螺钿梳妆盒,她打开取出一支缠枝莲纹银簪别在发间,忽然想起第一次遇见陆承渊时,他也是盯着她这支簪子看了许久,说:“这缠枝莲纹,倒像我在江南见过的一座古桥栏杆。”

那是三个月前的一个午后,她随父亲去城南的藏书楼查资料,恰逢一群军校学生在附近演习。她不慎被流弹擦过的碎石惊到,手中的书散落一地,正是陆承渊策马而过,翻身下马替她拾起那本《李义山诗集》,指尖触到她慌乱伸出的手,两人皆是一怔。他穿着笔挺的军装,肩章在阳光下闪着光,眼睛亮得像盛着星子,开口时声音带着军人特有的爽朗:“小姐受惊了,在下陆承渊。”

后来她才知道,他是沪上有名的青年将领,虽出身行伍,却偏爱诗词书画,与她父亲竟是忘年交。一来二去,他便常以“向苏老先生请教兵法”为由,来苏家小坐,实则总寻机会与她在书房谈诗论画。

换了件月白色棉麻旗袍,苏晚卿深吸一口气,推开了书房的门。陆承渊正站在窗前,手中把玩着一方墨锭,听见动静转过身,目光落在她身上时,瞬间柔和下来:“晚卿,你来了。”

他今日没穿军装,只着一件藏青色长衫,更衬得身形挺拔,眉宇间少了几分英武,多了些文人的温雅。书桌上摊着一幅未完成的桃花图,正是苏晚卿前日起的稿,他指着右上角空白处笑道:“你这‘桃花流水杳然去’的意境,还差一句题诗才圆满。”

苏晚卿走到桌边,拿起狼毫蘸墨,笔尖在砚台边轻舔:“陆少爷既然来了,不如劳烦润色?”

“我那点粗陋笔墨,怎配得上苏小姐的丹青?”陆承渊笑着退后一步,目光却未从她身上移开,“不过若论起桃花……”他忽然从怀中取出一个油纸包,“今日路过花市,见这枝朱砂桃开得正好,想着你画室缺个插花,便买了来。”

油纸展开,一枝遒劲的桃枝斜斜伸出,数朵朱砂色的花骨朵缀在枝头,像点点星火。苏晚卿接过花枝,指尖触到他残留的温度,心跳漏了一拍。她将花插入案头青瓷瓶,轻声道:“多谢。”

陆承渊看着她侧影,忽然开口:“晚卿,过几日城郊的桃花坞该开了,我……”他顿了顿,似是有些犹豫,“我想邀你同去写生,不知可否?”

苏晚卿握着花剪的手微微一颤,剪下一片多余的叶子,才低声应道:“若父亲应允,我便去。”

窗外的白玉兰又落了一瓣花,恰好掉在陆承渊带来的徽墨上。他看着她泛红的耳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像三月春风拂过桃花坞的湖面,漾开圈圈涟漪。

三日后,桃花坞果然漫山遍野皆是粉色云霞。苏晚卿坐在溪边的石头上,铺开宣纸,陆承渊则倚着桃树,看她执笔勾勒花枝。阳光透过花瓣洒在她脸上,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影,他忽然想起古籍里的句子:“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在看什么?”苏晚卿察觉到他的注视,抬眸问。

“看你笔下的桃花,”陆承渊走过去,蹲在她身边,“也看这画桃花的人。”他捡起一片落在她发间的花瓣,指尖擦过她的鬓角,“晚卿,我曾在战场上见过无数生死,以为早已心如铁石,可遇见你之后……”

他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我才知道,原来这世间真有值得我放下枪杆子去守护的美好。”

苏晚卿握着笔的手停在半空,墨滴落在宣纸上,晕开一小团墨迹。她能听见自己如鼓的心跳,还有不远处溪水潺潺流过的声音。陆承渊的眼睛里映着漫天桃花,也映着她的身影,那里面有她从未见过的深情与坚定。

“承渊……”她轻声唤他的名字,这是第一次,越过了“陆少爷”的客套。

陆承渊握住她拿笔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指尖传来,烫得她脸颊发烫。他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晚卿,等这场仗打完,我便向苏伯父提亲。待山河安定,我定与你相守,不再分离。”

一阵风吹过,桃花簌簌落下,有几片飘进了苏晚卿的画纸,也有几片,落在了两人交握的手上。她看着陆承渊眼中的自己,点了点头,泪水却忽然涌了上来——不是悲伤,而是从未有过的,满溢的欢喜。

远处传来军校的集合号声,陆承渊身体一僵,握她的手紧了紧:“我得回去了。”

苏晚卿站起身,从随身的丝绒袋里取出一支暗金色的钢笔,塞进他手里:“这是我母亲留下的,你带着。”她顿了顿,声音细若蚊蚋,“见此笔,如见我。”

陆承渊低头看着手中的钢笔,笔杆上的缠枝莲纹与她发间的银簪如出一辙。他抬起头,深深看了她一眼,将钢笔紧紧攥在掌心,转身跃上溪边的白马。

“晚卿,等我回来!”他在马背上回首,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模糊,却清晰地落进她心里。

苏晚卿站在桃花树下,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山路尽头,手中还握着那支未完成的画笔。宣纸上的墨迹早已干涸,晕染出的形状,竟像极了他眼中的星光。

她不知道,这场桃花坞的初见倾心,会是日后无数个日夜思念的开端,更不知道,战火与离别,早已在不远处,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