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汉将在三十六年后灭亡!?
- 三国:剧透未来,汉灵帝崩溃了
- 一点十一
- 3439字
- 2025-06-17 00:55:13
约莫快两个时辰,刘宏与蹇硕来到偏殿。
何青不知什么时候睡了过去,蹇硕立即将何青喊醒。
“醒醒。”蹇硕用力推了推何青。
何青朦胧的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蹇硕的面庞。
他撑着地起身,浑身僵硬和酸痛,整个人很不好。
“陛下,何青醒了。”蹇硕立马退到一旁,将位置让出来。
“朕审问了徐奉和封谞,确实如你所说,他们暗通太平道,意图谋反。”刘宏居高临下,态度温柔了不少。
通过皇帝的态度和问话,何青确信徐奉和封谞已经凉凉了,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
皇帝显然相信了他的话,不一定全信,起码建立了信任。
应该是不用死了。
刘宏打量何青许久,疑惑道:“你真的来自后世?”
纵使何青点出徐奉、封谞以及马元义,皇帝依然不太相信,或者说难以接受。
这样的事,闻所未闻!
通晓未来之事,太公望也不敢如此说。
对于何青自称穿越者,来自一千多年以后的说辞,太玄了。
从亘古以来,从未出现过这样的人。
何青难受的点头道:“对于陛下而言确实很难接受,但我说的都是事实,我虽然叫何青,可我的魂魄是从后世而来。”
刺杀汉灵帝的前身,身份不一般。
他姓何,当今皇后与河南尹也姓何。
前身与皇后、何进没有血缘关系,小时候被南阳宛县的何氏收养,改姓成为何氏族人。
光和三年,即公元180年,何氏长女、灵帝贵人何颖登临后位。
为了培养势力,便动用关系,将前身这个何氏的养子安排进皇宫,走后门担任羽林郎。
羽林郎是皇宫禁卫,负责皇帝的安全、出行等事宜。
何皇后这么安排,目的是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
可惜前身犯傻,因数天前犯错,遭到皇帝责罚,心生怨恨,行刺皇帝。
刘宏听闻何青的话,古怪的看了眼蹇硕。
连魂魄的说辞都用上了...
下面不会还有天神之说吧?
别说他们,何青自己都觉得这话的可信度太低。
可他没办法,不这么说,根本没别的理由了。
刘宏将信将疑,若有所思的问道:“你说你来自后世,那你与朕说说,大汉传至几代?”
他要通过何青的反应与表现,判断真伪。
刘宏心里其实不相信何青的话,可要说是假的吧,人家精确点出中常侍徐奉和封谞,以及在雒阳的马元义。
这三人都被抓捕,全部证实何青所言为真。
自从“何青”入宫以来,从未离开过皇宫。
就算偶然得知太平道谋反之事,也不该知晓详细的内幕。
刘宏见何青迟迟不说话,皱起眉头道:“你为何不说话?”
何青有些不自在,咬了咬嘴唇道:“您最好有个心理准备。”
刘宏听闻此言,不好的预感从心底升起。
“自今年起算,大汉将在三十六年后灭亡。”何青心中安慰自己没事,也不去看皇帝的表情。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一般,令皇帝和蹇硕呆若木鸡。
蹇硕张大嘴巴,两只眼睛几乎快要瞪出来了。
不久之前他才说大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转眼间来个大汉将在三十六年后灭亡?!
是你疯了,还是我疯了?
出乎意料的是,皇帝的反应不大。
刘宏除了震惊之外,没有太大的情绪。
虽说心里做足了准备,可真听到这个消息,还是被狠狠的刺痛了一下。
作为大汉的皇帝,刘宏比任何人都清楚现状。
如今的大汉内忧外患,自上而下风雨飘摇。
凉州的羌乱还在延续,北方的草原民族时不时南下侵扰大汉国土。
各地大小叛乱不断,连年的天灾频繁,百姓苦不堪言,甚至到了人相食的地步。
再看朝堂之上,宦官、外戚、世家相互争斗,已经斗了一百年。
大汉内外一片狼藉,早已出现亡国之相。
自开国以来历时近四百年的大汉,此时已经是一位迟暮的“老人”了。
何青难以忍受压抑的气氛,壮着胆子道:“陛下,我说的都是事实,史书上明确记载,东汉亡于延康元年十月乙卯日,即公元220年,今年是公元184年。”
刘宏闻声抬起头,目光空洞的问道:“朕,是如何亡国的。”
何青面色复杂的摇头道:“您不是亡国之君。”
“朕不是亡国之君?”刘宏微微转头,颇为意外。
不知为何,当听到亡国之君不是他的时候,心底竟有那么一丝的窃喜。
谁愿意当亡国之君?
“不错,亡国之君是您的儿子刘协。”何青发自肺腑的叹息一声。
“协儿?”刘宏愈发惊讶,下意识摸了摸手。
他共有两个皇子,嫡长子史侯刘辩,皇次子董侯刘协。
论喜爱程度,刘宏偏爱于刘协,一直想册封刘协为太子。
奈何朝中大臣不同意,以废嫡长而立幼不合规矩为由劝阻。
再加之何氏外戚从中阻拦,使得太子之位空缺已久。
刘辩不受刘宏喜爱,为人轻佻、怯懦,根本没想过册立刘辩。
立刘辩不是他的心愿,立刘协又得不到支持,干脆谁也不立,就这么空着。
如今通过何青之口,得知后续继位的是刘协,刘宏非常欣慰,但亡国的是刘协,这又让他难以接受。
“你说协儿是亡国之君,难道他继位以后做了秦二世之事?”刘宏的神情略显紧张,手不由自主的攥紧。
何青摇头道:“不,刘协如果生活在太平之世,定然是一个贤明之君,可惜他生错了时代,他虽然当了皇帝,但他却是权臣手中的傀儡,如同当初的汉昭帝、汉平帝。”
这家伙只能说生错了时代,放在太平盛世,当个守成之君没问题。
汉末三国的乱世太难了!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别说刘协是皇帝,换成其他的皇帝来,也不见得能从曹操手里夺回大权。
自从刘辩开始,大汉天子失去了威严。
人人都可以当权臣,短短几年时间,何进、董卓、王允、李傕、曹操等人,轮番把持朝政。
天子?不过一称呼尔。
“谁?他身边有谁?”刘宏眼中寒忙闪过,杀意浮现。
皇权旁落,天子沦为象征。
大汉历史上出现过两次,一次是霍光,一次为王莽。
前者为大汉的辅国良臣,救大汉于水火之中。
后者狼子野心,数十年间窃大汉而代之。
不论如何,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
“董卓、王允、曹操。”何青连续说了三个人的名字。
这三个人在汉末三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以这样说,汉末三国的乱世,与三人密不可分。
“董仲颖,王子师,曹孟德!”刘宏脸色难看的站起来。
三人日后是权臣,他不太相信会发生。
可徐奉和封谞的事情摆在眼前,甚至连太平道唐周这样的小人物也能指出来。
不信似乎不行。
刘宏平复了一下心情,眯着眼问道:“他们是如何成为权臣的?”
“这事就说来话长了,一时半会说不清楚。”何青苦笑一声,颇为的无奈。
时间跨度太大,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况且这里面的许多事情不能省略。
尤其是汉灵帝驾崩以后,十常侍与何进的斗争。
为了不刺激刘宏,能不说最好。
刘宏重新坐下,思虑片刻道:“朕死于哪年,又因何而死?”
何青搜寻记忆,确认无误后开口道:“中平六年四月丙辰日,也就是六年之后的四月,驾崩于南宫嘉德殿,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死因。”
六年的寿命!
刘宏闻言,呆滞了一下。
绕是做好了准备,仍然无法接受。
六年之后,他才三十三岁啊。
英年早逝?
蹇硕听的心惊肉跳,这个何青真敢说。
先是大汉亡国,再是皇帝六年后驾崩。
真不怕死。
如果换成别人,早就拖下去砍头了。
刘宏深吸一口气,变得有些憔悴道:“皇后嫉妒心强,朕死了以后,她尊为太后,怎会同意立协儿为帝?”
何皇后的野望很大,他驾崩之后定然不会大发善心的立刘协,肯定要立刘辩。
何氏众人布局那么久,又是与宦官接触,又是和世家、士人联盟。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争取立刘辩为太子。
何青看皇帝没什么事,心里松了口气,耸了耸肩道:“事实上在刘协之前还有一位皇帝,只不过没几个月就被董卓废除了,之后才是刘协。”
“你是说辩儿?”刘宏目光微动,心中了然。
他就知道何皇后不会轻易立刘协,除非刘辩出现变故。
现在看下来,刘辩先继位,之后才到刘协。
至于刘协是怎么继位的,刘宏心里面基本有了答案。
何青点了点头道:“正是刘辩,刘辩比刘协还要倒霉,他继位以后,何太后临朝称制,大将军何进权倾朝野,权力牢牢掌握在何进兄妹手里。”
何进其实有很大的机会稳住局面,奈何脑子太简单,让袁绍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就跟那骷髅王一样。
刘宏听完这话,只觉得脑袋嗡嗡的,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蹇硕眼疾手快,从后面扶着刘宏。
这个消息的冲击力太强,刘宏一时间接受不了。
前面两个就已经很爆炸了,他多少顶住了,没想到后面的更炸裂。
何氏外戚专权!
这一幕太熟悉了,刘宏当年继位,窦氏外戚把持朝政。
以曹节、王甫为首的宦官,击败窦氏外戚与世家,成为胜利者。
刘宏也是在这次斗争中吃了宦官的红利,成为实权天子。
“何氏固然愚蠢,也不至于玩脱,毕竟有不少士人支持何氏。”刘宏在蹇硕的伺候下,情绪稳定一些。
何青犹豫一下道:“如果何氏兄妹同仇敌忾,团结一心,大汉不至于如此,偏偏兄妹两个产生了分歧,陛下应当知道当年窦太后与窦武之事。”
“皇后与何进有了冲突?”刘宏心头一突,似乎明白了原因。
何青点头道:“正是,何进要杀宦官,何太后不同意,而何进内心也不坚定。
何进不是没有良心的人,何氏能够发家,宦官出了很大力,他心里应该是不想杀宦官的,可架不住一些人忽悠他。”
何进不死的那么早,天下不至于那么快的陷入混乱。
大汉亡国的罪魁祸首,何进就是其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