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登记信息

“叫什么名字?”

王应麟大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看着眼前通过的人。

杨继祖坐在一旁的案几上,记录着人员信息,又经过了大半天考核,终于选出了五百三十七人。

于是剩下的人王应麟付了每人一钱银子的安慰奖后,开始登记通过的人员信息,杨继祖从军之前就念过几年私塾,从军后又在军队里学了不少字,这个工作他完全能够胜任。

王应麟认为这是一个熟悉人员的好机会,这五百个人就是以后部队的基础,是作为军官种子来培养的,经过了这么一场优中选优的选拔,大部分人至少在体力这一方面属于顶尖。

这也是让这五百个人能够认识他的一个机会,知道他是这支部队最高长官。

“小人名叫张力。”

站在王应麟眼前的是一名身材魁梧的壮汉,生的虎背熊腰,块头在这群人里很是显眼。

“为什么要参军?”

张力愣了一下,吭哧瘪肚想了半天说道“你们给的钱多,一个月有二两,还有五斗粮食,家里人口多,饭不够吃。”

“嗯,说的是实话,家里都有谁,之前从事什么营生?”

“家里有一个老娘,一个媳妇,三个娃娃,三个兄弟都分家了,以前老娘轮流照顾,

等我当兵以后老娘只能托付给他俩了。家里没有地,一直租张老爷家的地,农闲的时候去张老爷家的石矿采石,混口饭吃。”

王应麟点了点头,之后问了籍贯、年龄等信息,杨继祖除了在名册上记录以外,又在一块两寸见方的木牌上写上张力的所有信息包括长相。

随后王应麟将三个月的月饷,六两银子的安家费和身份腰牌亲自交到张力的手上。

“保管好你的腰牌,这是你的身份证明,以后在军营中凡是进出营门,必须进行腰牌核对,无腰牌或对不上号者一律当做奸细处理。”

“小人记住了。”

张力捧着白花花的银子和腰牌跪下冲王应麟磕了三个响头,王应麟抬手让他起来。然后让张力去校场那边站好队,张离和徐数已经提前到那边维持秩序。

“下一个。”

看着张力往校场走去被张离他们安排站好后,王应麟便通知下一人个登记。

“你叫什么名字?”

王应麟重复着刚才的过程,问着眼前站着的人。

“我叫罗文裕。”

这次站在王应麟面前的是一个瘦高青年,从其精神面貌来看应该是个练家子,整个人往那里一站就跟一根钉子一样。

“为什么要参军?”

“因为大人是金华人,在金华名声也好,哪怕为了名声也不会坑害同乡,我烂命一条不怕死,就怕死了也是白死。”

罗文裕大声回答道,颇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质。

“听你这意思,以前就参过军,还被坑过?”

“回大人,小人的父亲曾经在天启年间援辽,死在了浑河,结果朝廷就给了两斗陈米作为抚恤,家母一个人含辛茹苦的将我和弟弟抚养长大,

要不是大人是金华人,而且有不少同乡都在大人的船队干过,名声好,我是说什么也不会来的,我不怕死,死了能给老娘过上好日子,那也值了。”

王应麟没想到这还是个烈士遗孤,这大明朝廷真是不当人,连烈士的抚恤金都贪,你不灭亡才是怪事呢。

“你爹叫什么名字,以前在谁的手底下?”

在一旁记录的杨继祖好奇的抬头来问,没想到在这里还能遇到以前同袍之子。

“我爹叫罗应,以前在的时候好像跟着一个姓赵的千总。”

“你是罗大个子儿子,怪不得这么高,你爹以前和我是一个千总手底下的,只不过不在一个营。”

他冲王应麟点了点头。

“少....”

刚想开口说少东家,又想起王应麟规定以后在军中只能称呼大人或者职务,便硬生生的止住换了个称呼。

“大人他说的是实话,他爹我认识,死在了浑河。”

王应麟又问了一些问题,给完安家费和腰牌后让他去站好队等待安排,天色已经不早了,后面还排着长长的队伍,五百多人,要是在不快点恐怕今天一天都登记不完。

当天傍晚时分,选拔结束,全部五百三十七人登记完毕。

杨继祖揉着手腕从椅子上站起来,这一天可把他累的够呛,感觉这辈子都没写过这么多字。

“大人,名册都已经登记完毕,请您过目。”

将名册交到王应麟的手中,王应麟打开名册粗粗翻阅了一下,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今天辛苦了老杨,马上就结束了,等会我请客,咱们好好吃一顿。”

杨继祖连忙表示不辛苦,王应麟点点头,走到校场对着排成排的众人开口说道“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军人了,丑话先说在前面,

每个月二两折色,五斗本色,不是让你们来享福的,要是谁抱着混日子的心态,现在就可以滚出去,咱们日后面对的敌人不光有海寇,

可能还有流寇,甚至是东虏,你们当中要是有退缩的,现在就可以提出来,将安家费交出来,我可以将他从名册上划去,但也只有这么一次!”

站在王应麟面前的壮丁全都鸦雀无声,一个人都没有站出来,王应麟缓缓扫视着众人。

“好,既然都没有反悔的,那就这么定下来了,今天回去将此事告诉家里人,

你们也不要想着跑,你们的黄册都在我的手上,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如果不想连累亲人的话,就别动这个念头,两天以后,还是在这个地方集合。”

“在这里训练一个月,让你们成为一个真正的军人再随本官去观海卫,

一个月后愿意跟着我去观海卫的家属也可以一同跟过去,去的人本官会安排土地耕种,第一年不收租税,头一年的粮食本官可以暂借,不收任何利息,第二年有了粮食再还就好。”

底下的人乌泱泱一片议论纷纷,又有钱拿,又有地种,还免费借粮给他们,这简直不可置信。

“大人,放心吧,人心都是肉长的,大家伙不是没良心的,再说,除了这儿,上哪里还有这么好的待遇,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前面第一排一个看起来皮肤黝黑,像是一个农夫样的汉子壮着胆子对王应麟说道。

“你叫王石是吧,还是我的本家呢。”

王石一阵激动,没想到仅仅只是登记的时候见过一面,王应麟还能记得这么清楚。

“是的大人,俺就是王石。”

王应麟走到他的面前,没有说话,勉励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是啊,大人,庄户人辛辛苦苦种地一年交了税以后连肚子都填不饱,我的五个娃娃就饿死了三个,只要是让家里人能吃上口饱饭怎么都成。”

其余的人也都纷纷表示这么好的待遇不会逃跑,看着时间不早,王应麟宣布解散,让在场众人带着安家费回到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