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二十年的沉默凶手

自1988年白银市首起残忍命案发生后,那个隐匿于黑暗中的凶手仿若鬼魅一般,并未因警方的全力追查而停下作恶的脚步。在接下来长达二十年的时光里,他的罪恶之手不仅在白银市不断伸向无辜女性,还跨越省份,制造出更多令人发指的惨案,与警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悬赏追凶拉锯战。

1994年7月27日,又一个让白银市人民陷入恐惧深渊的日子。在白银市的某厂职工宿舍区,一名年轻女工如往昔那般下班归家。她嘴里轻轻哼着小曲,手中稳稳提着刚从菜市场精心挑选的新鲜食材,满心都在憧憬着回家烹饪一顿丰盛晚餐,与家人共享温馨时刻。然而,当她踏入宿舍楼那昏暗幽深的楼梯间时,一个黑影冷不丁从背后迅猛窜出。与六年前的作案手法如出一辙,黑影瞬间掏出一块事先准备好的湿布,以极快的速度捂住女工的口鼻。女工惊慌失措,拼命挣扎着,手中的食材噼里啪啦散落一地,但她的反抗在黑影那强大得近乎蛮横的力量面前,显得那般苍白无力。黑影轻而易举地将她拖进了一间无人居住的空房间。在那阴暗密闭的空间里,女工遭受了惨无人道的折磨与杀害。凶手作案完毕后,再次如同鬼魅般迅速逃离现场,只留下女工冰冷且伤痕累累、惨不忍睹的尸体。

警方接到报案后,第一时间风驰电掣般赶到现场。经过细致入微的勘查,他们发现此次案件与1988年的案件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死者身上布满了多处触目惊心的刀伤,致命伤依旧在颈部,被锋利无比的刀具割开一道深可见骨的大口子,鲜血早已干涸,在地上留下一滩暗红色的印记。现场没有明显的财物丢失迹象,经过排查,基本排除了抢劫杀人的可能性。更为关键的是,警方在现场发现了与1988年案发现场极为相似的脚印,那脚印的大小、步幅以及着力点,都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同时还提取到一枚模糊不清的指纹。这些线索让警方坚信,这两起案件极有可能是同一凶手所为。

随着调查工作的逐步深入,警方惊觉凶手的作案范围似乎在悄然扩大。1998年1月16日,在白银市的另一区域,又一名女性在家中惨遭毒手。凶手趁受害者独自在家、毫无防备之时,偷偷潜入室内,而后实施了丧心病狂的犯罪行为。这次,凶手依旧手段残忍至极,不仅对受害者进行了令人发指的性侵犯,还残忍地将其杀害。警方在现场勘查时,发现了与之前案件如出一辙的作案手法,现场物品被翻动的方式、受害者伤口的形状与位置,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同时还发现了一些可疑的痕迹,比如窗户上疑似有人攀爬过的划痕等。而仅仅过了四天,1月20日,在白银市邻近的一个县城,又一起类似案件骤然发生。一名女性在自己经营的小卖部内惨遭毒手,凶手同样是使用暴力手段将其杀害,并对尸体进行了侮辱,现场一片狼藉,惨状令人不忍直视。

这一系列案件的接连发生,如同重磅炸弹,让白银市及周边地区陷入了一片恐慌的阴霾之中。市民们人人自危,人心惶惶,尤其是女性,更是不敢独自外出,哪怕是白天出门,也都小心翼翼、提心吊胆。警方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他们心里十分清楚,必须尽快将凶手绳之以法,否则将会有更多无辜生命受到威胁,整个城市的安宁都将受到严重的破坏。为了扩大线索来源,警方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发布悬赏通告,向社会广泛征集与案件有关的线索。通告中详细描述了案件的基本情况,包括每起案件的案发时间、地点、作案手法,以及凶手的可能特征,诸如身高、体型、大致外貌等,并郑重承诺对提供有效线索协助破案的人员给予丰厚的奖励。

悬赏通告一经发布,便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热心市民纷纷打来电话提供线索,警方的热线电话几乎被打爆,铃声此起彼伏,一刻不停。然而,由于线索数量众多且真假难辨,其中不乏一些道听途说、毫无根据的信息,警方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去逐一核实每一条线索。侦查员们日夜奋战,不辞辛劳,对每一个可能与案件有关的人员进行排查,对每一条线索进行深入调查。他们穿梭奔波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大街小巷都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嫌疑人,哪怕只有一丝一毫的可能性,也要深挖到底。

在排查过程中,警方发现了一些可疑人员。其中有一名男子,其外貌特征与警方推测的凶手特征有一定的相符之处。他曾经有过一些不良记录,并且在案件频发的时间段内行踪诡异,常常在深夜外出,且行为举止十分反常。警方对他高度重视,进行了重点调查,专门采集了他的指纹和血液样本进行比对。侦查员们满怀期待,以为终于找到了关键线索,然而,经过技术部门仔细的鉴定,这名男子的指纹和DNA与案发现场提取到的并不匹配,最终只能无奈地将其排除了嫌疑。

尽管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但警方并没有丝毫放弃的念头。他们继续加大对案件的侦破力度,不断调整调查策略。警方开始积极加强与周边省份公安机关的协作,将案件的相关信息毫无保留地进行共享,携手共同寻找凶手的踪迹。因为他们敏锐地发现,凶手的作案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白银市及周边地区,很有可能已经跨省作案,其狡猾程度远超想象。

1998年7月30日,在与甘肃相邻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某市,发生了一起性质极其恶劣的案件。一名女性在自己家中被杀害,凶手作案手法与白银市系列案件惊人地相似。死者身上有多处刀伤,颈部被利刃割开,伤口深且整齐,现场没有财物丢失,并且在现场发现了与白银市案件相似的脚印和指纹,那脚印的独特纹路、指纹的细节特征,都显示出与之前案件的关联性。这起案件的发生,让警方更加确信,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跨区域作案的连环杀手,其危害程度之大,影响范围之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必须尽快将其抓获的地步。

为了尽快侦破案件,警方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的排查工作。他们将案件的详细信息,包括案件的所有细节、凶手可能的作案路线、过往案件中的可疑痕迹等,全部录入全国公安信息系统,对有犯罪前科、行为异常以及符合凶手特征的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力求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潜在的嫌疑人。同时,警方还加强了对重点区域的巡逻防控力度,尤其是在女性独居、偏僻小巷等容易发生案件的地方,增加巡逻频次,部署警力,提高警惕,希望能够通过严密的防控,及时发现凶手的踪迹,阻止其再次作案。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警方虽然没有直接锁定凶手的身份,但通过不断的调查和分析,逐渐掌握了一些凶手的作案规律。他们发现,凶手大多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时分作案,这个时间段天色昏暗,行人相对较少,便于他隐藏行踪。其目标主要是年轻女性,并且对受害者的居住环境和行踪似乎有一定的了解,像是提前进行过观察和踩点。根据这些规律,警方进一步调整了侦查方向,加强了对这些时间段和区域的监控,安排便衣警察在这些重点区域蹲守,希望能够守株待兔,将凶手一举抓获。

2000年11月20日,白银市再次发生一起命案。一名女性在自己家中被杀害,凶手依旧采用了残忍的手段。警方在现场发现了与之前案件相同的作案痕迹,受害者的伤口形状、现场物品的摆放情况等,都与过往案件高度相似,并且在受害者的指甲缝里提取到了一些皮肤组织。这一线索让警方看到了破案的希望之光,他们立刻将皮肤组织送往技术部门进行DNA分析,满心期待能够通过这一关键线索,揭开凶手的真实面目。

然而,DNA分析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警方并没有丝毫懈怠,继续加大对案件的调查力度。他们再次对周边地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走访调查,挨家挨户询问居民是否在案发时间段看到过可疑人员,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同时,警方还对之前排查过的人员进行了重新梳理,希望能够从中发现遗漏的线索,哪怕只是一丝一毫的疏忽,都有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

2001年5月22日,在白银市的另一个区域,又一名女性遇害。凶手的作案手法丝毫未变,依旧那般残忍冷酷。这让警方感到无比愤怒和焦急,他们深知,凶手在不断地挑衅警方,其嚣张气焰必须得到遏制,必须尽快将其抓获,还市民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为了提高破案效率,警方成立了专门的专案组,集中优势警力对案件进行攻坚。专案组的成员们来自各个领域的精英,他们有着丰富的侦查经验、精湛的技术能力和坚定的决心,誓要将这起困扰多年的案件侦破,让凶手得到应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