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遗忘的的,才能找回真实的我们——E-3]
凌迟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不正常,是在五岁生日后的暴雨夜。
他从噩梦中惊醒,发现整个卧室漂浮在离地三十厘米的空中。泰迪熊、作业本和玻璃弹珠像行星般围绕着他缓缓旋转,左手腕内侧泛着微弱的蓝光。窗外,锈铁大桥的钢索在闪电中颤动,如同某种巨型生物在呼吸。
“阿迟?”母亲推门而入的瞬间,所有物体轰然坠地。她穿着沾满机油的工作服——凌迟后来才知道那晚父母在实验室销毁了第一批实验数据。
“妈妈,我梦到大桥下面有东西在哭。”小凌迟伸出泛蓝的左手,掌心里粘着几根银色丝线,“它说...要我帮忙找其他六个朋友。“
母亲的手突然攥紧了他的肩膀。很多年后凌迟才明白,那一刻她眼里的不是恐惧,而是决绝。
七岁那年,凌迟在课外活动时“走丢“了四小时。
老师们的寻人广播响彻校园时,他其实就蹲在沙坑旁,看着另一个“自己“在秋千上大笑。那个男孩穿着和他一样的蓝色背带裤,但左手缠着绷带。
“你是谁?“小凌迟去拽对方的绷带,却摸到皮肤下蠕动的蓝光。
“我是三号的碎片。“男孩歪着头,“林叔叔说我们加起来才是完整的凌迟。“
回家路上,父亲反常地买了冰淇淋。当小凌迟提到“三号“时,冰淇淋突然掉在地上。父亲蹲下来擦他的嘴角,手指在发抖:“阿迟,如果以后看到和你长得一样的人...“
“要假装没看见,然后往有镜子的地方跑。“小凌迟熟练地背出教了无数遍的应对方案,“爸爸,这次会有注射吗?“
父亲的红眼圈在暮色中格外明显。那天深夜,凌迟透过门缝看见父母把行李箱里的培养瓶埋进后院,瓶中漂浮着某种小型生物组织。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十岁那年的科学课。
老师讲解日全食原理时,凌迟的左手突然不受控制地在笔记本上画满怪异符号。当他抬头时,发现全班同学都变成了同一个人——十个戴红领巾的“凌迟“正用空洞的眼神看着他。
“这次觉醒太早了。“讲台上的“老师“摘下眼镜,露出林博士的脸,“看来要增加抑制剂剂量。“
现实在刺鼻的乙醚味中回归。凌迟在医院醒来,看见父母正在走廊和穿白大褂的人争吵。透过门缝,他听见几个零碎的词:“记忆切割“、“第七次蜕变期“、“钥匙孔已经形成“。
那天之后,父亲开始带他去锈铁大桥下“钓鱼“。所谓的鱼竿其实是某种探测器,末端浸入海水时会亮起蓝光。父亲教他辨认水下的发光纹路——那些后来凌迟才知道是裂隙能量通道的地图。
“阿迟,人最重要的不是记得什么。“父亲总在回家路上说,手指悄悄在他掌心画眼睛图案,“而是愿意为什么而遗忘。“
十二岁生日前夕,凌迟在浴室镜子里见到了最完整的“另一个自己“。
那个少年比他高半个头,左臂完全由蓝光构成,正从镜面深处伸手触碰他的脸颊。当两只手相碰的瞬间,无数陌生记忆涌入脑海:手术台的刺眼灯光、培养舱里冰凉的液体、还有林博士用怀表对他说的“第七把钥匙最完美“。
“我们是祭品。“镜中少年用父母的声音说,“但也是锁。“
父母破门而入时,凌迟正用碎玻璃划自己的左手腕。不是自杀——他在本能地描摹那些时隐时现的纹路。母亲夺走玻璃片的瞬间,他看见血珠悬浮在空中,组成一行闪烁的字:还剩三年。
当晚,父亲第一次带他进入书房密室。墙上的设计图显示锈铁大桥根本不是交通设施,而是某种巨型发射器。母亲指着七个节点位置:“每个钥匙成熟时,对应的桥墩就会激活。“
凌迟注意到第七节点的日期,正是自己十七岁生日那天。
最后的记忆碎片来自车祸前一周。
父母深夜把他叫醒,驱车前往海边悬崖。月光下,母亲将怀表塞进他书包夹层:“这里面锁着你被分割的六段记忆。“父亲则往他左手注射了某种银色液体:“这会延缓觉醒,但到十七岁生日就...“
刺眼的车灯突然从后方亮起。凌迟永远记得母亲最后把他推出车门时的触感——她无名指上的婚戒划破了他的锁骨,在那里留下月牙形的疤。而父亲挡在追击者前的背影,被某种蓝色光束照得如同透明。
怀表在坠落过程中自动开启。凌迟在黑暗的海水里,看见六个培养舱从大桥方向沉下来。每个舱内都是不同年龄的自己,左手按在玻璃上,与他掌心的纹路完美重合。
海水灌入肺部的剧痛中,他听见六重奏般的耳语:
“记住遗忘的,才能找回真实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