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另一个深圳:深圳78街“全景画像”(福田)
- 本书编委会编
- 7480字
- 2025-05-07 12:51:49
活力乐园 幸福智岭
园岭街道

园岭街道位置示意图
与特区共成长的逐梦园岭
园岭街道,深圳最早成立的街道之一,自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诞生,沐浴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成长,见证了深圳从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到繁华美丽的现代化大都市的巨变。它的发展,是深圳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精彩缩影和生动反映。时光见证成长,园岭不断逐梦、历久弥新,成为一个宜学、宜居、宜业的理想之地,展现出无限的活力和光明的前景。
深圳社区记忆的文化IP。这里既有特区早期建成的大型住宅区——园岭新村片区,又有一批大型工业区——上步工业区、八卦岭工业区,吸引了大量南下追梦人和建设者。40多年过去,八卦岭工业区以及园岭新村厚重的岁月痕迹,都见证了深圳这座城市的发展。如今,这一片风景犹在,老园岭人的记忆永存,这里承载着他们生活、学习、工作、追梦的故事。他们将这些故事汇集成了《园岭叙事》《园岭家事》《八卦岭》《八卦岭之春》等多部文学和摄影作品,为每一位守望与传承那一抹浓浓的故土乡愁和那一段绚烂的地域文化的园岭人提供了精神土壤。

园岭记忆相关书籍
历经辖区区划的不断调整,如今的园岭街道辖区划分为白沙岭、园岭新村、八卦岭三大片区。“三岭”地域格局各具特色,共同勾勒出今天的园岭模样。
“优”学基地——白沙岭宜学片区。白沙岭片区通常也被叫作“百花片区”,辖区内有深圳实验学校、深圳艺术学校、百花小学、荔园小学等11所省重点学校,是深圳大名鼎鼎的学区“天花板”。虽然这里的住宅都较为老旧,但是对有小孩的家庭来说依然具有难以抵御的吸引力。深圳市体育中心也毗邻百花片区,共同构成了教育、体育的双高地。
“乐”居宝地——园岭新村宜居片区。园岭新村是深圳早期建成的最大的福利房小区之一,拥有112栋住宅楼,全部参照当时的国际标准统一规划。园岭新村一楼的连廊架构设计,非常新潮,成为当时深圳的一大特色景观。在20世纪90年代,高层住宅还是“稀罕物”,彼时园岭已建成了园东花园、园中花园等30层左右的高层住宅。放眼望去,园岭新村片区几乎是清一色的新式住宅。这里的居民,大多是深圳早期的“拓荒牛”,有转业的基建工程兵及其家属,有特区最早一批文化、医疗、教育系统的职工等。如今,走在园岭新村交错的廊道里,阳光透过树梢洒在斑驳的墙面上,绚烂的光影在恬静中不断跃动,仿佛诉说着这一片的不凡岁月;放学的小孩、散步的老人、健身的大叔、送外卖的骑手小哥,还有从庭院里探出头来的三角梅和鸡蛋花,清风徐徐,到处都洋溢着惬意的生活气息;园岭新村也被冠以“咖啡村”的美誉,30余家咖啡店分布在片区各个角落,浓厚的“文艺范儿”让这个老街区更添韵味。相比于深圳随处可见的繁华喧嚣,这里更像是适合放空的一方天地,散发出一种特别的“松弛感”,宜居氛围直线拉满。
“兴”业福地——八卦岭宜业片区。八卦岭工业区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后最早规划的工业园区之一,前身为1982年11月开工的鹏基工业区。1986年,八卦岭工业区被深圳市政府确定为15个标准加工工业区之一,凭借政策和地理优势,很多电子厂云集八卦岭,后来产业拓展到包装、印刷、服装、餐饮等。至20世纪90年代初,八卦岭工业区发展达到鼎盛,呈现出早期特区经济产业百花齐放的壮观景象。1986年,中国激光视唱事业的“开路先锋”先科公司在八卦岭扎根。先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魄力,迈出了我国光盘产业的第一步,开启了我国光盘产业的创业历程,生产出中国第一张CD、第一台VCD机、第一批DVD机,最先闯入了激光视盘、唱盘的世界先进行列。“世界看中国,中国有先科”的广告语家喻户晓,先科的成功与发展也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邓小平、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亲临视察。国产电脑先驱者——长城计算机,也抢滩八卦岭,其深圳公司在工业区422栋安家落户,后来发展成为国家微机工业第一个拥有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开发制造基地。全球著名打印机生产厂家爱普生公司也曾在此投资生产,产业集群效应让大大小小的包装印刷厂云集于此,数量一度超过1000家,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印刷基地。欧柏兰奴、柏诗姬等服装品牌在这里孵化、成长,成为引领深圳女装时尚潮流的先锋,八卦岭也逐渐成为“深派服装”的重要生产基地和销售平台。天南地北的人因工作在此结缘,也带来了五湖四海的美食风味。
在这里,每一道美食、每一口品尝都是对和合包容精神的诠释,碰撞出令人回味无穷的“深圳味道”。早期的八卦岭工业区可谓是生动演绎了产业发展版的“清明上河图”。同时,这里也孕育了一批行业翘楚——“金融巨头”中国平安、大型科技集团创维、知名鞋企百丽、“都市人的厨房”面点王等,它们先后从八卦岭启航,走向五湖四海……
伴随时代发展和产业变革,不少企业先后外迁,如今,历经浮沉的八卦岭,站在历史新起点,正焕发生机。德明利等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入驻人工智能产业园,初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兄弟高登等城市更新项目推进迅速,64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蓄势待发,一个崭新的八卦岭雏形初现。

八卦岭工业区旧貌(上)、新颜(下)对比

兄弟高登产业园城市更新项目效果图
文体高地邂逅朝气园岭
深圳市体育中心地处笔架山下,包括“一场两馆一中心”(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羽中心)。1985年12月22日,深圳市体育馆正式开馆,它是当时深圳唯一的体育馆,也是当时全国设备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场馆,成为深圳首个获得“鲁班奖”的建筑。作为深圳体育当仁不让的“主场”,深圳市体育中心曾承办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第八届亚乒赛、中超联赛等重要赛事活动,每年举办100多场赛事和活动,国内众多顶级的明星艺人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在深圳市体工队训练馆建成之前,许多深圳健儿也在这里集训,挥洒汗水。这里有个名为“走向世界”的雕塑,其原型就是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获得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的刘虹。当年,她与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冠军陈定就是从这里的跑道一路向前,走向了世界最高领奖台。深圳市体育中心自建成使用到封闭改造,这过去的30余载,承载着深圳市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光辉历史。

深圳市体育中心旧景

深圳市体育中心改造效果图
“老将”归来,华丽变身——深圳文娱新地标。2020年6月,深圳市体育中心正式启动改造提升工程,延续原有“品”字形的城市记忆格局,建设一座集专业竞演、全民健身、公共休闲、文化交流、交通集散等于一体的国际一流体育中心。目前,工程已进入尾声,2025年计划承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羽毛球、足球、射箭、飞镖比赛和残特奥会闭幕式等。新建的体育馆是国内首座具备“开合屋盖+可折叠移动式斗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育馆,可同时容纳1.5万名观众,能满足篮球、网球、冰球等16项高级别比赛的快速切换,现已投入使用,CBA联赛常规赛、2024中国羽毛球大师赛相继在这里打响;改建后的体育场取消了跑道,将成为能同时容纳4.5万名观众的专业足球场,可举办国际A级足球赛事。同时,这里还建设了空中走廊,将体育中心与周边的八卦岭片区、白沙岭片区和网羽中心片区串联起来,市民可通过连廊前往笔架山公园和莲花山公园,形成一条休闲运动带。作为深圳市全民健身之城的地标性建筑,深圳市体育中心改造提升后将焕新归来,继续助力深圳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新建的深圳市体育馆
畅游名校感受善学园岭
深圳实验学校——素质教育先行者。创建于1985年5月的深圳实验学校,作为深圳基础教育改革的“金字招牌”,正是从园岭出发,不断壮大规模,学校不仅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的体系,还通过品牌扩张、资源整合,成立了深圳实验教育集团,这也是深圳市教育局批准的第一个公办教育集团,发展至今共有14所成员学校。1984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金式如感受到特区改革激情,毅然辞去上海一所重点中学副校长一职,来到深圳投身特区教育事业。1985年4月,金式如受命负责筹建深圳实验学校,担任深圳实验学校的创校校长。在建校过程中,他所确立和坚持的“健全人格教育”这一核心办学理念,成为深圳实验学校的魂,并代代相传,这也是他对深圳实验学校乃至深圳教育的一大重要贡献。在金式如的主导下,深圳实验学校率先在全市引入了世界领先的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理念,也是在他的引领下,深圳实验学校的课程探索和建设一直走在深圳前沿,从未止步。

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
红岭中学——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建成的第一所公办中学。位于红岭中路园岭九街的红岭中学,创办于1981年,办学之初,初、高中在同一个校区,随着办学规模逐步扩大,2006年高中部迁出,这里就成了现在的园岭初中部校区。这里作为红岭教育集团的发祥地,既奠定了学校优质起步的坚实基础,也成为学校文化的根基所在。如今的红岭中学园岭初中部社团活动丰富多彩:七色光合唱团在2018年受邀与世界著名“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同台演出;交响乐团2019年赴匈牙利参加国际管乐节获金奖;创客社连续两届在NOC(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总决赛中揽获大奖;远岫文学社被评为“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团”……2017年,刚从这里毕业的晏劭廷同学凭借作品Smart Helix获得了素有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德国红点设计大奖”最佳设计奖,开创了青少年在国际性专业工业概念设计奖项上获奖的先例,成为“红点奖”历史上最年轻的最佳设计奖获得者。
园岭教育集团——基于空间连续性的集群式教育集团。于2024年1月成立的园岭教育集团,包括园岭小学、百花小学、园岭外国语小学和园岭实验小学。这4所成员学校都是伴随着深圳改革开放的浪潮成长的,在多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成为深圳人口口相传的名校。园岭教育集团拥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四校毗邻,空间连续,师生交流更方便,且附近有着丰富的文化和教育资源。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资源供给模式,助力园岭教育品牌底色更亮、成色更足。集团各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成果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等众多知名媒体争相报道。
深圳艺术学校——“钢琴之城”的起点。深圳钢琴艺术的风行,缘起于1984年6月周扬等30多位著名文学艺术家来深圳参观访问时的建议。他们建议深圳创办一个文学艺术中心,起点就是全日制的“飞鹏艺术小学”。1988年,飞鹏艺术小学升格为深圳艺术学校,扎根园岭。1995年,深圳艺术学校引进了国内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教授。1996年9月,但教授率学生陈萨参加了在英国利兹举办的第十二届国际钢琴比赛,获得了第四名,这是中国人在这项比赛上首次获奖。此后,深圳艺术学校还培养出张昊辰、左章、薛汀哲等一批又一批杰出的钢琴之星。可以说,这里是深圳“钢琴之城”的起点,深圳艺术学校通过朴素的黑白琴键弹奏出建设“钢琴之城”的动人序曲。
漫步街区体验友好园岭
上步绿廊公园——新晋遛娃宝藏“打卡”地。该公园位于上步路与红荔路路口,沿上步路从南至北绵延3千米,占地超10万平方米,宛如一颗重获新生的翡翠,镶嵌于繁华都市之中。昔日,这里仅是一条隔离绿带,因深圳地铁6号线轨道建设而被暂时遗忘,围挡之内,尘土与寂静交织,显得有些落寞与脏乱。2020年,在福田区“绿地再生”计划下,约3万市民携手共同参与设计,让它重新焕发生机,成为深圳绿意新宠。在这里,适老性设计与儿童友好理念完美融合,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对生命全周期的关怀与尊重。公园内,童趣天真星空园、田园野趣垅溪园、健身康养鹏益园、怀旧温情岩生园、回归自然光岛园五园并立。公园自开放迎客以来,就广受市民热捧,一举成为深圳人新晋玩乐遛娃胜地。上步绿廊公园凭借其卓越的设计理念和出色的实施效果,荣获“2022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一等奖、香港城市设计学会大湾区城市设计优异奖等多项殊荣,成为“全民+全龄”友好完整社区的典范。作为深圳的一张“绿色名片”,这里成为中国城市更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注脚。

上步绿廊公园
百花儿童友好街区——“一米高度看世界”的生动实践。在繁华与自然的交织中,隐匿着一处令人瞩目的童话乐园——百花儿童友好街区。紧邻百花二路及上步路这两条活力动脉,百花儿童友好街区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文之地,每天都有近万名怀揣梦想的儿童在这里轻盈跃动。走在这条儿童友好街区,你会发现“童趣”无处不在:“共建花园”绿色环保,百花农场自成一方少儿绿色天地;“童真涂鸦”创意十足,树上彩绘活泼可爱;“智慧街区”科技满满,彩虹斑马线颜值拉满;“风雨连廊”艺术浪漫,是百花学子自己的“星光大道”……自2020年9月开街以来,百花儿童友好街区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来自全球22个国家的外交使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全国各地考察团的目光,成为深圳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深实验·园岭街道儿童友好党群服务中心——一站式儿童友好服务。2024年,园岭街道携手深圳实验学校开展党建共建,依托“教育高地”特点,立足“儿童友好”优势,以4300平方米的深圳实验学校综合楼为基础,建设了全国首个街道级儿童友好党群服务中心,为辖区青少年提供一站式儿童友好服务体验。1楼公共服务空间以“欢乐的童年”“流动的人文”和“生长的自然”为设计理念,设置童乐区、自习区、文创区和休闲活动区等区域,形成游戏互动、议事参与、课外活动、家庭教育、健康管理等多元服务体系;2至6楼健全人格教育基地以深圳实验学校40年办学实践为素材,设置历史沿革区、专题教育区、校友风采区,集中展示深圳教育的育人思想及发展历程,并邀请40名院士题字祝福,激励学子志存高远、勤学笃行;7楼少年军校以沉浸式国防教育为规划思路,打造入伍体检室、作战研究室、战地医务室等军校特色场景,利用VR虚拟技术呈现军事演习场景,让爱国拥军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深实验·园岭街道儿童友好党群服务中心
慢调生活品鉴滋味园岭
“物质生活”,在精神会客厅细嗅书香味道。2000年8月,一家名为“物质生活”的书吧在百花二路正式开业,它是深圳早期的独立书店之一。20余载间,来访的文艺名流不计其数,许多文化人把这里当作他们在深圳的基地,白先勇、许鞍华、王小帅等上百位知名文化学者、艺术家、电影人都曾在这里举办讲座,当年在深圳文化人之间还曾流行过一句话,“不在‘物质生活’,就在去‘物质生活’的路上”。2023年7月,这家坚守近23年的书吧因运营成本太高不得已而闭店,但文化记忆不会落幕。2024年底,园岭街道携手深圳实验学校共建的街道级儿童友好党群服务中心与“物质生活”书吧开展深度合作,未来“物质生活”书吧的文化精神将继续在百花二路上延续。
咖香之旅,在园岭咖啡村里品一杯名为“岁月静好”的咖啡。行走在园岭新村和八卦岭工业区,往往几步就能遇到一家独立本土咖啡店。2017年,八卦岭片区第一家精品咖啡店——安文咖啡在此落户,犹如播下一粒种子。如今,“社区咖啡店”次第花开,在面积仅约3平方千米的园岭街道辖区内,70多家咖啡店星罗棋布,园岭成为名副其实的“咖啡村”。第20届世界咖啡师大赛中国区冠军得主创立的集福咖啡(GIF COFFEE)第一家店诞生于此,为这片区域增添了浓厚的咖啡文化氛围;硬速咖啡(INSPEED COFFEE)将咖啡茶饮与汽车文化深度融合,在这里可以一边感受速度与激情,一边享受咖啡慢时光。此外,吉食、三尺等独立咖啡馆也在这里生根发芽,有不少客人慕名而来。有声有色的咖啡文化,已不仅存在于其表达方式上,还将融入在这里品过咖啡的每一个人的灵魂里,握在手心的那杯醇香和温暖,足以温柔岁月,更能激发理想与现实的奇遇。

园岭咖啡生活地图
寻味美食,在八卦一路美食街吃遍正宗“老字号”。这里半条街都是老字号。自1994年开到现在的豪林居,其厨师团队基本都是资深师傅。你能想到的潮汕美食在这里都能找到,生腌、卤味或打冷,都是“胶己人”(潮汕话“自己人”的意思)最熟悉的味道,可以说是深圳人的潮汕食堂。胜记·河鲜渔莊是家喻户晓的老牌粤菜餐厅之一,很多影视明星也慕名“打卡”过,菜单上的每一道菜都经过30多年的千锤百炼,堪称经典,很多菜品还获得过国内外的美食界奖项。啫啫煲就是这里的招牌之一,一个砂锅可以啫一切,食材放于瓦煲中,猛火高温烧焗,汤汁在制作过程中发出的“嗞嗞”(即粤语中的“啫啫”)声,高温撩起的那一股香气惹味勾魂,一尝难忘。28年的佳友·重庆乌江活鱼将川渝的热辣与岭南的温柔结合,辣度刚刚好,一锅水煮江团、一份三鲜锅巴、一碟夫妻肺片,几乎是每桌必点的下饭菜……然而,八卦一路美食街并未止步于传统与怀旧。2023年以来,八卦一路美食街独特的“宣、文、旅、商”融合发展模式,为传统美食街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命力,多场餐饮嘉年华系列活动助力美食街在多个渠道获得重点曝光,客流量达到了近十年最高水平,其中超过三成为港客,商铺收入增长超过30%,是“深圳十大人气美食街”之一。
品人民艺术,在“深圳人的一天”雕塑公园致敬每一个努力的你。“深圳人的一天”园如其名,作品用一组群雕艺术形象地展示了1999年11月29日那一天在深圳这座城市里生活着的各行业各阶层的人物群像,以及与他们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数据。18个人物雕像的原型,是从“那一天”在深圳大街小巷活动的普通人物中随机选定的;几块大小不一的黑色磨光花岗岩雕成的背景,上面刻着当天深圳城市生活的各种数据:股市行情、农副产品价格、天气预报,以及当天《深圳晚报》版面等。“深圳人的一天”既是一方物理空间,也是一部无声的史诗。它默默地注视着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突显着深圳人“崭新的一天”,记录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致敬着所有的奋斗者。微光亦可万丈,平凡但努力的每一个人都是时代的主角。

“深圳人的一天”雕塑公园
改革永不停歇,发展永不止步。作为首善之区“首页名片”的园岭街道,深谙“发展才是硬道理”,打响了八卦岭片区转型升级“攻坚战”,希望重铸属于它的“黄金时代”。片区内各项工作激战正酣,城市更新工程稳步推进,招商引资精准落棋,还将紧密联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延伸科技创新链条,导入和发展“智能+”产业,建设高端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以40多年工业积淀为基础,打造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城区。同时,园岭街道还将充分发挥深圳市体育中心地标效应、全市教育高地名校效应,促进宣、文、旅、商融合发展,打造全域、全龄、全时段儿童友好街区,建设一个宜学宜居宜业、共建共治共享的“活力乐园,幸福智岭”。
这,是园岭,是深圳早期“拓荒牛”的家,这座城市的现代教育、文化、体育也都在这里生根、发芽和开花。这里不仅有八卦一路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还滋养孕育了别样的咖啡文化,吸引文艺青年纷纷“打卡”;这里既是儿童友好型街区,以爱护航孩子们成长,又有八角楼的托养中心,让桑榆老人安度晚年;这里见证了深圳工业的腾飞,更让“深圳人的一天”在平凡中见到伟大。这,就是园岭,一个“繁华中有醉人的安宁,平静中有前行的波浪,素洁中有绚烂的光芒,璀璨中有轻柔的月光”的幸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