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双凤鸣天

黎明前的军营一片肃杀。

沈瑜站在东侧箭楼上,望着远处逐渐亮起的天际线。一整夜的辗转反侧让她的眼睛酸涩不已,但神经却紧绷如弦。今日一战,将决定太多人的命运。

“睡不着?“

慕容瑾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沈瑜转身,看到姐姐不知何时已经站在楼梯口,一身银色轻甲,英姿飒爽。晨光中,两人的面容如此相似,却又各具特色——慕容瑾眉宇间多了几分凌厉,而沈瑜则更显温婉。

“嗯。“沈瑜轻声应答,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姐姐,她仍有些不知所措。

慕容瑾走到她身旁,递过一个小巧的玉瓶:“北燕的安神茶,喝一点会好些。“

沈瑜接过玉瓶,抿了一口。茶水苦涩中带着一丝甘甜,确实让她紧绷的神经舒缓了些。

“谢谢。“她顿了顿,鼓起勇气问出憋了一夜的问题,“母亲...她是个怎样的人?“

慕容瑾的眼神柔和下来:“她很美,像你一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擅长骑马射箭。“她望向远方,“她常常抱着我,讲她在中原的见闻,讲你的父亲...讲你。“

沈瑜喉咙发紧:“她...想我吗?“

“每一天。“慕容瑾轻声道,“她为你做了一个香囊,里面装着北燕特有的雪莲籽,说能保平安。每年你的生辰,她都会亲手做一件小衣服,托人悄悄送到中原,虽然不知道你能不能收到...“

沈瑜的眼泪夺眶而出。她从小珍藏的那个绣着奇怪花纹的香囊,还有那些偶尔出现在她衣柜里的精美小衣...原来都来自生母!

慕容瑾轻轻抱住她:“别哭。母亲若在天有灵,看到我们姐妹重逢,一定会很高兴。“

沈瑜靠在姐姐肩头,闻到她身上淡淡的沉香味,与萧景琰身上的气息惊人地相似。这种熟悉感让她莫名安心。

“时辰到了。“慕容瑾松开她,擦去她脸上的泪水,“今日一战,你我并肩。“

沈瑜点头,随慕容瑾下了箭楼。营中将士已经集结完毕,肃杀之气弥漫在清晨的空气中。萧景琰正在中军大帐前与陈川最后确认战术,见两人走来,微微颔首。

“银月骑已经就位。“慕容瑾报告道,“只等慕容烈的大军进入埋伏圈。“

萧景琰的目光落在沈瑜脸上,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你应该留在后方。“

“不。“沈瑜坚定地摇头,“我有预感,今日之事,非我在场不可。“

她没有告诉萧景琰关于那个反复出现的梦——站在高墙上看着两军厮杀的梦。今晨醒来,她突然明白了那堵“高墙“是什么——是战场中央的指挥台!

萧景琰还想说什么,远处突然传来号角声——敌军到了。

“准备迎战!“陈川高声下令,士兵们迅速各就各位。

沈瑜随萧景琰登上中央指挥台,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战场。北方的地平线上,黑压压的军队如潮水般涌来,旌旗招展,刀光闪烁。最前方是一面巨大的黑狼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慕容烈亲自来了。“慕容瑾眯起眼睛,“他果然迫不及待要立功。“

萧景琰沉着脸观察敌军阵型:“比预计的还要多,至少三万。“

沈瑜心跳加速,手心沁出冷汗。她从未见过如此规模的军队,那铺天盖地的气势让人窒息。

北燕军在距离一箭之地处停下,阵中冲出一骑,直奔大周军阵而来。

“是使者。“萧景琰判断,“放他过来。“

那使者驰到指挥台下,高声喊道:“慕容大人有令,只要交出我北燕公主,立刻退兵!否则,今日必血洗大营!“

沈瑜浑身一颤。果然,他们是冲她来的!

萧景琰冷笑:“回去告诉慕容烈,大周没有他要的什么公主。若敢进犯,必让他有来无回!“

使者不为所动,目光直直盯着沈瑜:“慕容瑜公主,您忍心看两国将士为您一人流血吗?慕容大人说了,只要您回去,立刻承认您皇室身份,恢复您应有的一切荣誉!“

沈瑜咬紧下唇。她从未想过自己的身世会牵连这么多人命。

“滚回去!“萧景琰厉声喝道,“否则立刻射杀!“

使者悻悻而归。不多时,北燕军中战鼓雷动,大军开始缓缓推进。

“准备!“萧景琰高举右手,弓箭手们拉满弓弦,等待命令。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沈瑜突然发现北燕军阵中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是那个在慈恩寺见过的北燕使者!他正对身旁的将领说着什么,手指不时指向指挥台。

一个可怕的念头闪过沈瑜脑海:如果他们当众指认她的身份,大周将士会怎么想?他们的统帅与“敌国公主“关系密切,这会不会动摇军心?

“景琰。“她急切地拉住萧景琰的手臂,“他们认出我了。如果当众宣称我是北燕公主...“

萧景琰脸色一变,显然也想到了这个可能性。但已经晚了——北燕军中突然爆发出一阵呼喊:“慕容瑜公主!慕容瑜公主!“

声音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很快,整个北燕军都在高呼这个名字。大周将士面面相觑,不安的情绪开始蔓延。

“他们在喊谁?“

“好像是...沈小姐?“

“怎么回事?沈小姐是北燕公主?“

议论声四起,军心动摇。萧景琰当机立断,高声喝道:“众将士听令!这是敌人的诡计,意在扰乱我军心!不要上当!“

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北燕军的呼喊声中。沈瑜看到,就连陈川也投来疑惑的目光。

情况危急,沈瑜做出了决定。她转向慕容瑾:“姐姐,把你的玉佩给我。“

慕容瑾瞬间明白了她的意图,从颈间取下一枚玉佩——与沈瑜那枚一模一样,只是边缘刻的是“瑾“字而非“瑜“。

“你要做什么?“萧景琰警觉地问。

沈瑜没有回答,只是将两枚玉佩拼在一起,然后快步下了指挥台,翻身上马。

“沈瑜!“萧景琰大喊,但已经来不及阻止。

沈瑜一夹马腹,黑风如离弦之箭冲了出去,直奔两军之间的空地!

“回来!“萧景琰的声音在身后回荡,但沈瑜没有回头。她知道自己必须这么做——阻止这场因她而起的战争。

北燕军见有人单骑冲出,暂时停止了前进。沈瑜在距离北燕军阵前百步处勒住马,高举拼合的两枚玉佩。

“我是慕容瑜!“她用流利的北燕语喊道,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格外清晰,“北燕长公主慕容昭之女,陆沉将军之女!“

全场哗然。大周军中爆发出一阵���呼,就连北燕军也安静下来,所有人都震惊地看着这个自称两国血脉的少女。

沈瑜继续喊道:“慕容烈勾结大周太子,意图谋反!你们被他蒙骗了!真正的北燕皇室在此——“她指向身后赶来的慕容瑾,“我姐姐慕容瑾,银月骑统帅!“

慕容瑾已经策马赶到她身旁,同样高举佩剑:“银月骑听令!保护公主,诛杀叛贼慕容烈!“

北燕军中一阵骚动。银月骑的威名在北燕无人不知,是直属于皇帝的亲卫部队。如果慕容瑾真是银月骑统帅,那么她的话...

就在这混乱时刻,沈瑜手中的拼合玉佩突然迸发出刺目的金光!光芒如同实质,照亮了整个战场。所有人都被这奇异的景象震撼,不约而同地停下了动作。

金光中,两枚玉佩上的刻字“怀瑾握瑜“清晰可见,而更神奇的是,玉佩背面浮现出一幅微缩的山水图——正是大周与北燕的疆域图,两国边界处有一条闪闪发光的通路!

“双凤鸣,天下平...“慕容瑾喃喃道,“传说是真的!“

沈瑜也惊呆了。她从未想过玉佩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金光中,她仿佛看到了生母慕容昭温柔的笑脸,以及一个模糊的男子身影——是父亲陆沉吗?

北燕军中,那个曾出使大周的使者突然跪倒在地,高呼:“双生凤凰!是预言中的双生凤凰!天佑我北燕!“

这一喊如同导火索,越来越多的北燕士兵跪下,就连将领们也面露敬畏。只有慕容烈及其亲信仍立在马上,脸色铁青。

“妖言惑众!“慕容烈拔剑怒吼,“给我杀了她们!“

但他的命令无人执行。相反,银月骑的黑甲骑兵从侧翼杀出,直扑慕容烈的大旗!

“现在!“萧景琰抓住战机,高声下令,“全军出击!“

大周军士气大振,如潮水般冲向已经混乱的北燕军。慕容烈见大势已去,在亲卫保护下仓皇撤退。

战场上,沈瑜仍沉浸在玉佩带来的奇异感觉中。金光渐渐消散,但那种与天地共鸣的震撼感久久不散。她看向慕容瑾,发现姐姐眼中同样满是震惊。

“母亲说的都是真的...“慕容瑾轻声道,“我们真的是预言中的'双生凤凰'...“

萧景琰已经策马来到两人身边,眼中既有担忧又有惊叹:“你们没事吧?“

沈瑜摇头,刚想说什么,突然一阵头晕目眩,险些从马上栽下。萧景琰眼疾手快地扶住她:“怎么了?“

“没事...只是有点累。“沈瑜勉强笑了笑。实际上,刚才那一刻,她感觉有什么东西从玉佩传入了她的身体,一种奇异的力量在血脉中流动。

战场上的厮杀仍在继续,但胜负已分。慕容烈的叛军节节败退,银月骑与大周军配合默契,很快就控制了局面。

正午时分,战斗结束。慕容烈带着少数亲信逃脱,其余叛军或降或死。大周军大获全胜,伤亡轻微。

中军大帐内,萧景琰、沈瑜、慕容瑾和陈川正在总结战况。

“慕容烈虽然跑了,但元气大伤。“慕容瑾分析道,“我会派人通知皇兄,彻底清剿他的势力。“

萧景琰点头:“当务之急是回师京城。太子得知北境失利,必定狗急跳墙。“

“我军需要休整两日。“陈川谨慎地说,“而且...今日之事,恐怕很快就会传遍天下。“

他意有所指地看了沈瑜一眼。沈瑜明白他的意思——她北燕公主的身份已经公开,这对萧景琰的声誉和地位会有怎样的影响?

“陈将军不必多虑。“萧景琰坚定地说,“沈瑜的身份不会改变任何事情。相反,她的两国血脉将成为和平的桥梁。“

慕容瑾赞同地点头:“正是如此。今日战场上'双生凤凰'的显现,已经让两军将士心生敬畏。这是天意,不可违逆。“

沈瑜沉默不语。她想起玉佩显现的疆域图和那条发光的通路,那似乎在暗示什么...

“报——“一名亲兵匆匆进帐,“营外来了一队北燕使者,说是奉北燕皇帝之命,前来拜见两位公主!“

帐内众人面面相觑。消息传得这么快?

慕容瑾起身:“我去看看。“

不多时,她带着一位文官打扮的中年男子回来。那人一见沈瑜就大礼参拜:“微臣参见公主殿下!皇上得知公主尚在人世,喜不自胜,特命微臣前来迎接!“

沈瑜手足无措地看向萧景琰。后者沉着脸问:“北燕皇帝如何得知此事?“

使者恭敬地回答:“战场上的奇景已经传开。有士兵说看到双凤翱翔,金光漫天,这正是古老预言实现的征兆。“他转向沈瑜,“皇上说,请公主务必回国一趟,以慰先长公主在天之灵。“

沈瑜心头一震。回国?去北燕?她从未想过这种可能性...

“不行。“萧景琰断然拒绝,“现在局势未定,太危险了。“

使者似乎早有准备:“靖王殿下不必担忧。皇上说了,若殿下不放心,可亲自护送公主前往。两国联姻,正是和平之始。“

联姻?沈瑜脸颊发烫。北燕皇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慕容瑾若有所思:“皇兄此议...未尝不可。如今预言已现,两国联姻确实能巩固和平。“

萧景琰眉头紧锁,显然在权衡利弊。沈瑜知道他的顾虑——若此时去北燕,京城的太子之乱怎么办?

“我有一个提议。“沈瑜突然开口,“我们先回京城平定太子之乱,然后再考虑北燕之行。如何?“

这个折中的方案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使者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明白事有轻重缓急,答应回去复命。

入夜后,沈瑜独自站在营帐外,仰望星空。今日发生的一切如同梦境,她需要时间消化。

“在想什么?“萧景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沈瑜没有回头:“在想命运的安排...如果当年母亲没有送走我,如果父亲没有被害,如果我没有遇见你...“

萧景琰走到她身旁,轻轻握住她的手:“没有如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沈瑜转头看他。月光下,他的轮廓如刀削般分明,眼中盛满柔情。这个本该高高在上的皇子,如今为了她甘愿冒险犯难...

“景琰,“她轻声问,“如果...如果我真的要去北燕,你会陪我吗?“

萧景琰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怀中取出那半块玉佩:“记得我说过吗?等一切结束,我们就再也不会分开。“他将半块玉佩放在她手心,“无论去哪里,我们一起。“

沈瑜握紧玉佩,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靠进萧景琰怀中,听着他有力的心跳,感觉所有的迷茫和不安都被这个拥抱驱散了。

远处,一颗流星划过夜空,拖着长长的尾巴,如同命运的轨迹,璀璨而不可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