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北境烽火

三公九卿未央宫内,气氛凝重,刘轩铭高坐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中众臣。

司徒越众而出,拱手奏道:陛下,北境战事愈发危急,边关军情告急,敌军屡屡进犯,已严重威胁到帝国的安全与稳定。若不及时应对,后果不堪设想。

殿中一片寂静,众臣皆知,此刻已到了关乎帝国命运的关键时刻。刘轩铭沉吟片刻,猛地起身,目光坚毅,朗声道:朕当亲临前敌,查明真相,定当重振帝国威名!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皆是一惊。

众臣虽心有担忧,但深知此刻唯有陛下亲征,方能稳定军心民心。

于是纷纷拱手高呼:臣等愿随陛下亲征,共御强敌!

出征准备纷扰负责战舰筹备的官员面露难色,奏道:陛下,因虚境干扰,战舰的部分关键系统出现故障,且维修所需材料运输受阻,短时间内难以修复。

司空亦是皱眉道:国内兵力分布本就紧张,部分边防部队需留驻原地,且招募新兵、训练士卒需要时间,恐无法完全满足北征需求。

太常更是忧心忡忡:情报网络在北境受到严重干扰,无法准确掌握敌人的动向和实力,情报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一时间,殿内议论纷纷,出征之事似乎困难重重。

北境阅兵观抵达北境营地经过数日的艰难跋涉,刘轩铭终于率领亲征大军抵达北境的一处军事营地。

北境的风沙弥漫,天地间一片苍茫,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压抑的氛围。营地虽有防御工事,但经过连番战事,已略显破败。

士兵们面容疲惫,眼神中透着一丝迷茫,装备也有不同程度的损耗。

刘轩铭下马,环视四周,心中不禁一沉,他深知,若想取得胜利,亟需整顿士气,重新激发士兵的战斗力。

北军阅兵仪式营地的空地上,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正在举行。

司隶校尉身披铠甲,手持长戟,威风凛凛地站在刘轩铭身旁,负责检阅队伍。

各军的将领整齐排列,士卒们整齐划一地列队站立,等待着检阅。

刘轩铭目光如炬,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军队。屯骑营率先登场,屯骑校尉策马而出,向刘轩铭拱手致敬,随后率领屯骑营的将士们缓缓行进。

星槎战马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光泽,士兵们骑术精湛,动作整齐划一,刀剑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屯骑校尉自豪地介绍道:陛下,屯骑营虽星槎数量有所损耗,但士气高昂,随时准备为帝国战至最后一刻!

刘轩铭微微颔首,心中稍感欣慰。紧接着,射声营士兵组成阵列,展示了他们强大的轨道弩阵。

轨道弩的巨大弓臂在虚境能量的驱动下闪耀着幽光,箭矢发射时,破空之声犹如雷鸣,震得人耳膜生疼。

射声营将领介绍道:陛下,射声营的轨道弩阵是帝国的王牌之一,可对远距离目标造成巨大打击,但部分轨道弩的能源供应不足,需要尽快修复和补充。

刘轩铭点了点头,目光却微微凝重。阅兵过程中,刘轩铭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问题。

部分士兵的装备老化,明显难以应对北境的恶劣环境;士气虽有高昂之处,但也有不少士兵略显低落,眼神中透着一丝疲惫与迷茫;军队内部的协调也存在一些不畅之处,各军之间配合不够默契。

刘轩铭心中暗道:看来,此战绝非易事,还需从长计议。

阅兵结束后,刘轩铭召集众将进入中军大帐,商讨整顿军心与战略部署之事。

大帐内,地图铺展在案几之上,众将围坐四周,气氛凝重。刘轩铭环视众人,沉声道:今日阅兵,诸位也看到了,我军虽有精锐,但问题亦是不少。若不及时解决,难以应对北境强敌。众卿有何良策?

司隶校尉率先起身,拱手道:“陛下,整顿军心,当先从鼓舞士气入手。可向士兵们宣示陛下亲征之意,表明此次北征乃是为了帝国的荣耀与百姓的安宁,让士兵们知晓陛下与他们同在,定能提振士气。”

屯骑校尉亦是点头附和:“司隶所言极是。此外,可从军中选拔出一些有功之人,加以封赏,激励众将士奋勇争先。”

射声营将领补充道:“我军装备损耗严重,需尽快调配物资,修复装备。同时,针对轨道弩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可派遣专人前往后方催促运输,确保能源及时供应。

刘轩铭听罢,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地图上,沉吟片刻后道:众卿所言皆有道理。

除却这些,还需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战略部署。

北境地形复杂,敌军又狡猾多端,不可轻敌冒进。

依朕之见,可先派遣斥候深入敌后,探明敌军虚实,再做定夺。”

众将纷纷点头称是,刘轩铭遂命各将领按议定之事去办,随后又亲自前往军中,慰问士兵,鼓舞士气。

刘轩铭身着戎装,骑马穿梭于军营之中,所到之处,士兵们皆是跪拜行礼,高呼“陛下亲征,必胜!

他来到一处营帐,见几名士兵正围坐在一起,商讨着什么。

刘轩铭下马,走进营帐,士兵们见状,连忙起身行礼。刘轩铭摆手示意免礼,和颜悦色地问道:“你们在此商讨何事?

一名士兵壮着胆子道:“陛下,我们正在讨论如何在战场上立功,好为家人挣得一份荣耀。

刘轩铭听后,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志气!

朕此次亲征,便是为了你们这些有志之士能在这战场上建功立业。

只要你们奋勇杀敌,朕定不会亏待你们。

士兵们听后,皆是热血沸腾,纷纷表示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刘轩铭又与他们聊了些家常,随后便离开了营帐。

经过一番整顿,军营中的氛围逐渐好转,士兵们的士气也有了明显提升。刘轩铭见状,心中稍感欣慰,但深知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

按照刘轩铭的部署,斥候们深入敌后,探查敌军的动向与虚实。

数日后,斥候们陆续返回,带回了重要的情报。

据斥候们回报,敌军主力集结于一处山谷之中,正准备对我军发起新一轮的进攻。敌军虽人数众多,但内部却存在诸多矛盾,各部之间配合不够默契。

此外,斥候们还发现了一处敌军的补给线,若能将其切断,必能给敌军造成重大打击。

刘轩铭听完斥候们的汇报,心中已有计较。他召集众将,道:敌军虽众,但内部不和,正可为我所用。

传令下去,各军做好准备,待夜幕降临,便对敌军发起突袭。同时,派遣精锐部队切断敌军补给线,使其陷入困境。

众将得令,皆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夜幕降临,北境的天空被一片黑暗笼罩。刘轩铭率领大军悄然向敌军驻地进发。夜色中,星槎战马的蹄声悄然无声,士兵们手持利刃,目光如炬,蓄势待发。

到达敌军驻地附近,刘轩铭下令分兵两路,一路由屯骑营负责切断敌军补给线,一路由射声营与步兵协同作战,对敌军发起突袭。

屯骑营的将士们骑着星槎战马,如一阵旋风般冲向敌军补给线。

星槎战马的速度极快,加上士兵们精湛的骑术,敌军根本来不及反应,补给线便被切断。

屯骑营的将士们趁机大杀四方,将敌军的补给部队打得溃不成军。

与此同时,射声营的轨道弩阵也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轨道弩的箭矢破空而来,犹如一道道闪电,瞬间穿透敌军的防线,造成大量杀伤。

步兵们紧随其后,手持长矛与利刃,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近战。

敌军本就内部不和,面对我军的突袭,更是乱作一团。

在轨道弩的压制下,敌军的阵脚逐渐崩溃,士兵们纷纷溃逃。

经过一夜的激战,敌军主力被击溃,我军初战告捷。刘轩铭站在高处,望着战场上狼藉的敌军尸体,心中不禁豪情万丈。

他知道,这只是北征的开始,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但他相信,只要众将士齐心协力,帝国的威名必将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