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人文主义”视野下的白璧德与学衡派
- 李欢
- 398字
- 2025-04-27 18:12:56
绪论 “国际人文主义”的双重跨文化构想——重估学衡派研究
学衡派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股特殊的文化力量,其主要成员大多留学欧美,受过严格的西学训练,然而他们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却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学术宗旨与当时的文化主潮相颉颃。他们因这段历史被扣上“复古”“反动”等政治标签,其思想主张在学界长期处于边缘位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学衡派研究重新回归学界研究的视野。此时的学衡派研究已挣脱了旧有意识形态的藩篱,学界开始以一种公正的眼光评价其历史价值。进入21世纪,学界出现了学衡派研究的热潮,其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趋势,研究深度广度亦不断拓展。在这股研究热潮中,学衡派与美国导师白璧德之间的种种因缘际会成为学界关注的新焦点。因此,本书将先以此视域为基点对学衡派评价史及研究史作一个全面的回顾总结,再从中发现学界研究的盲点,以期为学衡派研究打开一个新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