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天皇制在7世纪以后出现,延绵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7世纪以前,日本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作倭王,7世纪中后期,随着成熟形态的古代国家的确立,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也从倭王变成了天皇。在8世纪以后编纂的史书《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将7世纪中后期以前的统治者也称作天皇,并将天皇的祖先追溯到上古的神话传说时代。不过,这些都是《古事记》《日本书纪》作者为了宣扬古代天皇权力的合法性和神圣性而编造出的历史记忆,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事实。

日本的天皇制是日本历史文化中颇具特色的政治制度,是一种具有日本特色的君主制政体。作为一种君主制政体,日本古代天皇制在产生过程中受到古代中国皇帝制度的影响。日本古代天皇制的统治理念和思想基础中既包含了古代中国儒学、佛教、道教的元素,也包含了日本本地宗教信仰的元素。由古代天皇统治的国家称作古代天皇制国家,它往往也被称作律令制国家。这种律令制国家的实质就是以古代天皇为权力顶点的、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国家。

从7世纪中后期至12世纪前期,是古代天皇制产生、确立、发展并逐步衰落的时期。在中世纪的武家社会,天皇的世俗权力被剥夺,但仍然保有主持祭祀活动、赐姓和名义上任命幕府将军的权力。1868年明治维新后,天皇重新夺回祭政大权(“大政奉还”),确立了近代绝对主义王权。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天皇被拉下神坛,由神格改为人格,成为象征性的国家首脑,不再拥有施政权力。今天的日本属于君主立宪制国家,是当今世界上40多个仍保留君主制元素的国家之一。

与天皇有血缘关系的亲族,古代称作皇亲,现在称作皇族或皇室。天皇是从皇亲中产生的,同时,皇亲又全力维护天皇的权力和地位,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古代天皇制发展过程中,皇亲(皇室)制度也逐步完善起来。有关皇亲的规范包含了诸如皇亲的称谓、皇亲的身份等级地位、皇位继承的原则和程序、皇亲代行天皇权力(摄政)的原则、皇亲的婚姻规范、皇家的即位和丧葬礼仪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说,与皇亲相关的制度是天皇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日本皇亲制度研究》是一部关于日本古代皇室史的专著。书中围绕皇位继承制度、皇室成员的叙位、任官与封禄制度、皇亲的婚姻制度、天皇的赐姓制度、斋王制度等问题展开详细的梳理分析,揭示了相关制度的产生过程及其对日本古代社会的作用。在我国学界,过去对古代天皇制的研究不少,但鲜见对皇亲相关制度的研究。由此看来,本书具有填补国内相关研究空白的意义。是为序。

徐建新

2021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