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舅侄相见

碌碌碌...

远处果然来了长长一队车马,正是李钱等人。

“喂!是祖大人吗?额们是来交货的。”

李钱赶紧表明身份,生怕对面把他当明军乱箭射死,虽然他车上真的有明军。

李钱身旁就是吴三桂,此时他扮作商人模样,头戴黑布方巾,身着青布直裰,牵着一匹马,走在队伍前面。

根据原主的记忆,孙高阳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舅舅”祖大寿。

哟,还没剃发,看来多尔衮对明朝降将也是以拉拢招抚为主嘛。

多铎遥声喊道:

“靠边停下,都不要动,我们要验货!”

又转身对还在打盹的那五十多名士兵们说:

“醒醒醒醒,都给我警戒,看好车上的银箱。”

“祖大人,请和下官一同前去。”

虽说无奸不商,但不得不夸这群晋商做生意倒是很规矩,向来是只认主顾,就算知道你是收货人的亲儿子也不和你交接,这一点倒是和传闻中的瑞士银行如出一辙。

“知道了,老夫不用你催。”

祖大寿走下马车,和多铎一同前去验货,留下阿济格等人在原处看管银子。

“十五弟就是矫情,直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就得了,还非得验货,怎么,车上还能藏着明军不成?”

阿济格寻了个舒服的姿势,又睡着了。

“祖大人,您吉祥。”

李钱谄媚地给祖大寿打了套马袖(注1)。

祖大寿摆摆手:“好了好了,倒是准时,让你们准备的货都置办齐了吗?”

他看到李钱行满洲礼有些不满,妈的,还真把我当鞑子了?

“办齐了办齐了...”李钱的笑容有些僵硬,他现在的心情比当年荆轲刺秦王的时候还要忐忑,而那把“匕首”,就藏在自己身后的四十三架马车里。

旁边吴三桂倒是处之泰然,祖大寿自然没注意到,身旁这个毫不起眼的“商人”,就是他两年没见的亲外甥。

多铎略过还在寒暄的两人,自顾自的朝后面的马车走去。

他向来认为中原人都是虚伪狡诈之徒,对明王朝的繁文缛节更是烦不胜烦。

他走到队伍中间的一辆马车前。

车旁是一个魁梧的年轻小伙,没错,也是吴三桂的关宁兵假扮的。

“这位军爷,请您验货。”说着,小伙子就要拉开车帘。

“不用,我自己来。”

多铎是一点信不过中原人,可他哪里知道,这里的每一辆马车都载着五名全副武装的明军,他们每人手持一把朴刀,只等吴三桂一声令下,就会鱼贯而出,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多铎的手刚触碰到车帘,

“啪!”

就被另一只大手攥住,还未来得及反应,就直接被拉进了车厢里。

好巧不巧,白广恩就蹲守在这辆马车里。

多铎反应过来中了埋伏,刚想挥拳,才发现四肢已经被几个明军控制住了。

“你...”一个字还未喊出口,白广恩反应迅速,抬掌就是一个手刀。

只见满脸惊骇的多铎眼白一翻,昏了过去。

“先不要杀,拿布塞上他的嘴。”

“把他捆起来,抬到后面去。”

白广恩冷静地下完命令,又回到了原位,继续蹲守。

前面的祖大寿发现了异样,多铎个验货怎么把自己验没了?

他刚要走上前去一探究竟,胳膊就被一只手拉住了。

“舅舅,别来无恙啊。”

!?

这熟悉的嗓音。

祖大寿猛地扭头一看,不是外甥吴三桂是谁?

“素存(吴三桂的字),你怎么在这?”

“我不是写信给你,让你好好带兵见机行事吗?”(注2)

祖大寿瞪大了两眼,吴三桂怎么跑到这帽头山做起来生意来了。

“舅舅身陷贼窝,还挂念着外甥,外甥不胜感激啊。”

“这不关宁官兵的饷银拖了太长时间,外甥没办法,只好也跑起来马帮来。”

吴三桂揶揄道,根据原主的记忆,比起严肃的老爹吴襄,原主好似更愿意跟这位和蔼的老舅在一起。

“都什么时候了,还说这浑话!”

祖大寿压低嗓音道,回头瞅了一眼远处的满洲士兵。

“外甥没跟您开玩笑啊,那里的五十万两银子可以作证嘛。”

听到这句话,祖大寿明白了,好小子,原来是冲着银子来的。

内心又喜又悲,喜的是他外甥果然勇武,竟能想到这法子搞银子,悲的是今天看守银子的是他,舅侄两人还是走到了对立面。

你吴三桂一个人再厉害,也干不过五十多人的满洲士兵啊。

祖大寿哀叹一声:

“素存,我老了,不想再折腾了。”

他已年逾六旬,心志早不是年轻那会儿。

吴三桂明白他话里的意思,反驳道:

“舅舅,您知不知道李自成已经打到河南了?”

“难道你就铁了心了为那群鞑子卖命,真想看到辫子军入主紫禁城?”

爱国牌果然好使。

祖大寿双目紧闭,他想到了崇祯三年,兵部尚书孙承宗送给他的那块“壮烈忠肝”金匾,心中酸楚不已。

他又何尝不想回到明廷,再次和宁远的勇士们浴血杀敌。

可是他实在想不明白今天这局面怎么赢。

最终缓缓开口:“素存,今天我就当没看见你,不老实交货吧。”

吴三桂为之一喜,好,有您这句话就够了!

“祖大人,还没验完货啊,兄弟们等着回去吃午饭呢?”阿济格在远处大喊,他早就等急了,不明白验个货怎么需要这么长时间。

吴三桂杵了一下李钱。

李钱赶紧招呼:“验完嘞,验完嘞,各位军爷过来装货吧!”

这时祖大寿大致料到多铎去哪了,看来那些马车里装的应该不是货物...

阿济格一挥手,五十名士兵抬着银箱走了过来。

眼瞅着他们一步步踏入地狱,祖大寿没有劝阻,而是在旁静静等待一场血腥风暴的来临。

注1:满族官员的衣袖形如马蹄,见到时上级会先拍打两下再行跪拜礼,表示“唯马首是瞻”,也有一说是为表示自己清廉,两袖清风。(多见于清朝影视剧)

注2:1644年,已经降清的祖大寿曾经给镇守宁远的吴三桂写过一封密信,信中说自己“虎前酣睡者,非木石之人,今竟全然不得空”,又叮嘱吴三桂“勤努力,观形势,慎防御,力守边门,众皆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