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恨不能与公明哥哥相见

原来,沿路退兵回二龙山时,曹操已命小喽啰再去打探官军消息。

据回报,那数百官军虽暂未跟来,却也没回青州城去,而是就在那地方安营过夜,离二龙山左右不过几里远,显是仍有追捕之意。

二龙山山高寨险,自然不怕他区区几百人。

可若官军不肯罢休,再回青州调来大队人马,便十分不妙。

须知,曹操这几日定计谋划,只要将这二龙山当作屯田练兵之地,将来举事时好遥相呼应,当作一大助力。

其最关键处,便是要韬光养晦,暗自发展,尤其不可随便与官府为敌。

倘若真有大队官军来围捕,那便是前功尽弃,所谋皆成一场空了!

将这其中利害关系说了,三人很快明了,各自默默不语。

显然,三人虽都是一流将才,却非谋士或帅才。

曹操便叹息一声:

“不瞒三位兄弟,若论败敌,愚兄有一万条计策,莫说那区区几百人,便是再来几千人,我等仗着这二龙山地利,也绝不示弱!”

“可如今是要退敌,既要减少我方伤亡,还必得悄无声息,不使青州官府瞩目察觉,这却是难!”

鲁智深久在地方厢军,不似林冲、杨志二人却是在东京干事,默默沉思片刻,道:

“若让洒家说,孔家兄弟引他那二三百人去打州城,虽说是蠢,却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本州官军未见得就来大队人马围捕,”

“如今,那花荣也只领了他清风寨上的几百人马罢了,若能说得他退兵,大可相安无事。”

曹操点了点头,叫石秀来问时,适才所救的一个孔家兄弟已醒,便令叫过来问话。

不多时,人来了,满身伤势仍在将养,一见面便扑到在曹操脚边,痛哭不绝:

“师父大恩!哥哥大恩!小弟万死难以报答!万望念在师徒、兄弟份上,再把我那兄弟救回来!”

曹操瞥了他一眼,白眼连翻,实是说不出的嫌弃,想:

若没你们兄弟两个蠢货时,二龙山安安稳稳屯田练兵,不知多快活。

如今却被你们累得进退两难,真是晦气!

便强忍着不快,问道:

“你是孔家兄弟哪一个?”

那人一愣:“小弟孔明,孔亮是我兄弟,师父怎地不认识了?”

“许是多年未见了吧,我且问你,打青州城是谁的主意?”

“便是小弟的,哥哥问这个作甚?”

曹操哼了一声:“没什么,嗯……孔明?这名字起得不好,不适合你,以后还是改了吧。”

孔明:“……”

当下,又问起打青州时情状,是否与那花荣有甚冤仇,否则为何穷追不舍。

孔明只是一个劲摇头:

“没有,我兄弟二人虽听过那花荣的名头,却没见过,也不曾杀了他父母、欺了他妹子,有什么深仇大恨?”

“不过曾听人说起,说那清风寨上原是有两个知寨,花荣只是武知寨,另有一个文知寨,名叫刘高的,”

“两人素来不和,因花荣常被那刘高压着,一心想要立功,出一口恶气,所以近来总是带兵剿匪,大概也是因为这个……”

“依你说来,那花荣只是为了立功?”

曹操打断道。

见孔明点头不迭,缓缓道:

“如果只是如此,那倒大有转圜之余地,只需有个中间人从中通气,两方罢手,大不了给他些军马损折之费。”

正暗自沉吟,林冲忽然笑道:

“哪里还需要什么中间人,哥哥自己不就是?”

曹操一愣:“贤弟这话何意?”

“哥哥又忘了?你虽与那花荣未曾会过面,却常通书信,那花荣久闻哥哥大名,时常惦记,三番五次邀你去清风寨相会,只是不曾去,”

“如今,只需哥哥写一封信,令人送去,那花荣一看是哥哥,既不是什么要紧事,自然无有不从。”

一席话,又把曹操听得云里雾里。

但随即反应过来,这定是之前那宋江干的事,林冲所以知道,十有八九是从朱仝那里听来的。

便尴尬一笑:“愚兄当真是头疾日久,记性愈发不好了,可不是曾与那花荣通书信?如此,便请石秀兄弟代为走一遭。”

说着,就取过笔墨宣纸,简单写了封书信,交给石秀。

幸好之前为防旁人看穿,曾学过那宋江的书法字迹,不然此番倒难免露馅。

石秀拿到书信后,自下山去送。

曹操心下略松,想到事情将要解决,适才心中烦闷一扫而空,又与林冲三人说笑起来。

只看得三人面面相觑,暗自私语:

“公明哥哥这头疾,得治!”

……

当夜,清风寨营地。

石秀暗自摸至主将军营,将书信包了石头丢进后,转身就走。

四周虽有巡防官军,怎挡得住他机敏灵便,连个影子也没看见。

只花荣从睡梦中惊起,起身掌灯后,将那书信拿起看了,认得笔迹,悔得连连拍腿:

“却是缘浅!三番五次不能相会,原来今日只近在咫尺!”

便急召心腹军兵,将捆绑在营中的孔亮取来,屏退左右,问道:

“你可识得宋江?便是山东济州郓城县那个人称及时雨、孝义黑三郎的?”

孔亮既被花荣捉了,心知聚众攻打州城乃是大罪,便料定自己必死。

如今突然被问起,倒愣了一愣。

上下打量了下这位满面英气的少年将军:

“公明哥哥乃是我兄弟授业恩师,你问这个作甚?”

“当真?”

“自然当真。”

“今日混战时,可曾见得?”

“虽距离有些远,不曾瞧得真切,但山坡上那个个子有些矮、面色有些黝黑的,自然是他。”

花荣连连拍手不迭,却是既高兴又可惜。

就从桌边取过长枪,随手一挥,将孔亮身上绑缚解了,双手抱拳,作了一揖。

只把孔亮看呆了,连忙还礼,问为何如此。

花荣便把素来仰慕宋江大名、如今他送来亲笔信劝和等事说了。

孔亮一听大喜,又说除了宋江,眼下山上还有林冲、鲁智深、杨志、石秀、时迁等一众好汉。

只把花荣听得连连叹息,说道:

“鲁智深、杨志两位好汉在二龙山,这个小弟倒是知道,亦素来仰慕,只是官匪有别,一直不得便结交,”

“想来今日与小弟大战的那个,便是他们二人之一了,难怪如此了得,”

“罢了,如今最悔恨不得的,实是未曾与公明哥哥相会,眼下两军对垒,须得避嫌,想是也难了。”

叹息一阵,又略作沉吟,便也取过笔墨,就在桌上写了封回书,请孔亮带去二龙山。

孔亮一呆:“小人眼下乃是被缉捕之身,若就此去了,旁人问起,花将军如何辩解?”

花荣哈哈一笑:“不需多虑,一切干系只在花荣身上!但劳烦大哥向公明哥哥致意,日后若再得空来青州时,小弟当扫除庭院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