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
桅杆如林,商船云集。
一艘乌篷船,划动船桨,驶入北岸港口。
“谢了,老伯。”
沈修抛出一块碎银,踏足港口。
在他身后,肤色黝黑的盘石玉,牵着马匹缰绳,下了船。
“谢公子赏!”
“祝公子一路顺风!”
撑船老伯收下碎银,咧嘴一笑,说着吉祥话,驾舟远去。
“呼……”
“临江府城,终于到了!”
沈修往北眺望,隐约可见,一道巍峨城墙!
从蛰龙山出发,西行十里,绕开巡逻兵卒,就到了【清江】,这是横贯江州的【怒云江】支流之一,吞吐水量充沛,可供楼船通行。
沿江溯流而上,越过迁界石碑,西行三十里,就抵达了沈修此行,最终的目的地!
——临江府城!
统辖鄞川诸县,江州九府之一,常驻人口数十万,位于交通枢纽,坐落于清江之畔,商贸发达的临江府城!
“以府城的人口规模,消化一批私盐,轻而易举。”
“同时,府城物产繁多,我手中的银票,也可尝试兑现,购置一批宝药。”
沈修规划目标。
他此次府城之行,除了寻找食盐销路,打通走私渠道之外,兑现银票,购置武道资粮,也是一个重要目的。
“毕竟……”
“缺乏资粮,修行着实迟缓……”
沈修垂下眼眸,扫了一眼面板。
【境界:炼骨(29.7%)】
月余之前。
妖虎血肉、金线宝参等宝药,消耗殆尽。
仅有养身汤,他的修行进度,不免放缓。
“若无资粮,至少要六个月,我才能晋升二炼……”
“着实迟缓。”
沈修暗自摇头。
丝毫没有自觉,自己这一番话,倘若传出去,能气死多少人!
寻常武者破关,都是以年计数,他以月计,居然还嫌慢?
……
港口。
“好多人……”
盘石玉低喃道,左顾右盼,颇为新奇。
作为商贸枢纽,港口人流如织,挑货叫卖的货郎,驱车赶牛的乡民,做小本生意的行商,提刀佩剑的江湖客……
龙蛇混杂,极为热闹。
各类营生,也颇为丰富。
集市、客栈、酒肆、戏台,一应俱全,极其兴盛!
“淡定。”
沈修神色镇静,正了正衣领。
他依旧一身墨衫,只是头上,戴了一顶斗笠。
斗笠粘着假辫子,用以伪装,除非摘下检查,否则难以察觉端倪。
往北而行。
沈修与盘石玉,牵着一匹马,好似百川归流,汇入人群。
尚未进城,沈修就瞧见,一连片的民居,乱七八糟铺开。
临江府城,修筑于前朝年间,数百年来,伴随人丁滋生,城中早已人满为患。
民居扩建,延伸至城墙之外,也属正常。
只是……
“老爷,行行好吧……”
“公子,给口吃的吧!”
“卖女儿,乖巧伶俐,求您买了吧……”
沈修循声望去,眉梢一挑。
青石板路两侧,搭建着窝棚,形成了一处简陋的流民营。
为数众多的流民,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坐在道路旁,或沿街乞讨,或卖儿卖女,只求一口饭食,甚是凄惨。
“这是什么情况?”
沈修心思一动,在街旁民居,扯住一人询问。
“你特么……”
路人脾气不好,正欲喝骂,却瞧见沈修佩刀,眼神顿时清澈。
“这些都是迁民,没了自己的家当田产,官老爷也不给安排,让他们自生自灭,就来了临江府城,讨个生计。”
“懂手艺活,或者有把子力气,还好一些,府城机会多,就算去港口上干苦力,也总归有口饭吃。”
“什么都不会,身子骨还差的,可就惨喽……”
路人抿了抿嘴,有些幸灾乐祸。
坏种是这样的,作奸犯科不敢,可瞧见别人倒霉,心里就偷乐。
“迁民……吗?”
沈修没理会他,松开手,若有所思。
……
沿着青石板路,抵达城门。
三丈高的城墙,纵然凝聚气血的武者,也难翻越。
门口排着长队,守着几个兵丁。
“进城费,两个铜板。”
“进去吧。”
收了铜钱,守城兵丁也不盘问,老实让开道路。
至于路引,这一制度沿袭前朝,倒是尚未废除。
只是,临江府商贸枢纽,每日来往的商贾旅客,成千上万,纵使兵丁有三头六臂,也查验不过来。
因此,路引制度,早已形同虚设。
查验路引,也就偶尔为之,见到拉车扛货,相貌憨厚的乡民,借故敲诈几个铜板。
至于沈修这等,身材矫健,腰佩长刀,一看就不好惹的侠客,兵丁可不敢乱查验!
万一查出什么,岂不麻烦?
月薪几钱银子,卖什么命?
……
进城之后。
沈修与盘石玉,找了一家客栈,存放行李马匹。
接着。
两人分散开来,四处闲逛,打听消息。
等到日暮时分,再次汇合,归纳总结。
结合两人见闻,沈修获取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
首先。
如他所料,迁界禁海之后,临江府城的食盐价格,开始了一路飙升!
从一开始,十几文钱一斤的价格,暴涨至了如今,一百七十五文一斤的高价!
这种涨幅,依然还在持续,毕竟,根据商贾说法,如今临江府城内的食盐,要从蜀州的内陆盐井运来,价格必然高昂!
同时。
沈修也发现。
除了食盐价格暴涨。
其余日常商品,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涨幅。
究其原因。
也是迁界禁海,或者说,迁民问题。
由于官府失职。
许多迁民,都没有得到妥善安置,衣食无着。
为求生计,他们逃离了迁地,来到了临江府城。
成千上万的迁民涌入,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商品价格上涨,只是其中之一。
并非所有迁民,都怀着“临江梦”,任劳任怨,顶着本地人的歧视,去干苦力。
有一部分迁民,选择了另一条路。
——坑蒙拐骗,小偷小摸,乃至于抢劫,行凶!
除此之外。
任劳任怨的迁民,挤占了一部分本地人的岗位,加上治安恶化,导致了本地人的排外风潮,逐渐形成。
“呼……”
梳理了一番,临江府城的局势。
沈修脑海内,这座城市的形象,变得越发立体、生动。
“物价飞涨,治安恶化,社会矛盾激化,繁荣难掩混乱……”
“我们的事业,大有可为!”
沈修的眸子,越发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