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淮河传说 淮河传说

随后陈风没有课的时候就继续在机房默书,期末考试已经不用再去担心,现在这记忆力,应该可以轻松通过并挣点奖学金。闲暇时间,陈风会去旁边那不太大的图书馆里转一转,那边夏天和冬天的时候是学习里唯一可以蹭空调的地方。财院图书馆很小,又逢扩招,夏天大家都知道图书馆的好处,因此到处都有人,或站或坐,也有人在桌子上拿着书看着看着进入了梦乡与如玉姑娘约会去了。

陈风站在二楼西北角的最靠后一排书架旁边看着书架写着的“东瓯墓藏”四个字,感觉很奇怪,一如他20多年前,刚刚入学军训后来图书馆瞎逛发现这排书架时一样,这几十本书依然安静的躺在书架上,书页泛黄、有些破损,同学们大多没有兴趣借阅。陈风也是后来在这借过一本书之后因书着谜才慢慢搜集到关于这几十本书还有着特殊的来历,与旁边的淮河神话传说有关。

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即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古代都是独流入海的大河四渎是古代对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等四条大河的总称。《尔雅-释水》:“江、淮、河、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史记-封禅书》:“四渎者,江、河、淮、济也。”当时此四水均独流入海,故皆称渎。

珠城地处我国东部南北气候分界线的淮河中游,位于北纬33.01,东经117.31,以淮河为界,可分平原山地、南米北面、南甜北咸、南蛮北侉、南茶北酒,地域风情各异。《晏子春秋·杂下之六》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此珠城坐淮南而望淮北,乃为淮南、北之分界之处。

镇守淮河的小青龙乃四渎龙王之三子敖运,(四渎龙王是传说中掌管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大水脉的水神,属于陆上神龙系、与海上的四大龙王旁系,地位稍低,居住于鄱阳湖中。)奉四渎龙王之命,镇守南北分界线之淮河。居于龙子湖中。但小青龙由于年龄较小就离家镇守一方,生性顽劣,四渎龙王又疏于管教,常常跑出龙子湖,从淮河溯流而上去找镇守黄河的大哥黄龙玩闹,导致淮河水流没有有效管辖,常常泛滥,又有一次不知怎的惹怒了大哥被大哥驱赶回了淮河,由于大哥驱赶时非常愤怒,没有控制好水流速度,黄河水注入淮河汹涌流入大海,侵占了淮河的入海河道,使得原本成形的淮河水系出现紊乱,黄河水流下面携带的淤泥抬高淮河下游的河床,淤塞了下游入海通道(即今废黄河),洪水排泄不畅,导致淮河沿岸泛滥成灾。

洪水南侵,占据了淮河的河道,这一罕见事件被称为“黄河夺淮”。此后,黄河带来的泥沙不断淤积,河床逐渐抬高,导致行洪困难。在淮安、宿迁两市境内,众多中小湖泊被洪水连成一片,最终形成了广阔的洪泽湖,水域面积达千余平方公里,位列中国第四大淡水湖。

明代天启年间的《凤阳新书》记载,龙子湖地域它原来是一片洼地,淮水倒灌,直至徐家桥,一片汪洋,由此形成湖面。但是,其水源同时也来自凤凰山、马益山、梅花山、东鲁山、西鲁山、曹山之间的许多涧湾,最早就被称为“九龙水汇注而成”,下游每逢遇丰水季节,成为湖面,此处为镇淮小白龙的居所,故称“龙子湖”。

此次大哥驭黄河之水驱离小青龙直至逃入大海,导致沿岸洪水泛滥成灾,地域居民死伤无数由此二龙均受到惩罚,这两位龙王太子均触犯天条被罚斩首,入人道进入轮回,受罚接济人民困苦,解救苍生,赎罪。大哥黄龙,即化身为朱元璋,龙三太子小白龙则化身为其最亲密的兄弟兼大将-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