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区区宋军,土鸡瓦犬!

耶律大石按剑怒笑:“宋人背盟!当年澶渊之盟我大辽让他百年太平,如今竟敢趁火打劫!”

“幽燕百姓久受我大辽恩惠,如今燕京户口三十万,若陛下下诏‘‘免赋五年’,或可募得兵卒三万余……”

皇室大臣耶律不也甩袖高呼:“宋国背信弃义,我大辽当倾国中兵力,与宋人决一死战!”

见到耶律淳激动不已,辽军将领纷纷怒斥,金兵如狼似虎是说不准,和宋国咱们可打了一百多年交道了,他们是啥水准您能不清楚?

根本不够几刀砍的,您瞧好了!

但也有不和谐的声音响起。

“宋辽百姓厌战百年!”

李处温捧起《澶渊之盟》抄本,手指划过“共遵成约,虔守欢盟”八字:‘若开边衅,必定尸骸遍野。’

参知政事左企弓跪倒叩首:“陛下三思!我大辽五京已失其三,燕京守军不过三万余,如何敌十五万宋军?”

又有契丹皇室耶律宁朗声道:“汉人反复无常,陛下不可信也!”

随着萧干、耶律大石两位实权派大佬开口,顷刻间百官被激活了血脉,纷纷献言献策。

元和殿内如同菜市场一般,乱作一团。

耶律淳盯着殿上争相踊跃的百官,忽然剧烈咳嗽,手帕染上血迹——他比谁都清楚,他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咔嚓——

耶律淳重重将名贵花瓶摔倒在台阶上,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够了!”耶律淳重重拍在御案上,震得宋瓷笔洗里的墨汁飞溅如血。

他按住绞痛的胸口,龙纹金疮药从袖中滑落——这是汉人御医昨夜刚换的新药。

“此刻不是论是非之时!”

耶律淳虽然当了皇帝,底气终究还是不足,他始终认为自己僭越大位,当初没分家的时候,尚且被金兵追得鸡飞狗跳,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如今要兵没兵,要钱没钱,还打个什么仗?

南朝宋国不怀好意,盯着幽燕之地不是一天两天了。

他刚即位就派人与金军和谈。

可是金国人哪里肯理会,别说和谈了,那意思就是,你辽国就算想无条件投降人家也得考虑考虑。

金军统帅完颜杲倒是给他回了封信,大致意思是:‘阁下好像是……辽国的元帅吧……什么?皇帝?没听说过。前几天阁下接受皇帝的重托防守南京,最后却放了人家鸽子,瞧瞧这多令人寒心哪,如今您这位都元帅直接僭越称帝,有您做榜样,还能指望谁替您拼命呢?我们的政策是纳降从宽,抗拒从严。俺手头事多,言尽于此,阁下请自觉吧。’

耶律淳收到回信,气得脸都青了,金国一点面子都不给也就算了,还回封信跟朕说些有的没的。

好,算你狠,咱们走着瞧!

耶律淳满心不服气,这头跟金国人讲和,碰了个鼻青脸肿。

没想到南朝也上赶着来了,分明就像是约好的。

如今南朝扬言‘吊民伐罪,复汉家故地’。”要他纳降献土给封个节度使,他是眼前一黑,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

宋、金成心和朕过不去啊这,他本来就身体不好,朕眼看着就要驾崩了。

如今被赶鸭子上架,该面对还是要面对,念及于此,耶律淳目扫群臣,沉声道:“可遣使宋国,着我大辽悉免其历年岁币,且北面称臣。”

语毕,殿中群臣愕眙相视,竟无敢异议者。

耶律淳抚御案接着道:“宋国欲复幽燕旧疆,然朕岂惧哉?都监张令徽尝言,涿州乃燕京咽喉,岂容有失?着都统萧干率麾下溪族四军,星夜驰援涿州!”

“末将领命!”萧干沉声应道。

这时,一旁耶律大石大急,立刻越众而出,道:“陛下,末将身为兴军节度使,至此大辽危亡之际,岂能作壁上观?请允许末将率麾下勇士一同驰援涿州。”

耶律淳沉吟稍许,沉声道:“准!”

一场轰轰烈烈的吵闹中,以耶律淳怒吼,一锤定音。

至此危亡之际,谁也没提张令徽私自募兵一事。

此时的他,正坐镇涿州官署,紧紧盯着墙上堪舆图,确切地说,是在模拟宋军北伐路线。

虽然以他过目不忘的本领,此图早已印入脑海,但是,面对宋国15万大军,任谁也不能泰然处之。

此时,堂外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耶律合鲁快步进入,朗声道:“大人,两千新募步卒已移交给郭药师将军,斡里太率领百名骑兵勇士协助。”

“大人,郭将军回复,会按照您的要求坚守易州,若是事不可为,会尽可能保存实力,退守涿州合兵一处。”

张令徽微微颔首。

此前他让甄五臣和刘舜仁于涿州下辖四县募兵,刚开始仅仅募兵三千左右,无奈之下,他只好提高粮饷待遇,随后又募兵三千。

仅仅训练不过半月,便从商贾口中得知,宋国尽起15万精兵,分东西两路北上。

随后他将此消息散发,百姓得知宋国寇边,又募兵两千,随后便将此两千让合鲁交予郭药师,顺便告知其坚守易州。

记忆中这位郭药师,可是不逊色吕布的三姓家奴,个中原因他也不甚清楚,只得痛骂一声春秋笔法,对于某些人物含糊其词。

最后坚定将两千兵卒,以及一百骑兵交予郭药师调遣。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根据原身记忆,大家都是出身怨军,即便有时作出某些决定,也是无奈之举。

小人物根本无力决定自己命运。

此时此刻,更应该守望相助,而不是相互猜忌。

“合鲁,我等面对十数倍敌军攻城,你害怕吗?”张令徽转身,目光精湛,看向对方。

“嘿......”耶律合鲁嗤笑一声,蔑视道:“大人也太看得起宋军了,即便没有辽、宋澶渊之盟,这上百年里宋军面对我大辽何曾胜过?”

“区区宋军,土鸡瓦犬!”

“好,若我大辽勇士,皆有合鲁志气,区区十数万大军也不过是土鸡瓦犬!”张令徽抚掌大笑。

见到耶律合鲁志得意满,张令徽没多说什么。

至此生死存亡之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事,他还干不出来。

这一百多年时间里,虽然宋军表现差强人意,但面对辽国绝非没有胜过。

顶多是胜少败多罢了。

郭药师麾下原本有两千精兵,加上两千新招募兵卒,以及易州原本守将,不足五千兵力,需要面对十倍敌军。

对于宋军北伐兵力,他可是记得足足有十几万。

结合斥候以及商贾情报,宋兵会分东西两路进攻。

涿州主攻,易州配合!

至此时刻,张令徽心中暗叹:“历史会再重演吗?”

宋国,宣和四年四月下旬。

宋徽宗命童贯以河北河东宣抚使勒兵十五万巡边,同时任命保静军节度使种师道为都统制。

(都统制是北宋后期,为了统一指挥出征的各路大军而设置的带有临时性质的武官职务,征战结束即撤销,相当于我们的战役总指挥一职)。

武泰军承宣使王禀、华州观察使杨可世为之副。

五月,宋徽宗又任命蔡攸为副使,与童贯共领大军,实际上是充当监军的角色。

这个蔡莜一贯好色,被童贯摸透了脾气,在童贯给他安排的迷魂汤里,呆在大名府不再向前一步了。

而北伐统帅童贯、蔡攸出征之前,赵佶志得意满地告诉两人:

“如燕人悦而取之,因复旧疆土,上也;耶律淳纳款称藩,次也;燕人未服按兵巡边,下也。”

俨然一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胜券在握的样子。

上行下效。

亲信臣子童贯和蔡攸也好不到哪里去,尤其是蔡攸肆言无忌,公开向赵佶索要一名宫中美女作为收复燕京之后回朝的赏赐。

赢就要赢的漂漂亮亮的。

从赵佶到童贯,乃至宋军上下从来没有想过,面对快要亡国的辽国残兵败将,我大宋会输掉这场战争。

道君皇帝赵佶好大喜功,童贯自然要极力满足君上要求。

不然,史书该如何记载我大宋在宣和四年赢得这场灭国之战,收复旧疆的战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