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继光先生史学研究论文集
- 朱悦梅 段小强 周松主编
- 2176字
- 2025-04-25 18:42:57
《明史·鲁鉴传》订误
胡雪萍
甘肃永登连城土司鲁氏家族是甘青土司中最显赫的家族之一,其家族最著名者为鲁鉴、鲁麟、鲁经祖孙三人。均见于《明史·鲁鉴传》。
明末鲁氏家族曾受到李自成义军贺锦部的沉重打击而一蹶不振,“图书法物,烬于兵燹”。清末,其十五世裔孙鲁纪勋重纂《鲁氏世谱》授梓,其家藏《鲁氏家谱》今仍见在。近年来,《明故荣禄大夫靖虏将军总兵官都督鲁公(鉴)墓志铭》面世,现据此对中华书局点校本《明史》之《鲁鉴传》做一订误。
(1)《明史·鲁鉴传》云:“祖阿失都巩卜失加,明初率部落归附,太祖授为百夫长,俾统所部居庄浪。”此述鲁鉴之先祖世系,事迹多误。
第一,“阿失都巩卜失加”应为“阿失都、巩卜失加”,非一人而系兄弟二人,据载,均为蒙古人脱欢子。《鲁氏世谱》云:“洪武九年丙辰,脱欢公卒,长子阿实笃嗣职。洪武十年丁巳,实笃公由兰州卫改调庄浪卫百户。洪武十一年戊午,实笃公擒逆番达官□只,斩之。即以目盲寻卒,二世祖巩卜失杰嗣职……”《世谱》之“阿实笃”即《明史》之“阿失都”,“巩卜失杰”即“巩卜失加”。鲁鉴先祖世系,《世谱》《家谱》皆载之甚明:

因此,确切地来说,鲁鉴的祖先应为巩卜失加。
第二,依上列谱系,鲁鉴的祖先还可追溯到阿失都和巩卜失加的父亲脱欢。脱欢其人,《鲁氏家谱》卷3《始祖传》载之甚详:“始祖讳脱欢,元世祖之孙也。仁宗皇庆二年,晋爵安定王,历事英宗、泰定帝、明宗、文宗。元统至元之间,四方兵起,宇内分裂,明太祖龙飞淮甸,不数载群雄渐次削平。至正间,帅师北定中原,所向无不披靡迎降。公喟然涕曰:大势去矣,吾惟竭吾力耳。……兵势愈警,渐逼京畿,帝乃与太子、皇孙、诸王夜半逊国而去。公率数十骑扈从不及,又闻两都失守,遂流落北地。每言及帝,辄抚膺悲恸。明太祖闻而义之,命行人召赴行在。及进见,谕慰至再。欲官之,乃愀然曰:亡国贱夫,不足以辱圣世也。太祖益重之,使召集部落,仍守其地。……洪武三年,王保保自甘肃来攻金城。上命西平侯沐英同公援韩温温。公随方设谋,固守无虞,屡乘其怠破之。明年,扩廓帖木儿入寇……遂攻兰州。公以书招扩廓帖木儿,譬喻百端,不从。公守益坚,适大将军徐达救至,城赖以全。八年,西何酋朵儿只巴叛,上命公与都督濮英帅师讨之,大破其众,焚其巢虏,其部酋只巴仅以身免。师还叙功,命入京师,会因疾不果,明年遂卒。朝廷悯其功,授子阿失都百户……”《世谱》在“洪武三年五月”条下载:“徐达克兴元,遣邓愈诏谕西部,始祖脱欢公归附,从达北征,与扩廓帖木儿战沈儿峪。”《世谱》又载清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鲁鉴后裔鲁允昌妻杨氏在给顺治皇帝的呈文中称:鲁氏始祖脱欢,“因大明兴兵,率领部落避入河西,嗣后纳降,赐姓为鲁,敕封世守庄浪”。虽然这些材料的某些情节还值得进一步考究,但毫无疑问,明初率部落归附者乃脱欢,而非阿失都或巩卜失加。而阿失都所授职务则为百户。
第三,鲁鉴始祖脱欢,《家谱》《世谱》均载为元宗室,封安定王。然据《元史》之《宗王世系表》和《诸王表》 《南村辍耕录》之《大元宗室世系》,安定王脱欢系成吉思汗四子阔列坚的支裔,元时即由其子朵儿只班承袭安定王,何能至明初再归降朱元璋。相比之下,恐怕《鲁鉴墓志铭》中所说“曾祖为元平章”似更可信。《元史·宰相年表》载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任为平章政事有名脱欢者,大约即为鲁氏始祖,而鲁鉴则为蒙古人后裔。
(2)《明史·鲁鉴传》云:“传子失加,累官庄浪卫指挥同知。”此述失加官职有误。
失加,即谱系之三世祖鲁贤,《明实录》成鲁失加,为巩卜失加子,鲁鉴父。永乐八年(1410年),巩卜失加扈从明成祖北征,战殁于哈喇哈,次年鲁失加即嗣职(见《世谱》)。失加南征北战,屡立功勋,其功绩最著者,为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随陕西行都司都指挥李英征罕东、安定与曲先三卫。《宣宗实录》卷10称其为“庄浪卫土官指挥同知鲁失加”。但次年,明廷给他的敕谕中即称失加为都指挥佥事(见《世谱》《家谱》)。宣德年间,失加又因护送侯显出使乌斯藏、征哈思散即思等功,升右军都督府同知。英宗正统年间,失加屡次奉调参与许多军事行动,拜骠骑将军右军都督府佥事。正统十二年(1447年),鲁失加卒(均见二《谱》)。故此,失加的累官,应至右军都督府佥事。
(3)《明史·鲁鉴传》云:“正德二年,经既袭指挥使,自陈尝随父有功,乃以为都督佥事。未及,麟卒。”此处将鲁麟之卒系于正德二年后,恐误。《鲁氏世谱》云:“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丙寅,麟卒。”“赠右军都督佥事,遣陕西布政使参政周载谕祭三坛。”《世谱》《家谱》一般记谱主生卒年较为可靠,故鲁麟之卒年,似以正德元年为是。
(4)《明史·鲁鉴传》云:“嘉靖六年冬,以都督同知充总兵官,镇守延绥。大学士杨一清言:‘……今陕西总兵官张凤乃延绥世将,若调凤延绥而改经陕西,自可弹压庄浪,无西顾患。’帝立从之。居二年,竟以疾致仕。”此处将鲁经任延绥总兵的时间系于嘉靖六年(1527年),恐误。杨一清疏言张凤与鲁经对调,似应在他总制三边任内的嘉靖四年以前。故《鲁氏世谱》载嘉靖四年“经挂靖虏将军印镇守延绥总兵官”为是。又《世谱》,嘉靖五年,鲁经“乞休解兵,许之”,与《明史》“居二年,竟以疾致仕”。几相对照,时间相合。如依《明史》鲁经任延绥总兵为嘉靖六年,致仕时间就推到嘉靖七年,不仅没有材料印证,且与《世谱》《家谱》所载抵牾。
《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