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梵语诗学论著汇编(增订本):全二卷
- 黄宝生编译
- 6053字
- 2025-04-29 20:51:59
第五章 演出的前奏
听了婆罗多关于戏剧的这些说明,仙人们满怀喜悦,(1)又说道:“诸如戏剧的产生、粉碎障碍的粉碎旗以及敬拜诸神,(2)我们已经理解和掌握它们的意义。我们还希望详细了解关于演出的前奏。(3)大光辉的婆罗门啊,请你说明有关的一切特征,让我们理解。”(4)听了他们的话,婆罗多牟尼接着讲述演出前奏的规则:(5)
诸位大福大德者啊,请听我讲述演出的前奏以及相关的脚步间距、迦罗[42]和绕行。(6)因为它们首先在舞台上表演,所以称为演出前奏,诸位优秀的婆罗门啊!(7)
它们由先后各个部分组成,含有弦乐、鼓乐和吟诵。(8)安放乐器、歌手入座、开始练唱、调试乐器、区分各种音乐风格、调试琴弦,(9)练习指示节拍的手势、练习鼓乐和弦乐合奏和练习区分节拍。其中的练习区分节拍又分为长、中和短三种。(10)那些幕外歌曲由歌手在幕后歌唱,伴有弦乐和鼓乐。(11)
然后,所有乐器奏响,拉开幕布,表演舞蹈和吟诵。(12)演唱摩德罗歌曲或筏驮摩那歌曲,伴有合适的舞蹈。(13)接着是开始吟诵、绕行、献诗、念诵无意义的音节、上场,(14)足行、大足行、三人谈和说明。以上这些构成演出的前奏。(15)
我将依次讲述演出前奏的各个组成部分,说明它们的特征。(16)
安放乐器(pratyāhāra),歌手入座(avataraṇa),(17)开始练唱(ārambha),调试乐器(āśrāvaṇa),(18)区分各种音乐风格(vaktrapāṇi),调试琴弦(parighaṭṭanā),(19)练习指示节拍的手势(saṃghoṭanā),练习鼓乐和弦乐合奏(mārgāsārita),(20)练习区分节拍(āsārita),演唱歌曲,赞颂诸神。(21)
接着,我要讲述开始吟诵(utthāpana)。开始吟诵献诗,(22)这种演出的前奏称为开始吟诵。向四方护世神绕行,(23)俯首致敬,称为绕行(parivartana)。向天神、婆罗门和国王表示祝福,(24)称为献诗(nāndī)。念诵无意义的音节(śuṣkāpakṛṣtā),(25)这是用于粉碎旗的偈颂。正式开始运用语言和肢体表演,(26)称为上场(raṅgadvāra)。表演艳情味动作,称为足行(cārī)。(27)表演暴戾味动作,称为大足行(mahācārī)。丑角、舞台监督和助手,(28)三人进行对话,称为三人谈(trigata)。运用推理和提示的方式,(29)说明戏剧的主题和内容,称为说明(procanā)。(30a)
下面我要讲述调试乐器时,(30b)幕外歌曲的演唱方式,说明它们的起源。这些歌曲有七种形式,属于吉多罗(citra)和达奇那(dakṣiṇa)类型,(31)还有乌波诃那(upohana)歌曲和幕外歌曲(nirgīta)。那罗陀和天国歌伎健达缚们用于赞颂天神。天神和檀那婆在集会中,(32)听到赞颂天神的幕外歌曲,含有合适的速度和节拍而优美。(33)
所有的提迭和罗刹愤愤不平,心生妒忌,经过沉思,互相说道:(34)“我们乐于听取这种伴有弦乐的幕外歌曲。而众天神喜欢听取赞颂他们的七种歌曲。(35)这样,我们就听这一种歌曲。”于是,他们愿意听取幕外歌曲,一再要求演出。(36)
众天神发怒,对那罗陀说道:“这些提迭和罗刹喜欢听幕外歌曲,(37)那就取消这种歌曲吧!你认为如何?”听了众天神的话,那罗陀回答道:(38)“幕外歌曲依据弦乐,不要取消它。这种歌曲与乌波诃那歌曲结合,配上弦乐,(39)将有七种形式。提迭和罗刹迷上这种幕外歌曲,(40)就不会愤愤不平,制造障碍。”(41a)
由于提迭进行竞争,这种歌曲称为幕外歌曲(nirgīta)。(41b)而为了尊重天神,这种歌曲称为幕外歌曲(bahirgīta)。行家应该用吉多罗琵琶表演这种歌曲,(42)含有轻重音节、字母和庄严。表演幕外歌曲时,只有字母,而无词句。(43)考虑到天神怀有妒忌,称为幕外歌曲。(44a)
我现在讲述幕外歌曲有七种形式,(44b)以及“开始吟诵”等的缘由。罗刹和蛇喜欢安放乐器。(45)天女喜欢歌手入座。健达缚喜欢开始练唱。(46)提迭喜欢调试乐器。檀那婆喜欢区分音乐风格。(47)罗刹喜欢调试琴弦。密迹天喜欢练习指示节拍的手势。(48)药叉喜欢练习鼓乐和弦乐合奏。天神喜欢歌唱。(49)楼陀罗及其随从喜欢筏驮摩那歌曲。梵天喜欢开始吟诵。(50)护世天神喜欢绕行。月亮喜欢献诗。(51)蛇喜欢念诵无意义的音节。同样,祖先也喜欢念诵无意义的音节。(52)毗湿奴喜欢上场。排除障碍的群主喜欢粉碎旗。(53)乌玛喜欢足行。神怪幽灵喜欢大足行。(54)
我已经说明演出前奏的各个组成部分,从安放乐器至大足行,用于敬拜诸神。(55)诸位优秀的婆罗门啊,我已经说明在演出前奏中,诸神各自喜欢的部分。(56)演出前奏旨在敬拜一切神。而敬拜一切神能导向正法、名誉和长寿。(57)演出前奏各部分中,无论有歌曲或无歌曲,都是为了让提迭、檀那婆和一切天国居民高兴满意。(58)
我现在讲述达鲁瓦歌曲和筏驮摩那歌曲以及表演中有歌曲或无歌曲的种种特征。(59)在表演吉多迦歌曲和筏驮摩那歌曲后,应该演唱起首的达鲁瓦歌曲。(60)每个诗步十一个音节中,前两个、第四、第八和第十一个音节是重音节。(61)它有四个诗步,使用遮杜罗娑罗(caturasra)节拍[43],包含四个双手节拍,三种速度,三个停顿。(62)含有四次绕行,三种伴奏方式,使用维输洛迦诗律以及同样的节拍。(63)两迦罗的右手节拍、两迦罗的左手节拍、一迦罗的右手节拍和三迦罗的双手节拍。(64)行家运用含有以上四种共八迦罗的双手节拍。每次绕行含有四个这样的双手节拍。(65)行家在第一次绕行时,使用慢速。在其中第三个双手节拍,应该奏响鼓乐。(66)
第一次绕行结束,第二次绕行开始,使用中速。舞台监督和两位助手上场。(67)他们此前已经举行过净化仪式而获得保佑吉祥,手捧素花,身著素衣,目光含有惊奇。(68)身体持毗湿奴站姿,舒展自如。他们三人同时上场。(69)两位助手分别手持金罐和粉碎旗,舞台监督位于中间,行走五步。(70)行走五步是为了敬拜梵天。我要讲述其中的跨步方式。(71)双脚应该间距三多罗[44],依次缓慢抬起后落下。(72)走完五步,舞台监督和两位助手应该表演针尖足行[45],先左脚,后右脚。(73)然后,向梵天所处位置献花。梵天位于舞台中央。(74)以优美的手势敬拜这位老祖宗。用手触地,敬拜三次。(75)期间,掌握时间,双脚保持合适间距。从舞台监督进入开始,至敬拜梵天结束,(76)这是第二次绕行,使用中速。(77a)
然后,第三次向右绕行。(77b)舞台监督应该啜水,手持粉碎旗。敬拜梵天后,从舞台中央迅速起身,抬起右脚,(78)表演针尖足行,然后是左脚,接着是右脚。(79)再次表演针尖足行,先左脚,后右脚。按照这种规则,正确向右绕行。(80)然后,舞台监督召唤手持金罐的助手,按照规则啜水,(81)向自己身上喷洒。依照顺序,完成这个净化仪式。(82)接着,手持粉碎障碍的粉碎旗。从向右绕行开始,至手持粉碎旗结束,(83)这是第三次绕行,使用快速。(84a)
手持粉碎旗,念咒八迦罗。(84b)然后,表演针尖足行,先左脚,后右脚。接着,面向乐器,行走五步。(85)表演针尖足行,先左脚,后右脚。从手持粉碎旗开始,至面向乐器结束,(86)这是第四次绕行,使用快速。(87a)
在运用遮杜罗娑罗节拍时,手脚活动十六迦罗。(87b)而在运用特利耶娑罗(tryasra)节拍时,手脚活动十二迦罗。敬拜天神,以手触地三次。(88)此前要啜水喷洒净化身体。这是演出前奏中的开始吟诵,然后是绕行。(89)
运用遮杜罗娑罗节拍,使用中速,含有八个双手节拍。所有音节是轻音节,只有最后一个音节是重音节。(90)使用阿迪遮格底诗律,这是绕行达鲁瓦歌曲。左脚采用伐迪迦摩尔迦节拍,伴随有音乐。(91)运用优美的步姿,依次敬拜四方天神,每个步姿两迦罗。(92)每个方向含有两个双手节拍,表演针尖足行,(93)先左脚,后右脚,间距两多罗。接着,表演跨步足行,行走五步,(94)依次敬拜天神。首先敬拜东方天神因陀罗。(95)第二敬拜南方天神阎摩。第三敬拜西方天神伐楼那。(96)第四敬拜北方天神俱比罗(财神)。敬拜天神后,表演针尖足行,(97)先左脚,后右脚,开始绕行。然后,舞台监督面向前方,依次跨出男性步、女性步和中性步,(98)敬拜楼陀罗(湿婆)、梵天和毗湿奴。右步称为男性步,左步称为女性步,(99)右脚不抬起,称为中性步。用男性步敬拜湿婆,用女性步敬拜毗湿奴,(100)用中性步敬拜梵天。(101a)
绕行结束后,第四位演员上场,(101b)按照规则,手中捧花,敬拜粉碎旗,(102)敬拜所有乐器和舞台监督。敬拜时,应该伴随有鼓乐。(103)没有歌唱,只有音节念诵。这第四位演员完毕敬拜,就下场。(104)
然后,演唱阿波格利希多歌曲,运用遮杜罗娑罗节拍,使用慢速。这种歌曲充满重音节,使用阿沃跋尼迦节拍,(105)平稳的音调,含有八迦罗。这种歌曲使用般格底诗律,每个诗步十个音节,(106)第四、第五、第七和第八个音节是轻音节。舞台监督用中令音调吟诵献诗。(107)献诗含有十二个或八个诗步。例如:
向一切天神致敬!祝愿再生族幸福!(108)
苏摩和国王胜利!牛和婆罗门吉祥!
祝愿梵欣欣向荣!让梵的敌人毁灭!(109)
祝伟大的国王统治四海围绕的大地!
祝国家兴旺发达!祝戏剧舞台繁荣!(110)
祝戏剧家在梵的启示下,成为大德!
祝剧作家获得名声,品德日益提高!(111)
愿众天神对这种祭祀永远表示满意!
在舞台监督吟诵献诗时,每句结束,(112)两位助手就高声赞叹一次:“正是这样!”应该按照我说的这种方式完成献诗。(113)
然后,吟诵无意义音节形式的粉碎旗偈颂。开头九个音节,中间六个音节,最后三个音节,(114)含有八迦罗,每个诗步十八个音节,例如:jhaṇḍe jhaṇḍe digle digle(115)jambuka valitaka tetennām。诸位优秀的婆罗门啊,完成无意义音节吟诵后,(116)舞台监督应该以深沉的音调吟诵偈颂,首先赞颂广受崇拜的天神,(117)然后表达对国王的忠诚或对婆罗门的赞美。在吟诵粉碎旗偈颂后,入场开始。(118)
放下粉碎旗时,吟诵另一首偈颂,敬拜粉碎旗,然后表演足行。(119)两位助手退到后面。开始歌唱阿迪多歌曲,使用中速。(120)运用遮杜罗娑罗节拍,含有四个双手节拍,使用遮格底诗律,每个诗步十二个音节,(121)第一、第四、第五和最后一个音节是重音节,这称为阿迪多歌曲。我现在讲述它的表演方式,(122)即以前大自在天(湿婆)和乌玛在游戏中用以表达各种感情的动作。舞台监督采取右侧站姿,左臂朝下,(123)手掌放在脐部,另一只手握住粉碎旗。左手持蓓蕾手势舞姿,(124)行走五步,伴随优美的肢体动作,表演针尖足行,先左脚,后右脚。(125)然后,吟诵含有艳情味的偈颂。吟诵完毕偈颂,开始绕行。(126)面向前方,脚步后退,将粉碎旗交给助手。(127)
然后,按照规则,表演大足行。演唱达鲁瓦歌曲,运用遮杜罗娑罗节拍,使用快速,(128)含有四个双手节拍,八迦罗。使用特哩湿图朴诗律,每个诗步十一个音节,(129)前四个、第七、第十和最后一个音节是重音节,其余轻音节。例如:
湿婆大神用脚底摧毁群山,
搅动一切众生和所有大海,(130)
但愿世界劫后,他的舞蹈
保护你们,永远赐予幸福!
然后,面向鼓乐,抬脚表演针尖足行。(131)接着,开始绕行,抬脚表演跨步足行,使用快速。(132)双脚间距三多罗,行走五步,表演针尖足行,先左脚,后右脚。(133)与此同时,面向前方,脚步后退。然后,面向前方,行走三步,(134)表演针尖足行,先左脚,后右脚。接着,双脚并拢,吟诵含有暴戾味的偈颂。(135)吟诵完毕后,行走三步,召唤两位助手。他俩走上前后,歌唱那尔古多迦歌曲。(136)
继而,两次表演针尖足行,先左脚,后右脚。然后,开始表演具有雄辩风格的三人谈。(137)丑角突然出现,说话言辞互不连贯,令舞台监督发笑。(138)谈话中含有谜语般的言辞,诸如“谁在这里?”“谁获得胜利?”引出戏剧情节。(139)在三人谈话中,丑角挑剔助手的话,而舞台监督加以肯定。(140)
然后,舞台监督表演说明。为了成功演出,他应该吸引观众,说明剧情。(141)完成这一切后,三人一起表演针尖足行,然后表演踩踏足行之外的任何足行,一起下场。(142)
这是演出前奏中的遮杜罗娑罗节拍表演方式,诸位优秀的婆罗门啊,下面请听特利耶娑罗节拍表演方式。(143)表演的各个组成部分相同,只是减少了节拍。(144)其中,两迦罗的右手节拍、一迦罗的左手节拍、一迦罗的右手节拍和两迦罗的双手节拍。(145)具有这样的迦罗、节拍和速度,是开始吟诵等的特利耶娑罗节拍表演方式。(146)运用遮格底诗律,每个诗步第一、第四、第八、第十和最后一个音节是重音节。这是特利耶娑罗的达鲁瓦歌曲。(147)在特利耶娑罗表演方式中,舞蹈行家简化音乐、步姿、达鲁瓦歌曲和节拍。(148)
音乐和歌曲,步姿和动作,有繁简两种。(149)手脚每次活动两迦罗。在遮杜罗娑罗方式中,手脚在绕行中活动十六次。(150)而在特利耶娑罗方式中,手脚活动是十二次。这是演出前奏中的两种表演方式。(151)在特利耶娑罗方式中,向各方天神敬拜时,只是行走三步。而在遮杜罗娑罗方式中,行走五步。(152)耶利耶娑罗方式中应该使用教师规定的节拍,这里不再重复讲述。(153)诸位优秀的婆罗门啊,这是演出前奏中,依据雄辩风格的特利耶娑罗和遮杜罗娑罗表演方式。(154)
我已经讲述这两种表演方式。现在讲述吉多罗表演方式。(155)诸位婆罗门啊,在表演开始吟诵中,绕行时,歌手高唱歌曲。(156)第四个演员上场,手中捧花,天鼓奏响,鼓声强烈。(157)天女遍撒纯洁的白花,在前面表演舞蹈动作。(158)这种舞蹈的各种形体姿势和动作已在前面讲述。(159)在吟诵献诗诗句的间隔中,分别插入这些舞蹈动作,形成吉多罗表演方式。(160)依照规则完成这样的表演后,所有天女下场。(161)然后,所有舞蹈演员下场,接着表演演出前奏的其他组成部分。(162)
按照演出前奏的规则,运用吉多罗表演方式,不应该有过多的歌曲和舞蹈。(163)过多的歌曲、音乐和舞蹈会造成演员和观众疲劳。(164)一旦感到疲劳,就不会产生清晰的味和情。此后,其他的各种表演也不会产生感染力。(165)
在特利耶娑罗、遮杜罗娑罗或吉多罗方式表演后,舞台监督和助手一起下场。(166)就这样,完成演出的前奏。然后,另一位舞台监督(sthāpaka)上场,具有前一位舞台监督同样的品质和特点。(167)他采取毗湿奴站姿,身体舒展自如。进入舞台时,使用与前一位舞台监督同样的步姿。(168)此时,歌唱相关的达鲁瓦歌曲,运用遮杜罗娑罗或特利耶娑罗表演方式,使用中速。(169)然后,他表演足行,吟诵赞美天神和婆罗门的偈颂,语言甜美,含有各种情和味。(170)这样取悦观众后,宣布剧作者的名字,说明剧情,(171)提到神话剧中的一位天神,人间剧中的一个人,或人神混合剧中的一位天神或一个人。(172)以各种提示的方式暗示情节的开头和发展。(173)在完成剧情介绍后,他下场。就这样,按照规则完成演出的前奏。(174)
按照规则完成演出的前奏,就不会遭遇任何不吉祥,而进入天国世界。(175)如果违背规则,随心所欲演出,就会遭遇重大损失,而投胎畜生。(176)强风吹动的烈火也不如违背规则演出那样顷刻焚毁一切。(177)因此,阿槃底、般遮罗、南方和奥达罗摩揭陀的人们应该按照这两种方式表演。(178)
诸位婆罗门啊,我已经讲述有关演出前奏的规则。关于戏剧吠陀的规则,请说还要我讲述什么?(179)
以上是婆罗多《舞论》中名为《演出的前奏》的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