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这很开门!
- 蜀国降将,但魏国地下皇帝
- 爱喝甜辣酱
- 2358字
- 2025-04-21 09:02:02
之前高柔和黄庸等人一直做的事情完全可以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拖延。
高柔似乎觉得黄庸跟自己的思路一样,尽量拖延到曹丕去世,之后新君即位大赦天下的时候鲍勋自然就出来,回家待一年差不多就能起复,所以高柔才在强行坚持顶着,觉得再这样拖下去也没啥问题。
听说黄庸居然要把鲍勋弄出来,高柔顿时感觉到有点不妙,心虚地问道:
“德和啊,我,我等不如再等一时三刻?”
他继续压低声音,更加心虚且胆寒地道:
“实不相瞒,郭后身边的内侍这些日子偷偷告诉我说陛下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这几日彻夜难眠,甚至还晕过去一次。
这怕是……怕是坚持不了太久了,为何不再等些日子?”
高柔这话大逆不道,但明显是掏心掏肺不再隐瞒,所有的底牌都给黄庸看。
曹丕的病情发展速度让黄庸也有点吃惊。
他只知道历史上曹丕死在黄初七年,具体几月他还真不了解,要是曹丕的病情进展比历史上更快,会让之后的孟达、夏侯玄两张王炸生出不少变数,因此他冒着露馅的危险迅速加速,立刻将高柔先推到前台。
想让高柔这种谨慎的人狂热,需要足够的诱饵。
鲍勋,就决定是你了!
“文惠兄啊,你想得虽然稳妥,却也……太过寻常了。”黄庸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淡淡的惋惜,“你想过没有,陛下对鲍公的恨意,早已深入骨髓,现在还顾着体面,是因为尚有几分理智。
可若是当真命在顷刻,不管不顾,硬是要拉着鲍公一起上路?
陛下毕竟是帝王,病痛折磨之下不管影响、不顾体面杀人,天下谁能拦得住他?”
黄庸看着高柔脸上变幻的神色,继续道:
“退一步讲,就算陛下没有在临终前处置鲍公,等到新君即位察觉鲍公冤屈将他放出来,那营救鲍公的公卿也当以陈长文为首,钟元常次之,之后还有卫公振、辛佐治、华子鱼等人,到时候能有多少功劳分润给你高文惠?
官场上祸事人人避之不及,可这分润功劳嘛,那可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能温良恭俭让。
如果没有我,你高文惠,最多也就算是个‘积极营救’之人,最多只能分润一点功劳,想做周勃,想要日后手掌大权为大魏谋事,呵呵,估计不成。
若是不成,我等之前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岂不是成了小丑。”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地盯着高柔,声音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
“若是在此时,在陛下盛怒之下,在你我都被认为自身难保之际,文惠兄却能力排众议,‘不畏强权’,将鲍公从诏狱之中救出……
文惠兄,你想想,这是何等的壮举?这是何等的胆魄?
到那时,鲍公对你感激涕零,朝野上下就算有人抢着来分你的功劳,可鲍公正直,自然也知道是怎么回事,该谢谢谁不用多言,那些清流雅士也盼着贴近文惠兄分些功劳,自然拼命为文惠兄鼓吹。
到时这廷尉的诏狱,怕是困不住文惠兄了。”
高柔听得心潮澎湃,血液仿佛都在加速流动。
泼天大功!
一人独占!
鲍勋感恩戴德,清流交口称赞!
这些词语如同重锤一般,狠狠砸在他的心坎上!
他原本以为自己跟黄庸只是萍水相逢,就算黄庸想要拉他一把,也只是画饼、利用居多。
可黄庸这利用真是包教包会,高柔只一点头,他直接托举着高柔往上走,甚至自己甘冒奇险受大委屈。
高柔老脸一红,却又满心期待,脱口而出:
“该,该怎么营救?”
“高端的营救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方式。”黄庸凑近高柔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缓缓吐出石破天惊的八个字:“直接开门,先斩后奏!”
“啥。”高柔大脑一片空白,还以为自己和益州人交流出现了严重的障碍因此误解了什么,他强行压住不断哆嗦的右臂,低声道,“开门是什么,又,又斩谁啊?”
“开门就是开门,我又不是听泉,哪有别的意思。”黄庸抖了抖肩膀,“开门放了鲍公,让他先回家躲躲,文惠兄是建安老人,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吧?”
“什……什么?!”高柔如同被毒蛇咬了一口,猛地向后跳开一步,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嘴唇哆嗦着,眼睛瞪得溜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的身体因为过度激动而剧烈颤抖,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直……直接开门放走鲍公!德和……你是疯了吗?!
这……这怎么可能!这简直是自寻死路!陛下知道了,我们……我们都要被夷灭三族的!!”
鲍勋可是曹丕心中最硬的刺,要是真按照黄庸所说,曹丕哪怕拼着名声不要都有可能杀了他,那高柔私自放了鲍勋岂不是一件极其危险恐怖的事情?
高柔是刚正,但不是刀枪不入,救鲍勋的人多,可哪天高柔被撸了关起来,就未必有人来救他了。
黄庸就这样静静地盯着高柔,一言不发,高柔见黄庸不回答,也这么傻乎乎地看着黄庸。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终于,高柔感觉弯腰弯地背疼,也只能强行挤出更加尴尬的神色。
“让,让德和见笑了。”
黄庸轻轻颔首,叹道:
“没事。”
没有咒骂,没有说教,这反倒让高柔有点不适应。
不是,你骂我几句啊?
好歹给个反应啊。
黄庸平静地把双臂抱在胸前,一副哀莫大于心死的表情,平静地道:
“没事了,高廷尉先回去吧,我也乏了,改日我与元仲说起高廷尉的苦衷,元仲也不会与高廷尉为难。”
气氛极其压抑。
压得高柔呼吸都有点困难。
黄庸无所谓,主要是黄庸背后的那个人。
平原王曹叡。
黄庸说话的间隙,高柔几乎感觉是深沉的曹叡在一脸忧郁地看着自己,带着浓烈的失望和几分愤慨。
他未必会遭受什么惩罚,可高柔相信,要是自己不肯做,他一定会失去自己人生中最好、最后的机会——一个成为大魏周勃,名留青史的机会。
就像黄庸之前所言,朝争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能温良恭俭让,这个已经送到自己面前,即将托举自己向上的机会,真的就要这样放弃了吗?
许久之后,他终于再次开口,这次他的声音像呢喃一般,却略带一股癫狂,让高柔自己都吓了一跳。
“我做了,平原王能保得住我吗?”
黄庸一直绷紧的表情终于笑出来了,他笑得很和煦,也很坦然。
这一刻,他之前做的准备终于完全穿了起来,高柔答应的时候,黄庸感觉心里的巨石轰然崩碎,从容极了。
“为名士弃官,这是建安风骨;为好友不惜己身,这是建安风骨,不畏惧帝王乱命,也是建安风骨。
大魏要像大汉一样伟大,风骨是第一步,文惠兄,成为天下楷模的好机会,若是我便绝不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