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狱。
朱由检轻车熟路来到这里,看了眼早已静候的典狱长。
后者弯腰作揖:“一切都安排好了。”
说罢,他将牢狱钥匙塞给了朱由检,装作若无其事离开。
很快。
朱由检来到了关押齐尘的牢狱。
即便隔着铁门,凝望着那身影,眼中不乏充满了鹰愤。
此时他,已经成为阶下囚。
与之前所见,天差地别。
破旧的白衣囚服,毛杂的浓发,再也没有当初桀骜。
见到门口那身影,眼睛微眯:
“你还是来了。”
他知道,有一天,这位信王殿下必然会找自己麻烦。
当听到亲爹的死讯后,他已经放弃了所有。
眼神中再无光泽。
朱由检用钥匙打开牢狱,迈步走入,反手将门上锁:
“我们聊聊……”
他没有着急动手,深深注视着他。
齐尘一脸倔犟:“别废话,要动手赶紧的,我什么也不会说的。”
“你别想从本少嘴里,得到任何情报。”
“好吧,既然你不想说。”
“本王也不想逼你。”
“你自己动手,还是本王帮你……”
说罢,他从袖口掏出一把断刃,扔在了齐尘面前冷声开口。
然后,再也没看他一眼。
齐尘嗤笑:“父亲……孩儿来找你了……”
话音未落。
噗——
汩汩(gu)鲜血流淌而出。
迅速浸染了脖颈,白皙的脖颈被猩红鲜血染成了殷红。
挣扎了没一会,便失去生机。
化成一摊血泊。
眼神空洞,彻底死去。
朱由检转过身,确认彻底死亡后,这才放心离去。
临走时,他找到了典狱长。
典狱长会意:“放心殿下,事后本官来处理……”
“绝对天衣无缝。”
朱由检再没有任何停留,迈步出走牢狱。
潇洒离去。
典狱长见人走后,先是喊来狱卒处理尸体,而他将随身的账薄翻阅。
直到看见了齐尘,他用笔轻轻勾掉。
宣布已经死亡。
随即,他将牢狱伪装成,被人闯入模样,发现牢犯时齐尘已经死亡的假象。
上书奏折,上报大理寺。
与此同时。
朱由检离开牢狱后,又去趟坤宁宫。
先拜访了母后,又去看了公主,见到公主已经能活蹦乱跳了。
这才放下心来。
心中也忍不住感慨,那太医的医术精湛。
“阿哥……”
“听说你要入选秋闱,喏这个给你……”
小女孩急匆匆朝屋内而去,又急匆匆朝屋外跑去。
几分钟的时间。
女孩便拿着一本算术出来。
正欲递给他时,被惠妃阻拦:“淑娥,这是你的作业。”
“怎么……”
“你还想让殿下,给你做作业么……”
小女孩闻言,谎言被戳破,气鼓鼓囊囊:“不要你管,我就要给阿哥。”
说罢,他又往朱由检身前窜了窜。
像是一只寻求帮助的小兔子。
朱由检笑了笑:“好了,阿哥不要你的作业,太傅布置的任务。”
“需要你独立完成。”
“阿哥是帮不了你的……”
又是一个落日,黄昏映照着晚霞,将天边一片云彩渲染成动人画卷。
傍晚时分,暮色里。
朱由检回到慈庆宫,一道熟悉的身影紧随其后。
那人他认识。
王承恩。
他来干什么……
一个念头浮现心中。
还没等他多想,王承恩便脚步加快,来到朱由检面前。
施了个万福:“咱家见过殿下。”
“你来这里干什么。”
“陛下亲自下旨,让咱家伺候殿下,顺便辅佐殿下学业。”
“用来面对即将的秋闱。”
“那有劳公公了。”朱由检没有拒绝,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既然是陛下安排,岂有抗旨不遵的道理。
王承恩泯然一笑:“殿下莫要嫌,咱家惹人厌。”
朱由检解释:“怎么会。”
“走吧!”
“先进宫,本王安排。”
于是。
两人前后迈入门槛,缓步来到内院,看到府里的丫鬟时,王承恩眼神不免有些怪异。
那个丫鬟,他知道。
是那个大闹乾清宫的婢女。
不过……
这件事已经告一段落,自己也没有权利去插手。
扫视了一眼后,便默默跟在他身后。
柿子看到那陌生人后,总觉得有点眼熟,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疑惑询问:“殿下,这位公公是……”
朱由检介绍:“这位是王承恩公公,他是来教导本王学业的,这位不用我介绍了吧。”
王承恩作揖:“咱家都清楚。”
哪料,柿子听后,立马施了万福:“柿子见过王公公。”
后者笑意点头。
一间被油灯点燃的房间,萤火虫在窗边萦绕,月光洒落在少年面庞。
冷峻且帅气。
此时,他正翻阅着四书五经,很可惜他却看不太懂。
明天就正式开始学习。
距离秋闱还有半个月,也不知能不能递交给陛下一份满意的答卷。
不求金榜题名,但求无悔人心。
这是他现在唯一的念头。
望着窗外的明月,聆听着窸窸窣窣声,他有些困倦了。
不知不觉中,他睡着了。
另一边,坤宁宫。
某一处府邸。
也是夜深幽静,无人问津,蟋蟀在草垛中悉悉作响。
显得格外宁静。
少女趁着哥哥熟睡,轻轻来到窗边,点燃老旧油灯。
借着月光与火光的映照。
手里不停翻阅着杂书,一目十行,速度极快……
安静的房屋,除了蟋蟀声响,只留下女孩的翻书声。
然而,不远处周师睁开眼眸。
看着妹妹挑灯夜读,心都在滴血……
无奈。
临近秋闱,各大寒门子弟,书生们哪一个不是挑灯夜读。
哪一个不是磨剑十年。
挥剑一瞬!
想要金榜题名,便要遭受磨难。
周师唉了口气,责备自己没本事,无法给妹妹带来更好的读书环境。
最终,默默翻了个身。
脑海中涌现出,那位前辈的话语,骤然灵光一闪。
一个大胆的想法,悄然形成……
让周师不知道,窗边的少女正啃咬着手中的糕点。
虽然搁置了很长时间,入口充斥着酸臭与苦涩……
但她还是小口吃着,每吃一小口,她便想起那日的小孩。
心里非常开心。
片刻。
她将还未吃完的糕点,小心翼翼珍藏好,放入那白色粗布之中。
只见,白布中。
还剩几个糕点,完好如初。
丝毫没有发霉雀斑,而那些正是朱由检初去坤宁宫,顺手递给她的碎嘴泥糕……
注1:金榜题名,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
该成语的本义是指科举时代考生考中进士,荣登殿试录取榜单之上,后泛指考试被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