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黛玉教书与户籍

“这先生当真不是人当的!”林黛玉几欲抓狂,一个时辰过去,竟连十个字都未能教会。张翠柳这姑娘倒还伶俐,学得飞快,连黛玉都暗自诧异;可狗儿跟张青山,简直如同对牛弹琴。

原来自小深闺独处的黛玉,这几日与这群孩童玩得投契——虽说他们总嘀咕她“日日都像换了个人似的”。

起先应承教他们识字时,她还满心欢喜,想着总也能尝尝为人师表的滋味。谁曾想教人读书也如此的困难,明明自己开蒙的时候那么容易。

“李兄息怒!”方圆见状急忙上前拦住,总算救下那块险些粉身碎骨的木板。只是黛玉掌中的炭笔,早已化作齑粉簌簌落下。

黛玉心中暗自叫苦,原以为此行又能玩耍嬉戏,谁料先是被拽着练了两个时辰弓,转眼又被推来教书授字。

挽弓射箭倒还新鲜,她自然从未接触过这些,只是偶尔听母亲讲起外曾祖父驰骋疆场的故事,如今借着李洛这副强健体魄,倒也耍得有模有样,兴致盎然。

可这教书......怎与想象中全然不同?黛玉只觉头皮发麻,早知如此,还不如去听那贾雨村讲学呢!

黛玉洗净满手碳粉,衣袖一甩:“今日就到此为止!明日再学。地里还有活计等着呢——走了弟兄们,下田去!”

说来也奇,黛玉竟迷上了种田,都道农事辛劳,可李洛这副身子骨根本不知疲倦为何物,每次除杂草,其他少年总要省力用些巧劲,唯独黛玉将那锄头舞得虎虎生风,倒恨不得把其他人的活都揽过来。

在田间休息的黛玉望着几个孩子在田间辛勤劳作的身影,尤其是狗儿端着水来回送的憨态,她忍不住遐想。“等身子养好了,定要让爹爹在扬州置办几亩上等水田。”嘴角不自觉扬起笑意。

“到时候和狗儿他们在田埂上搭个凉棚,沏壶好茶,就看着李洛一个人在地里忙活,让他在心里整日挑我的理儿!。”

抬首望了望天边的流云,黛玉的笑意渐渐淡去。两人整日通信,每日她都能望着河看到这张脸,可总归不如面对面,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面对面见到这人呢?

————————————

“大哥快醒醒!“狗儿的声音透着雀跃,“王婶婶说今儿带咱们去办户籍。”

李洛睡意正浓,迷迷糊糊间被人摇醒。李洛都习惯了,自从交换身体以来他就很少自然醒过。

一睁眼就瞧见狗儿趴在床沿,那双亮晶晶的眼睛里盛满了期待,这这才想起今日约好要去里长那儿办理入户——难怪这孩子如此兴奋,活到这么大,怕是从没经历这等事。

他顺手揉了揉狗儿乱蓬蓬的头发,这才慢悠悠起身梳洗。推门一看,不由怔住——院里几人早已收拾停当,连平日鲜少出门的兄妹俩都穿戴整齐候着。这阵仗,倒叫李洛心下纳罕起来。

“不是说只去办户籍吗?怎么你俩也跟着去?”李洛挑眉问道。

张青山憨厚地挠了挠后脑勺:“忘了跟大哥说了,里长是俺姥爷。娘说顺道去探望老人家。”说着举起手里油纸包着的二两肉,“喏,连礼都备好了。”

李洛闻言倒吸一口凉气。虽说自己的便宜父亲官至四品,可万万没想到你大牛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竟还有个当里长的外祖父!先前还担忧入籍之事能否顺利,如今看来倒是白操心了。

不多时,王氏便领着众人浩浩荡荡出了门。一路上也没少跟人打招呼,李洛觉得这村里的气氛真是不错,邻里之间颇为和睦。

南山村本就不大,拢共不过几十户人家,没走几步便到了里长家门前。青砖小院前,几株老树正抽着新芽,在晨风中轻轻摇曳。

兄妹俩也不敲门,径直就冲了进去。院里顿时响起一阵中气十足的朗笑:“哎哟,我的孙儿们来啦!”

不多时,三人从屋里出来。只见那老人虽也是一身粗布衣裳,但衣料好歹染着靛青色。虽已年迈,却腰板笔直,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丝毫不见半点龙钟老态。

老人略带审视的将众人扫视一圈,这才对王氏道:“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你竟有空来看我?平日里可是请都请不来。”

王氏闻言立即呛了回去:“哪回带俺当家的来,您老给过好脸色?整日就知道数落他!”

说罢也不管老父亲气得吹胡子瞪眼,转头就吩咐俩孩子:“去厨房取些米面来。横竖早上没来得及用饭,就在这儿凑合一顿,省得来回折腾。”

王氏刚要往厨房去,忽又转身对老父道:“俺当家的该是跟您说过了,这几个孩子的户籍要落在俺家。您看着给办一下吧。”

王成无奈地摇摇头,转而打量起几个孩子:“老汉王成,是本村里长。你们跟着叫王爷爷就成。”说着朝屋里摆手,“随我来吧。”

李洛连忙带着二人行礼问好。进了屋内,几人一一报上年龄姓名,王成提笔在册页上工整记录。轮到狗儿时却犯了难,虽说这名字也能登记,可着实粗鄙了些。

他一想也是,总该给孩子个正经的名字,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你若是想跟张叔姓也行,若是想自己起个姓也行,实在不行跟我姓也行。”说罢李洛望向狗儿,目光里充满了鼓励。

李洛温声道:“你若愿随张叔姓自然可以,若要另取个姓氏也行。若是愿意...“他顿了顿,眼中漾着柔和的光,“随我姓李也未尝不可。”

狗儿低头绞着衣角,半晌才怯生生道:“张叔待俺极好...可、可俺想...”他忽然抬头,眼睛里满是希冀,“俺想跟大哥姓李。“那声音轻得几不可闻,甚至带着几分乞求。

李洛闻言展颜一笑:“好,那从今往后你便姓李了。”他略作沉吟,“我这'洛'字取自关中洛水,便给你取个'渭'字,同是关中的一条大河,唤作李渭可好?”

狗儿的眼眶霎时红了。他使劲吸了吸鼻子,声音有些发颤:“俺...俺不晓得关中在哪儿,可这名字...真好听...”说着竟有些哽咽。

李洛与方圆见状,连忙上前轻拍他的肩膀。如今该改口唤作“李渭”了,这个终于拥有自己名字的少年,正用袖子胡乱抹着眼泪。几人按下心头感慨,赶忙将户籍文书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