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很棘手,但我有信心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绘梨衣的猫
- 3116字
- 2025-04-21 11:39:32
厂长办公室的门在姜晨身后轻轻关上。
王德贵的拍板和那句“大胆去干,出了问题我担着”的承诺,如同最强劲的东风,将“大学生姜晨要改造锅炉”的消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吹遍了龙阳军工厂的每一个角落。
有了之前的事迹,这一次,大家在潜移默化之间已经将姜晨当成了他们龙阳军工厂的一份子。
姜晨用实际行动证明,他是真的有点东西的。
无论是改造63式步枪还是负责06车间的生产。
他绝不是那种只会骂人“泥腿子”的所谓高级知识分子。
有了来自厂部、来自王连长本人的正式文件指令,意义截然不同。
当姜晨再次踏入那熟悉又略显陌生的锅炉房时,迎接他的不再是角落里的窃窃私语和怀疑的目光。
“哎呀!快看快看!这不是咱们未来的大工程师,姜组长嘛!”
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带着明显的调侃和热情。
正是四班那个嗓门最大的张小山,他正拿着一把长柄铁锹清理炉渣,看到姜晨进来,立马放下工具,夸张地迎了上来,脸上堆满了笑容。
他这一嗓子,立刻引来了锅炉房里所有人的注意。
原本还在各自忙碌的几个锅炉工——都是四班的老熟人,也是当初和姜晨一起顶着黑眼圈参加射击考核的战友——纷纷停下了手里的活计,围了过来。
“哟,真是姜组长!稀客稀客!”另一个瘦高个,平时话不多但眼神活泛的小李也跟着起哄,“姜组长这是来视察咱们锅炉房的工作啦?有啥指示精神,您尽管吩咐!”
“去去去,别瞎起哄!”老刘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他拨开众人,走到姜晨身边,脸上虽然带着笑意,但语气却透着一股严肃,“什么姜组长,瞎叫唤啥?这是小姜,厂里派来帮咱们解决技术难题的!”
话虽如此,但老刘此刻的态度,与最初那个叼着烟卷、满脸不屑的车间组长已是天壤之别。
他亦步亦趋地跟在姜晨身侧,甚至下意识地微微弓着腰,完全没了往日的“班长架子”。
他是最希望姜晨成功的那个人。
比姜晨本人的愿望还要强烈。
不然自己的300块钱就要打了水漂。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他对姜晨也算是给足了面子。
而不是像之前夜谈一样一口一个“你小子”。
姜晨被这突如其来的阵仗弄得有些哭笑不得,但也明白这是工友们表达亲近和认可的一种方式。
他笑着摆摆手,和众人打着招呼:“山子哥,李哥,你们就别拿我开涮了。我还是那个烧锅炉的姜晨,就是运气好,琢磨了点东西,王连长看得起,让我来试试。”
说话间还给老刘示意了一下。
老刘为不可查的点了点头。
见他态度谦和,没有丝毫“升官”后的倨傲,这让原本还有些拘谨的工人们也放松下来。
“小姜,你就别谦虚了!现在全厂谁不知道你?大学生就是不一样,脑子灵光!”
“是啊是啊,那改良的63式,听说06车间那帮眼高于顶的老师傅都服气了!”
“这次你来弄这锅炉,咱们可都指望着你呢!”
七嘴八舌的议论中,充满了真诚的期待。
之前对姜晨“大学生”身份的质疑和轻视,早已烟消云散。
这些锅炉可是关系到大家冬天取暖的生产命脉。
在众人的簇拥下,姜晨一行人来到了锅炉房的最深处。
那里,矗立着一台比其他几台锅炉更显老旧、也更为庞大的燃煤锅炉。
这台锅炉的编号是“01”,是建厂初期就安装的第一批设备,服役年限已经超过了十五年。
至于诞生年限...没人知道。
姜晨皱了皱眉。
锅炉的金属外壳上,原本的绿色油漆早已斑驳脱落,露出一块块锈迹斑斑的铁皮,如同老人脸上的褐斑。
连接处的法兰盘似乎有些变形,隐约可见渗漏的水渍干涸后留下的白色痕迹。
炉体上方的几排观察孔玻璃模糊不清,积满了厚厚的烟尘。
与它旁边那台姜晨最初负责的、相对簇新(但也只是相对而言)的04号锅炉相比,这台01号锅炉简直像个饱经风霜、垂垂老矣的巨人。
姜晨停在这台01号锅炉前,抬手轻轻触摸着它冰冷粗糙的外壳。
虽然他之前在这里当过几天的锅炉工,但为了“照顾”他这个文弱的大学生,老刘当时特意将最新、也相对最好操作的04号锅炉交给了他负责。
对于这台最为老旧、问题也最多的01号锅炉,他之前的了解仅限于观察和从老刘口中听到的只言片语。
老刘站在他身边,看着眼前这台熟悉的“老伙计”,眼神复杂。
虽然王连长下了死命令,全力配合姜晨,但他心里那点小九九并未完全消失。
这台01号锅炉的状态,他是再清楚不过了。
“小姜啊,你看看,这就是咱们厂的‘老祖宗’——01号锅炉。”老刘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讲解。
尽管之前在宿舍里,他已经和姜晨简单提过这台锅炉的状况,但此刻当着众人的面,他还是决定再详细地、甚至略带夸张地描述一遍。
这既是向姜晨和在场的其他人(包括厂部技术员)说明情况,也是在为可能出现的失败提前铺垫。
“这老家伙,年纪比咱们厂里好多小伙子都大喽!”老刘拍了拍锅炉布满锈迹的外壳,发出“嘭嘭”的闷响,“十五年多了,风里来雨里去的,没少出力,但也确实……老了,不中用了。”
他指着炉排部分:“你看这炉排,磨损得厉害,好几处都变形了,卡煤是常有的事,有时候烧着烧着火就灭了,得重新捅半天。而且这缝隙啊,忽大忽小,漏煤漏风都严重,煤掉下去烧不透,冷风钻进来降炉温,你说这热效率能高到哪去?”
他又走到锅炉后部,指着烟道连接处:“还有这烟道,设计得也老了,弯头太多,阻力大,抽力不足。一到阴雨天或者气压低的时候,烟囱就倒灌烟,呛得人眼泪直流。为了保证抽力,咱们只能把引风机开到最大,那‘呼呼’的噪音吵死人不说,用电量也哗哗地往上涨啊!”
“最头疼的是这燃烧室。”老刘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空间小,结构也不合理,煤扔进去经常烧不透,黑烟滚滚的,浪费煤不说,烟囱周围那一片啊,下的都不是雪,是黑灰!附近的居民都来找过好几次麻烦了,也就是王连长面子大,给压下去了。”
他顿了顿,看了一眼姜晨,继续道:“还有这水管,内壁结垢肯定少不了,传热效果一年比一年差。阀门也老化了,好几个都关不严实,滴滴答答漏水漏汽。前年大修过一次,换了些零件,可毕竟是底子不行了,治标不治本啊。现在这锅炉,烧同样的煤,出的蒸汽量比旁边那台新的04号要少将近两成!还三天两头闹点小毛病,不是这儿堵了,就是那儿漏了,伺候它比伺候祖宗还费劲!”
老刘一口气说了很多,将这台01号锅炉的“老、旧、病、残”描绘得淋漓尽致。
周围的锅炉工们也纷纷点头附和,显然对老刘的话深有同感。
“是啊,刘班长说得没错,这01号炉最难伺候了!”
“上次就是它突然熄火,差点耽误了给02车间供汽!”
“烧它一吨煤,感觉有一半都变成黑烟飞走了!”
老刘听着大家的抱怨,心里暗暗点头。
他说这些,一方面确实是实情,这台锅炉的状态的确堪忧;另一方面,也是在给姜晨打预防针,更是给自己和姜晨留后路——你看,不是我不配合,是这设备本身就问题重重,基础太差。
你姜晨本事再大,想在这堆废铁上玩出花样来,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万一要是失败了,那主要责任也怪不到我老刘头上,当然,也怪不到你姜晨头上,只能怪这锅炉太老旧,神仙也难救!
他偷偷观察着姜晨的表情,想看看这个年轻人听到这些困难后会不会打退堂鼓,或者至少露出点为难的神色。
然而,姜晨的反应却出乎他的意料。
从始至终,姜晨都只是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惊讶或者畏难的表情。
他的目光专注地扫过锅炉的每一个部件,时而点头,时而若有所思。
那眼神,不像是在看一堆破旧的钢铁,更像是在审视一件有待雕琢的璞玉。
当老刘和工人们的抱怨声渐渐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姜晨身上时,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刘班长,各位师傅,大家说的这些情况,我都了解了。”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期待的脸庞,“问题确实不少,也很棘手。但是……”
他的语气微微上扬。
“……并非无法解决。我带来的这套方案,正是针对这些老旧锅炉的通病设计的。我有信心,能让这位‘老祖宗’,重新焕发青春!”
话音落下,锅炉房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随即,爆发出更加热烈的议论声。
姜晨没有再多说,他走到锅炉前,解开手中那卷略显陈旧的图纸,将其在旁边一张相对干净的工作台上缓缓铺开。
蓝图初展,改造,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