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三

此生诗词做清吟,且将丹心留注脚

白德成

引子

读屈原那些伟大的诗篇,假如不用注脚,肯定会超出我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忍受力。注脚,就是怕你不明白的详细解释,也称注释。而我编诗选刊,却给排版编辑们下了一道指令,所有的注脚都删去。因为,每个人都在用脚注释自己的人生路途。每个人都是一页写满了文字的纸,那些晦涩不明的部分,那些无法言说的部分何须用注释来表白?除非你很无奈。

其实,我是绕个弯提出了一个诗词议题:笔墨当随时代!读郝秀普的诗词,让我对这个诗词议题有了准确的“注脚”。

注脚一

我们现如今的时代是波澜壮阔的变革时代。作为一个县级的财政官员,每天掌管着大量过路钱财,每一个出口入口都要让它中规中矩,力争为一个县的经济发展发挥它的最大效应,应该是很累的活计。郝秀普做得很出色,就像他的方正的脸庞,衍生方正的心境,方正的作为。他这样注释自己的品行:

忠诚勤勉寻常事,耿介清廉世代歌。

羞倚强权争厚利,耻将公器竞骄奢。

——《七律·端午节感怀》

随风莫道朱颜改,不易初心一点衷。

——《七绝·滦平古御路杏花》

胸中自有朝阳在,昂扬奋进不须鞭。

——《秋思组歌·夕阳西下》

自知沧海粟,身微力也穷。

缘何能汝尔?丹心秉赤诚。

——《赋得青松兼抒己怀》

我始终坚持认为,写诗词的人是善良的高尚群体。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一个人钟情于诗词是一个人最真诚的体现,倘若是体制内的官员,且视诗词于生命的一部分,更是难能可贵的生命袒露。诗词是文学领域里的顶尖宝塔,千百年来被人们视若神明。通过诗词留给世间的吟咏,让人们对那些真诚的诗人顶礼膜拜。究其原因,就是那些诗人总会在那个时代发出与那个时代自我、自尊、自强、自立的同频声音。

郝秀普如是。

注脚二

诚然,一个诗人可以在大时代里发出自己的声音,其实是最卑微的声音,也容易被人误解成故弄风骚。仅凭诗词,就能匡扶时弊,修正迷乱的世风日下,显然是诗人的幻想。避暑山庄有一个“沧浪屿”,是我自幼流连的地方,那是借屈原与渔夫的对话的故事而修建的一处景致。即著名的沧浪对话: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是告诉人们不管是处在清世还是浊世一个人的处世观。纵观郝秀普的诗词,处处可以看出一个官场濯缨者退而濯脚者的真性情。

多散漫,少牵缠。人生惬意是清欢。而今老骥思千里,爱惜红霞尚满天。

——《鹧鸪天·丁酉初夏漫思》

尘世几多痴恋,灵魂何处皈依。褓中孙女偶噫嘻,说尽人生妙谛。

——《西江月·孙女满两月题》

任是干秃枝也少,犹展雄姿效青龙。

——《秋思组歌·老树》

崇绿色,鄙红尘,此心安处是归真。闲来但对空山坐,不羡巢由上古人。

——《鹧鸪天·苇塘游记》

文人总是自负的。诗人可自负一点,但不是狂妄尊大;诗人可以清高一点,但不是目中无人。无论是清世还是浊世,都要有悯世情怀,心怀天下。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坚守着诗词领域里最后的一点清白。我想起了金朝官至翰林知制诰的元好问,死前一再嘱咐后人,他的墓碑不许写官职,只写:“诗人元遗山之墓”。

郝秀普已在国内众多大刊发表许多诗词作品,并且在国内高规格的诗词大赛中获奖,他的简历从来没有一点官职信息的吐露,只是乐此不疲地宣称自己是中国诗词学会的会员、市诗词楹联协会的副会长。诗词界圈内人都以为他是文化口的专职作家。当一个人如此看重自己的诗人身份,等同看重自己的生命,这个人的诗词情怀,让人敬重。

郝秀普如是。

注脚三

诗词也许进入了一个被重新重视的时代。我们那些咿呀学语的吟诵,蔓延了半个世纪。华夏,终于可以有无数个平台大肆展示诗词的空间。但是我悲哀地发现,诗词老了。说它老,是指喜爱诗词、创作诗词的群体年龄太老了。白居易弱冠诗才让宰相顾况倒履相迎的几率没有了,李白少年出剑门关一路用诗混吃喝的机遇没有了。我们国家的青少年们都在庞大的考试机器里挣扎着,呻吟着,哪有时间去学那些平平仄仄?直到走完了半辈子的路,该歇息的时候,那些数不清的老教师、老员工、老干部,才猛然想起还有诗词来打发剩余的时间。因此也就有了泥沙俱下、珠玉混杂的诗词现状。

只有那些常年坚持阅读、写作的诗词作者,才能够挥洒自如,漫不经心地创作出大量的诗词作品。郝秀普就属于后者。

趋庭时见飞鸿影,入梦犹闻唤爷声。

直待怀中孙女笑,万千縠皱霎时平。

——《七律·进京看望孙女途中有吟》

光阴荏苒任流去,故我年年乐读书。

——《鹧鸪天·思与行》

身既枯兮命未绝,盘旋环绕过山缺。

再吐新枝万千条,送上青天揽明月。

——《秋思组歌·枯藤》

把卷高楼游瀚海,寻诗胜境走人寰。

宅男应解禅心乐,坐守孤灯也展颜。

——《七律·国庆假期有作》

一首好的诗词作品,应该包含这三种元素:至真、至善、至美。真,需要你去永远呵护守候;善,需要你去悲悯天下弱者;美,需要你去用一生的执着追求去向往。像他诗里说的那样,即使是做一根老藤,也要盘旋环绕,更要再生出万千新枝,努力攀援,直到能上青天,揽明月。

郝秀普的诗词写作具备了至真、至善、至美的雏形,就像数次轮回的生命历练和修行,假以时日,就会破茧而出,用美丽的诗歌翅膀,扇动起一场非凡的风花雪夜。

郝秀普如是。

狗尾

又回到开始“笔墨当随时代”的话题。诗人是芸芸众生里最真情的感悟者,是这个时代最珍贵的真情残存者。作为诗人,一定要对得起这个称号。用自己的笔墨,来为这个扑朔迷离、汹涌澎湃甚至是高速发展的时代吟出最动情的、最真挚的、最动听的吟唱。到那时候,谁为谁做注脚,已经没有意义了。剩下的就是绕梁一世的余袅。

诗就是诗,人就是人。

诗和人的组合,就相当于天籁与万象的终极组合。

(白德成,朝鲜族著名诗人、作家,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第一届河北省青年诗人协会主席及省、地、市级诗歌刊物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