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三馀漫吟》序
温 瑞
郝秀普先生的新著,名为《三馀漫吟》。“三馀”者,“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时之馀也”,出自《三国志·魏志》董遇的名言。通读《三余漫吟》书稿,得知郝先生在公务部门供职,曾出版过《四时佳兴》一书,利用“三馀”点滴积累的时间坚持数十年笔耕不辍,足见郝先生对诗词浸淫之久、陶醉之深和勤苦之恒,令我十分钦佩。
南朝梁钟嵘《诗品》说:“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这是从诗的情感角度提出的论断。唐代白居易《与元九书》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以树作比喻,对诗词的情、言、声、义四个要素作了形象概括。当代诗词家寇梦碧也要求弟子写诗词时做到“情真,意新,辞美,律严”。可以看出,历代诗家都认为真挚的情感是诗之根本,而义理又与之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共同反映着诗词的思想内涵。诗词中只有充满发自肺腑的情感,才能触动读者的心灵,进而产生共鸣。
郝先生的诗词大多是缘事而作,有感而发,并通过较高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来,所表达的情感真诚恳切,生动自然,这正是“词到用情处,字字无可敌”的要义。
一、家国情怀,唱响时代旋律。“不学诗,无以言”,在历代诗书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滋养下,中国文人心灵深处根植了家国情怀的文化基因,这种基因不断地传承延续着。郝秀普先生的诗词具有家国情怀这一特质,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近年党中央作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作为亲历者和实践者,郝先生的《七律·去马营子扶贫途中》颈联:“雨露无私沾草木,人民有福享荣昌。”用雨露、草木比拟党和人民的关系,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农村经济繁荣的希冀。《七律·五道营子纪行》颈联:“坡种山桃红满谷,沟栽草药绿盈川。”描绘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展示了新农村的发展面貌。写时政题材,如果构思和技巧处理得不好,就会流于概念化、口号化而枯燥乏味,郝先生的时政类作品做了较好的诗化。例如《七律·闻总书记视察唐山拾秋诗社》:
炎炎盛夏舞春风,感慨油然五内中。
泼墨挥毫抒胸臆,坐吟走诵效孩童。
拈来诗笔千钧重,汇入民心一脉通。
捧读谆谆叮嘱语,激情澎湃满苍穹。
全诗一气贯注,把得知总书记视察诗社的激动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以小见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意义暗蕴其中,自是不须多言。又如《七律·学〈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有感》颔联:“百年变局风云急,九域苍生瞩望深。”概括了世界局势和民心所望,歌颂了党中央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郝先生的诗词,不仅有美,也有刺,如对于荒唐的南海仲裁案,以《水调歌头·斥南海仲裁闹剧》一首词,慷慨激昂地给予了严正谴斥。对职场中的虚情假意、勾心斗角、表里不一等庸俗习气,以《七律·端午有思》进行了揭露和讽喻:“奉承反是情商好,诚实多招智者烦。惯动机心争上下,肯将热血荐轩辕?”赓续了传统诗词的美刺思想。
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全国人民投入“抗疫”的阻击战和围歼战。郝先生作了《七律·闻解放军除夕夜驰援武汉》:
号令一声除夕颁,三军严整赴时艰。
甘将热血挥荆楚,誓为蒸民靖宇寰。
只有前行汤火里,决无反顾死生间。
大医劲锐铿锵至,奏凯高歌不日还。
全诗彰显了人民子弟兵为民而战,勇于逆行,义无反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表达了战之必胜的信心和决心。整首诗音韵铿锵,掷地有声,较好地发挥了七律大气凝重、韵致高朗的优势。其他如《七绝·对雪有感》后联:“好雪应知世间势,莫教武汉出行难。”触景生情,由本地之雪联想到武汉出行之难,还故作痴语,劝雪要知时势,以巧妙婉曲的手法写出忧民之情,不落俗套。又如描写疫后复工的《七绝·“开工喽!”》后联:“一犁欢快毛毛雨,不碍山林布谷声。”借助犁雨、鸟声等物象烘托复工的欢悦之情,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二、山水情韵,寄托盛慨雅趣。摹山范水,歌咏胜迹,历来是诗人的重要题材。写山水旅游诗,最重要的是须写出景点的特色和精魂,同时还要融入个人的独特感受,绝不能写成景点说明书。例如郝先生的《七律·重游北海公园》:
红墙白塔镜奁开,三十三年我又来。
太液池中曾击楫,琼华岛上再登台。
高天厚土无穷已,逝水流光不可回。
往事依稀如昨日,心头隐隐起风雷。
诗从公园的景物起笔,接着回忆和叙述两次游览的情形,点出太液池、琼华岛特有景点,后半则展开空间和时间来抒发感慨,结句含而不露,余韵悠长。又如《七绝·题鸡冠山》前联:“屏声敛息热河边,屹立长宵待晓天。”抓住了山形的特点,既有画境,又富诗意。
郝先生对家乡的山水充满热爱,潮河、白草洼、金山岭、牤牛河、大冰沟,等等,这些地名在书中时有出现,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虽然未曾到访,但也可以在诗章中领略秀美风光。例如《浣溪沙·夏夜漫步县城牤牛河畔》:
菡萏随风十里香,龙须沟子变荷塘。卅年旱涝记沧桑。 岸柳低垂天傍晚,霓虹闪烁水中央。一川旖旎任徜徉。
词的上片由荷香入笔,接着交代牤牛河三十年来生态环境的变迁;下片描写傍晚河畔美景,怡然漫步,表达了清雅自适的意趣,全词层次分明,进退自如。又如《鹧鸪天·与承德县朋友同游白草洼》上片结句:“汇林为海输佳气,聚草成洼舞彩裙。”比拟新奇,意境清幽,美不胜收。《七律·小城初春闲步》颈联:“滦阳气候由来是,燕赵风情自古刚。”在前两联描写初春景物之后,此联由今及古,由小及大,由物及情,对仗构思高妙,写出一种博大的感受,堪称警句。其他如《七律·过长城而记国仇感赋》颔联颈联:“长城浩渺连峰起,甲士铿锵倚壑排。修我铜墙非好战,冲天碧血未曾埋。”时间恰逢“九一八”,作者路过长城脚下,忽然似闻警报声,有感而作。诗的脉络从景物和人物乘势转入抒情,风格上雄浑豪迈。
三、生活情味,留取深刻记忆。诗词的创作需要从生活中汲取养分和获得灵感,只有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的作品。生活具有广泛的含义,诗意在“小生活”中体现得更为鲜活生动。郝秀普先生的诗词擅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精彩的瞬间和片断,对身边小事琐事加以诗意提炼。事件终会过去,但化为诗篇,就会保留下深刻的记忆。例如《七绝·为老父理发作》:
初握剃刀双手麻,心头怯怯望霜花。
而今法度拿捏准,一技骄人不用夸。
民间谚语:“人有一技之长,不愁家里无米粮。”以前的父辈总希望儿女有一技在身,故而作者为给老父亲理发专门研习此技术。诗从回忆刚学艺落笔,承接见到父亲满头白发而心生怯怜之意。转结写现在技术已经练好,可以用自己的手艺孝敬父亲了,并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诗虽短小,容量却很大。其中既融入了父子深情,又包含了诗人的孝道,是一首感人的好诗。又如《鹧鸪天·立夏与妻散步》:
柳絮轻飏立夏天,微风摇飐绿柯繁。绽来翠叶宜观色,谢去春花莫惜残。 荷出水,树参天。多情脉脉月儿圆。悠然傍晚清河岸,一片霓虹照并肩。
立夏绿荫初浓,虽然青春已逝,却是月圆依旧,与妻子偕行,共同享受傍晚的安然恬静。词的两段皆有画外音、言外意,耐人寻味。其他如《七律·玉霞妹发来孙女出生照》颈联:“与妻知晓同欢乐,共父称觞论裔苗。”见到孙女照片,急忙与妻子、父亲分享,全家喜悦之情,无以言表。《五律·题何青兄问候彩信》颈联:“江河千里外,兄弟一心间。”对仗大开大合,造势自然,极写友情之切。《七律·闱外心祈》颔联:“桂花遍佩青丝鬓,荣酒微熏赤子心。”写在考场之外,对学子充满了殷殷期盼,使用熟典灵活自如。
四、世事情境,感悟多彩人生。对于世事百态人们会产生一些感悟,诗人别具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所以感悟更加深远,而且还能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出来,实现“我手写我心”。郝秀普先生对人生有着颇深的感悟,例如《五律·自厉》:
观金无足赤,论己岂完人。
孟子能三省,吾侪宁独嗔。
刀锋常向内,体悟总从新。
如是勤磨砺,心香达至臻。
诗的前半化运用金无足赤、世无完人的成语,引用孟子三省的典故,进行自我对照评价。后半以刀锋向内、从新体悟,来勉戒激励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全诗多作议论,议而不枯,催人振奋,殊为难得。又如《七律·无题》:
职小官卑意界深,瘟神肆虐久沉吟。
由来疾病民人苦,自古清平狡吏侵。
鹏鸟犹怀天气魄,匹夫尚有海胸襟。
并非饱暖生闲事,亿兆黎元在本心。
正是疫情肆虐之时,职小官卑也有着深阔境界,首联颇见笔法之次第。接写人民之苦与狡吏之害,一悯一恶,爱憎分明。颈联志比大鹏要有怀天之气魄,纵是匹夫也要有海样胸襟,此对雄奇不凡。尾联以情系黎元,初心不改作为收束。全诗胸罗沟壑,扬清击浊,正气浩然。其他如《七律·杂感当年》颈联:“同流或获渔翁利,异代犹闻单父琴。”运用渔翁得利、单父鸣琴两个典故,刺贪腐而歌善政。《七律·辛丑正月杂感》颈联:“惜春反恐春花早,怀旧还嫌旧事稠。”描写对待事物的一种矛盾心理,人人都可能有过这样的感触,很富理趣意味。《搬粮漫思》后联:“人老休凭筋骨力,事工莫恃蜡银枪。”蜡银枪,外表像白银铸成,实际是用焊蜡所做的枪头,比喻中看不中用。用自我调笑的口吻,说搬不动米袋子了,其实这恰是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馀漫吟》所收诗词,是作者2013年至2022年十年间创作积累并精心遴选的,题材广泛,内容宏富。体裁有古风、律诗、绝句、词和少量散曲,各体完备,可见郝先生于诗词涉猎之广。这些作品,体势开阖自然有致,属对工整典雅流畅,韵味隽永含蓄耐品,风格清新沉稳兼备,对一位诗词爱好者来说,能够取得这样的艺术成就诚属不易。当然,个别作品在艺术技巧上还有提升空间,例如,有的作品本应该是绝句,但因为平仄或押韵所限,未符合绝句的规范,只好不标体裁。又如,有的古风未能遵循一韵到底或分层换韵的规则,写成了非规律的平仄韵通押等,稍有遗憾,但终瑕不掩瑜,《三馀漫吟》不失为一本耐读的诗词集。
新书的出版,对每一位诗文作者来说都是件大事,借此向郝秀普先生谨致祝贺。
2022年6月3日(端午)
(温瑞,网名塞上白衣子,相见恨晚。1970年生,吉林东辽人。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诗词学会会长,中华诗词论坛执行坛主,《长白山诗词》副主编。著有《温瑞诗词选》,主编诗词集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