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鲁肃
- 季汉教父,我教刘备谋万里江山
- Ktv的章鱼
- 2056字
- 2025-04-22 07:35:04
关于谁来担任沛相这个问题上,王融想到了一个人。
淮泗人士鲁肃。
按照目前这个时间点来看,鲁肃应该因闻名江淮而被袁术聘请出任东城县长。
于是王融派人回下邳找陈登,请陈登拟一道朝廷文书,以朝廷征辟的名义,特地征东城县长鲁肃为沛国相。
诚然,鲁肃也在王融的拉拢吸附目标里。
当王融提出要征辟鲁肃为沛相的计划后。
吕布、陈宫沉默了。
徐州诸位代表也都不说话。
无声就是最好的应答。
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徐州人私下里找到王融,问鲁肃这个人能融入徐州圈子里吗?
对此,王融耐心着解释。
“鲁氏乃淮泗一带的豪族。”
豪族是什么意思?
就是刚刚超越了豪强,但又没有成为门阀士族的一个群体。
介于士人与豪强之间。
豪族向士族进阶的一种方式,就是族内不断出现官宦之人。
族内当官的子弟越多,就越能加快该族成为世家门阀的速度。
“担任沛相,对于他和鲁氏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豪族一定会积极向士族晋升,而不会心甘情愿退回豪强阶级。
“有此机会,他难道会拒绝向我们靠拢吗?”
王融断言,说鲁肃必然会融入徐州圈子里,成为自己人。
另一边。
淮南,东城。
鲁肃看在袁氏的份子上,出仕担任了东城县长已有一段时间。
本来,鲁肃想借着袁氏这个平台,让淮南鲁氏逐步壮大,完成由豪族到士族的蜕变。
但鲁肃很快就发现了袁术的部下法度松弛,袁术却不加以约束。
相反,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经过观察,鲁肃知道淮南军如此松弛,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袁术本人的影响。
他断定袁术难成大事。
既然袁术难以成事,那也就无法完成鲁肃内心的野望。
因此鲁肃开始暗中谋划,打算带领百余心腹连夜离去,投奔好友居巢令周瑜。
可还没等鲁肃出发。
人在东城、尚是县长的鲁肃,就收到了一份朝廷征辟文书。
徐州朝廷征东城县长鲁肃为沛相。
“沛相?”
鲁肃呆住了。
关于天子和朝廷落户徐州下邳的事,鲁肃早有耳闻。
起初他也想过要到徐州朝廷寻找机会,但苦于没有门路。
恰逢当时袁氏聘请鲁肃,因而鲁肃来到了袁术的阵营里。
如今的一纸征辟文书,让鲁肃有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恍惚感。
去还是不去,鲁肃心中早有决定。
他将东城县长的印绶摘下,悬在府衙大殿之中,又叮嘱自己麾下的心腹,明日清晨,城门打开后,从四方城门各自散出去。
而鲁肃自己则是以外出巡视东城各乡为由,出了北门之后不做停留,径直北上,直奔沛国。
半路上。
鲁肃和他的百余人员完成了汇合,一行人疾步向北。
好巧不巧。
在鲁肃刚出门没多久,袁术便已巡视到东城府衙,看到大殿内悬着的印绶以及打听到徐州朝廷征辟鲁肃为沛相的消息。
“不可放走子敬!”
袁术想要把鲁肃留在淮南,哪怕不能为他所用,也不愿意让鲁肃为徐州朝廷所用。
他憎恨徐州,憎恨徐州朝廷。
当下,袁术派遣一队轻兵往北追赶,务要把鲁肃带回东城,袁术就在东城等着。
纪灵负责带队,一路疾驰,还真追上了准备渡过淮河的鲁肃一行人。
“子敬何故匆匆离去?”
追兵一字排开,打算强留鲁肃。
鲁肃也早有准备,他让百余心腹依托江畔、占据地形,与纪灵所部百人展开了对峙。
“子敬,某奉命而来,请君归还东城,主公就在那里!”
纪灵喝道。
鲁肃心意已决,他回复了纪灵:“将军请回,告知后将军,就说肃无心出仕,要回定远老家了。”
这话骗不过纪灵,纪灵当即拆穿了鲁肃的话。
“某曾听闻徐州朝廷征辟子敬为沛相一事,子敬此番离去,可是去沛国赴任?”
“当今朝廷被徐州奸佞掌控,子敬何必去助纣为虐?”
纪灵劝说道。
但鲁肃却十分清楚。
奸佞只不过是站在各自立场上而提出来的一种说法。
对于淮南袁术势力来说,徐州朝廷就是奸佞。
对于掌控徐州朝廷的一众徐州兵马来说,不听朝廷号召的所有诸侯,都是奸佞。
当今局势混乱,孰能辨忠奸?
鲁肃所能做的,就是趁着这样的局势,抓住能够抓住的一切机会,让鲁氏一跃成为士族,成为门阀。
至于过程如何,遵循本心即可。
“肃,去意已决,将军不必再劝。”
鲁肃还是要走。
朝廷任命的沛相,比袁氏任命的东城县长要更具权威,职位也更高。
也更加能够助力鲁氏向上发展。
他有什么拒绝的理由呢?
“既然如此,就休怪某不念昔日同僚之情了。”
纪灵正欲用强。
可淮河东面却驶来一支水军,为首一员大将,生得虎背熊腰,正是奉命前来接应鲁肃赴任沛相的周泰。
周泰率部而来,停靠于南岸,命令将士拉开阵势,接应鲁肃登船。
“泰今日奉命而来接应子敬先生,请先生登船北上。”
淮河上的水师兵马两千有余,对于纪灵来说,就是人多势众。
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周泰接走了鲁肃。
从淮河往北,走沱河水路赶往沛国相县的船舰上,鲁肃得知了周泰的身份。
“先生莫非摒弃泰当年的劫江之贼身份?”
见鲁肃不说话,周泰不喜问道。
“非也!”
鲁肃摇了摇头,他刚才所想,是像周泰、臧霸这样出身的人,都能融入徐州圈子里。
而鲁氏为淮南豪族,又如何融不进徐州朝廷呢?
看来此次北上赴任,是一个相对正确的选择。
路子,走对了。
“将军昔日之事,不过明珠蒙尘罢了,今日扫尽尘埃,绽放万丈光芒,为国效力为君尽忠,可喜可贺。”
鲁肃祝贺周泰。
周泰转而大喜,他邀请鲁肃在船上对饮。
文化人说话就是好听,周泰对鲁肃的印象大为改观。
转眼间,船舰已到沛县。
鲁肃随周泰进城,见到了王融、刘备、陈宫、吕布等人。
他感受到了一股诡异焦灼的气氛,令人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