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背着画夹的文艺青年

想到这里,陈夕不禁眼眶发热,鼻尖微酸。

他自嘲地笑了笑,果然人最擅长的不是感动他人,而是感动自己!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遥想公瑾当年...呃...遥想自己当年,那真是风里来雨里去,每天土里刨食,胆战心惊,东躲西藏,日子过得虽然滋润,但是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

而现在呢?他不仅能和FBI警探谈笑风生,还敢在他们面前反复横跳。这种转变,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爽!

平复心情后,陈夕给母亲发了张与中奖支票的合影,又转了200万华夏币过去。

他本想40万美元全部转过去,但考虑到老妈还会担心他的生活费问题,没有都转,而是自己留了一部分。

现在都快九点半了,华夏那边应该是半夜,估计娟姐此时正在睡觉,等明天早上起来家里该地震了!

哈哈,估计会惊得直接从床上蹦起来,一定一脚给宝哥踹地下!

在陈夕的记忆里,家里的氛围总是轻松愉快。

东北人骨子里的豪爽让他们家少了些刻板的规矩——父母早就不让他叫“爸妈“了,非要他跟邻居一样喊“娟姐“和“宝哥“。

后来,陈夕叫着叫着也就习惯了,这个在外人看来没大没小的称呼,二老却乐在其中。

回完消息,陈夕便办理了出院手续,也不需要检查身体,基本上跟院方打个招呼就可以离开了!

因为陈夕并不是人质里面最先离开的,所以也并不像上次那么麻烦。

还是同样的套路,熟悉的配方,打车回公寓,洗澡换衣服,出门。

一套流程走下来,仿佛又回到了昨天...

这次陈夕并不是轻装上阵,而是背着一个巨大的画夹,拎着一个小桶和折叠椅就出了门。

今天他出门的“皮肤”是文艺青年!

红色格子衬衫搭配牛仔短裤,脚踩帆布鞋,鼻梁上架着昨天买的半框眼镜,背上巨大的画夹,手里还拎着小桶和折叠椅。

这身行头,活脱脱一个艺术学院的高材生。

他要装成去教堂采风的美术生,要靠这身皮肤去教堂挖墙脚!

很快,陈夕按照白色挖宝点的指示,来到了教堂大门外。

此时,教堂正是开放的时候,进进出出很多人,大多是以妇人为主。

她们人手一本圣经,三三两两地向着教堂里走去。

因为今天是礼拜日,虔诚的基督徒是要在这个日子里做礼拜,诵读圣经,祈祷上帝保佑!

哈利路亚!

陈夕在心里默念:上帝保佑,但愿今天别再出什么幺蛾子,他实在不想再睡医院了。

尽管刻意低调,他那张俊脸和这身文艺打扮还是引来了不少侧目。

除了那一身打扮以外,那出众的模样也引得周围那些大妈们纷纷侧目,窃窃私语。

美女帅哥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是焦点。

陈夕这种堪称“行走的荷尔蒙”级别的帅哥那更是不得了,尤其今天打扮得十分文艺...

要知道,在美利坚这个崇尚个性,追求自由的国家,文艺男是很有市场的,尤其还是长得还这么帅的...

陈夕虽然已经开始适应了这种被注视的感觉,但也没到自恋享受的地步,尤其是周围都是妈妈级的妇女,更是让他有种想要迅速逃离的想法!

特别是几位大妈火热的眼神,让陈夕浑身不自在...尤其是那边那位奶奶级的女士,您对着我抛媚眼、咬嘴唇是几个意思?

陈夕感觉自己又被冒犯,他...不干净了!

好在他并不去教堂里礼拜,而是在教堂外找个地方写生。

陈夕装模作样的在教堂里逛了一圈儿。

说实话,这座罗曼式教堂虽不算宏伟,但敦实的线条、简约的装饰自有一番别致。

建筑线条简单明快,造型厚重敦实,整体呈夹角对称,装饰简约大气。

五根罗马柱上方雕刻着简单的狮子形象搭配红色的屋顶,庄严又气派。

陈夕的绘画技能可是达到了大师级,对华夏古典建筑略有研究,他对这种国外的建筑美学也是颇有见地的。

挑了几个不错的角度,拍了几张自认为非常好看的照片,陈夕便来到了白色挖宝点所在的位置旁边。

白色挖宝点位于教堂建筑东面背阴的围墙下,陈夕紧靠着围墙支起画摊。

放好折叠椅,支起画架,撑好画布,拿出预先准备的颜料和画板,老神在在地坐在折叠椅上欣赏着教堂的风光。

此时正是上午十点左右,今天的天气还算舒服,微风清凉,温度适宜。

天空是那种好看的明蓝色,没有一丝云彩。

阳光穿过教堂屋顶的十字架投射出一个十字光影倾泻而下,映照在草地上形成一个影子,和后门那棵有些椭圆的高大柏树交相辉映,有一种别样的几何美感。

草地上斑驳的树荫,各种颜色的小花点缀其中,仿佛天使踩过的足迹,生机盎然。

嘶!

果然,有些美景总是在不经意间映入眼帘,陈夕努力记住眼前的美景,手上画笔渐渐开始勾勒起来。

他手中的画笔如有神助,将眼前美景一点点定格在画布上。

陈夕此时很是投入,好像忘记自己是来挖宝的,而是真的来写生一样。

不断对照着眼前的景色,手下的画笔不停,脑海中不断思考着如何用手中仅有的颜料绘画出他看到的美景。

渐渐地,他似乎进入了某种忘我的境界之中,仿佛这天地只剩下眼前的美景和手中的画笔。

颜色一点点的勾勒覆盖再融合,很快一幅教堂风景油画作品就在陈夕的画布上呈现出来。

看着眼前这幅艺术品,不愧是大师级绘画技能,当最后一笔落下时,连他自己都震惊了。

这幅画不仅完美还原了实景,更赋予了它诗意的灵魂——光影的跃动,色彩的层次,仿佛能让人闻到青草的气息,听到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光是看着眼前的画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甚至连光线和色彩的变化都刻画的十分真实,充满了灵动与诗意。

陈夕满意地看着自己人生中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作品,再次瞟向教堂时,确认窗边的身影已经离开,陈夕收起陶醉的表情。

ok,可以开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