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漕运之殇,百官行述!

扬鞭打马间,战马飞驰而过。

在重重限制的县衙之中,犹如无人之境,跨过门槛,越过矮墙。

这突然降临的“神兵”,立刻引动了漕丁的攻击。

不过。

马上的神兵先行动手了,长箭搭弓,便成半月,指尖一松,箭矢就穿越了空间,精准命中一名又一名的漕丁。

穿喉、过胸……三箭,至少中两箭。

左右闻声赶来的漕丁,纷纷惨死在利箭之下,三堂之前,王千户暴死。

群龙无首的漕丁不等还击,一支支利矢就来到了身前,站着的人,一个个倒下,而爬上墙头的人,一个个跌落。

数百名漕丁,在一盏茶的时间里,成了死尸。

海瑞和锦衣卫士已然认出了来者的身份。

孝陵精兵!

孝陵卫,沿袭传统军制,一位五所,共五千六百人。

所有卫兵都是从九边九镇、东南、西南诸军抽调了数战、十战,甚至是百战不死的老兵,用以保护孝陵。

在此基础上,又挑选组建了一支五百人的精兵。

精兵的选择标准:能骑马扬鞭,飞速奔驰,还要骑马跨过一道壕,越过一堵墙,并在马上开弓射箭,三箭中两箭者才为合格。

而且,精兵每五年进行调整考核一次,在严苛选拨的同时,施行末位淘汰。

哪怕足够的优秀,也可能因为没有他人优秀而遭遇淘汰。

围绕在海瑞身边的锦衣卫士没有放松警惕,但也知道,在这样的军阵之下,如果孝陵精兵有异心,一轮箭雨,他们都要死在这。

诸贼俱灭,孝陵卫统领下达了军令,“验尸!”

一干精兵近乎复刻一般,翻身下马,抽出了腰间短刃,走向倒地的漕丁,无论死活,一刀心口,一刀抹脖,又快又准。

这一幕。

看得锦衣卫士们嘴角抽搐,这叫验尸是吧?

那补刀是什么?

海瑞从锦衣卫士保护中走出,询问道:“将军,可留活口?”

袭杀钦差的证据,这遍地漕运衙门制式的刀剑够多,够证明了。

但触犯律法,应明正典刑,以警世人,这样动用私刑,未免太过可惜。

孝陵卫统领下了马,平视着海瑞,摇了摇头,给出了回答。

他所接受的旨意,是铲除胆敢袭杀钦差的来犯之敌。

这不是战场,胜似战场,而在战场上,只有死人才是可以相信的。

海瑞沉默了。

县衙逐渐恢复了平静,上千名漕丁的尸体,和从县牢狱中逃出的囚犯尸体,被一具具摆放在衙门口的空地上。

人虽死,但心口、脖颈等伤口的血还在汩汩往外流,转眼间,就汇聚成了血色的小溪流。

天气暑热,易生瘟疫,在从漕丁身份得到“牙牌”等物验明正身后,孝陵精兵便就地挖了个坑,在尸身在浇上了猛油,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杀人,焚尸,这简洁,迅速的解决方式,看得锦衣卫士们眼睛泛起亮光,学到了。

整个盐城的百姓今晚睡眠都不怎么好,先是县衙方向闹了一阵,后来又嗅到浓重的臭油气味,反胃、作呕,直到天亮左右,人们才缓和了些。

不知道味淡了,还是闻久了。

盐城的事基本结束,海瑞换上了官服,准备前往淮安府治山阳县,去解决漕运衙门那群虫豸,“北上山阳。”

“有密旨,请海部堂移驾扬州,那里私盐泛滥,盐务疲软,陛下命海部堂前去查察。”孝陵卫统领却摇摇头,说道。

孝陵五千六百人,五百精兵来到了这,其他五千一百人,则从金陵直接去到山阳。

虽然距离有些差距,但骑兵的他们能到这里,五所步兵现在也差不多到山阳,着手完成陛下密旨内容了。

陛下认为,海瑞不适合看到接下来山阳发生的事。

海瑞猜到了几分,坚持道:“我非是两淮巡盐御史,无权干涉两淮盐务事宜。”

漕运衙门可灭,但私刑不可泛滥,皇帝拥有天下臣民的生杀予夺,一旦大开杀戮,必然有伤圣名。

“现在是了。”

孝陵卫统领拿出密旨,上书“海瑞兼领两淮巡盐御史”。

这个正七品的宪官,在海瑞一众头衔中,无疑是品级最低的,但意义重大。

在大明朝,若论政治地位,顺天府是龙头老大,但若论经济地位,两江首屈一指。

两江富裕,粮食产量居国朝前列,其他收入也很可观,就以盐税来说,仅扬州一地每年上缴朝廷财政六十万两白银,占全国盐税的百分之六十。

当然,这是老话儿了,如今盐务不兴,世人皆看出盐法改革迫在眉睫,但是,古往今来,改革哪有不流血的。

朱翊钧让海瑞去扬州,其意不外乎要破除一切积弊,将盐法重新收归于朝廷。

如果说,运河是东南势力的“银河”,盐场,便是东南势力的“金山”。

张居正的退让,让朱翊钧看到了东南势力虚假的强大,也让朱翊钧看到了东南势力内部的矛盾。

你退,我便要进!

银河废了,金山,我要拿回来。

为了海瑞的安全,在锦衣卫士以外,孝陵五百精兵会随同海瑞南下扬州,孝陵卫统领说道:“海部堂,请!”

海瑞吸了口气,坐上了前往扬州的马车。

……

淮安府,山阳县,总督漕运部院。

被五千孝陵卫团团包围,在卸下衙门守卫、汤世隆的亲兵武器后,孝陵卫直入总督部院,在这里,找到了潘允瑞、汤世隆、陈文烛。

或许是知道有这一天,三人提早准备了些东西,此刻,就摆放在大堂之上。

望见孝陵卫的到来,潘、汤、陈有恃无恐,说道:“这里面,装着京城大大小小数百位官员接受孝敬的证据,我们称之为‘百官行述’,我们愿意束手就擒,就是不知京城的百官能否坐的住,而陛下的那张龙椅,还能否坐的住?”

这么多年,花了这么多钱,不就是为了今天吗?

利益捆绑,让京城百官不得不救下他们。

只是三人不知道的是,东南势力在朝代表,内阁次辅大臣张居正已经妥协。

“杀了!”

领头千户漠然下达了命令。

都这样了,还装模作样鸡毛啊?

在三人惊愕目光中,数名孝陵卫兵举起了弓,长箭破空,潘允瑞、汤世隆、陈文烛,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