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抽薪止沸,东窗之事!

“先帝遗诏?”

朱希忠垂死病中惊坐起,瞪大着眼睛望着仿佛在宫里刚唱完大戏,满脸脏乱的同胞兄弟,难以置信道。

无法相信,向来仁慈宽厚的大行皇帝,竟会留一手提防着成国公府。

可能是受了惊吓,也可能是坐了起来,脑子重新占领了高地,朱希忠又觉得不太对。

“那遗诏你看过吗?可是大行皇帝亲笔所书?”朱希忠询问道。

凡是遗诏,无不关系重大,如果真有这么一道遗诏,哪怕紫禁城再森严,也不该一点风声都没有。

冯保、高拱、张居正,这些负责大行皇帝丧葬的权宦、权臣,却从未对成国公府有所透漏,甚至没有以此来“勒索”。

所谓的“遗诏”,不会是假的吧?

那小皇帝,不会是矫诏自利吧?

“看过又如何?没看过又如何?遗诏,多为大行皇帝弥留之际口授,由宦官、顾命大臣代笔,先帝咽气前,身边的侍奉的宦官是孟冲,今夜,正是那厮领着我去的冷宫,即便当朝对峙,大兄你说,孟冲会说遗诏是真?还是会说假?”朱希孝无奈道。

回来的路上,他就意识到了那份遗诏存在的漏洞,可是,这个漏洞是漏洞,也不是漏洞,纵使证明那遗诏不是大行皇帝所书,但隆庆年间,太监代为拟诏,是得到天下臣民认可的。

这世间唯一能证明遗诏真假的,只有躺在梓宫中的大行皇帝。

除非成国公府能让先帝起死回生的神仙手段,不然,这就是个死局。

这就叫死无对证!

朱希忠又躺了回去,染了暑气的脑袋,忽感疼了起来,一手捂着脑袋,一边听着兄弟继续讲述陛下对成国公府,对锦衣卫的安排。

查清隆庆元年初夏闯宫那个汉子,兵部大印丢失,赈灾御史离奇自尽三案。

作为隆庆年间真正的锦衣卫都指挥使,朱希忠远比任何都清楚,这三件大案,无不牵扯众多,一个十岁小儿,嗅觉竟然如何灵敏,不会是属狗的吧?

心中腹诽不已,朱希忠却在暗暗庆幸,已经把锦衣卫职掌全部甩给了兄弟,这些事,和他无关了。

“大兄,我该怎么办?”朱希孝把装着关防大印的锦匣,往兄长身边推了推。

他又不是耳聋眼瞎,之前在“看窑子”的时候,多多少少也看到了些东西,听到了些事情,此刻的锦衣卫职掌,就成了烫手山芋,接过的印,想退回去了。

朱希忠不动声色地又把锦匣推了回去,“去查啊,南、北镇抚司中,都有关于这三案的记录,想查清告御状者的冤情、兵部大印的去向,不是什么难事,至于赈灾御史之死,陛下不是让你把案卷移交给海瑞了吗?你连案子都不用查,只用保护个人,就更加轻松了。”

买定离手的东西,退回是不可能退回的,他和成国公府,可经不起诸方的压力。

“小孝啊,都说长兄如父,但为兄我抚养你长大,却从未想过你的报答,只希望以后你闯出祸来,不要供出我来。”

……

南直隶,淮安府,山阳县。

总督漕运部院。

门外的大坪按规制有四亩见方,暗合“朝廷统领四方”之意。

大坪正中高矗着一杆三丈长的带头旗杆,遥对着大门和石阶两边那两只纤尘不染全国罕见的白矾石石狮。

据说是元代波斯进贡的两对石狮,一对运送京都,一对就留在淮安。

牌坊三座,中曰“重臣经理”,东西分别曰:“总共上国”、“专制中原”。

威严,宏伟。

而此时,平静被一阵急促传来的马蹄声打破。

远远的,亲兵队护送着灵璧侯、漕运总兵汤世隆一行人的轿马来了。

身为东瓯王汤和的七世孙,汤世隆获袭封父爵灵璧侯,并获赐世袭诰券。

在大明朝勋贵之中,其身份、地位仅在五座国公府之下,不可谓不显赫。

绝大多数时候,汤世隆总是像文官那样稳重,出行之时,也多喜轿而不喜骑马,但今儿个,这位灵璧侯骑着快马,将轿子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到了部院门口翻身就下了马,然后“飞”身进了总督署的后堂。

这里已然坐着两个人,一个是负责帮助漕运总督管理漕务的漕储参政潘允瑞,另一个是淮安府父母官知府陈文烛。

“海瑞要来了?”

人还没进大堂,汤世隆的声音就先传了进来,潘允瑞、陈文烛不约而同地露出了不屑的神情,这群武官,平日里装的再像,一遇到事,就露出了粗鄙武夫的本质。

但在汤世隆显现身影后,两人的不屑便消失不见,露出了热情的笑容。

“是的,京城传来了消息,王宗沐迁升河南巡抚,新的部堂大人,便是海瑞。”潘允瑞接过话道。

汤世隆入内,毫不客气的就要坐下,但见这就潘、陈二人,一愣道:“徐巡漕呢?”

漕政关乎六省,除正式官员外,都察院少不了也要派出监察御史,由于在漕运上,所以称之为巡漕御史。

品秩不高,却是个大肥缺,如今淮安遭难,漕运的主事都到这了,巡漕御史徐壁没有不出面的道理。

潘允瑞没有正面回答,指着大堂里这一排排箱子,说道:“我让人去叫了,只是,老徐听到海瑞是新部堂,就把之前分的了二十万两纹银送来了。”

人不出来,银子退回,巡漕御史徐壁想干什么,不外乎是划清关系。

“徐壁是不想干了?”汤世隆一开口,干脆不坐了,站着拍起了桌子,“他对得起徐阁老吗?”

徐阶、徐壁,听着这名字,就知道多少有点关系,事实也是如此,徐壁是徐阶的侄儿,虽然不是叔伯那样的侄儿,但也没有出五服。

能力一般,东南一党能把巡漕御史这么重要的职位运作给他,全因徐阶徐阁老。

“被海瑞整怕了呗。”接这句话的是陈文烛。

海瑞在淞江府收拾徐家太狠了,现在的徐家人一听到海瑞的名字,就动弹不得,也就难怪徐壁会如此了。

“那徐巡漕这样能见海瑞?”汤世隆说出来的是那样低沉。

陈文烛笑道:“让他永远见不到海瑞就可以了。”

潘允瑞闭上了眼睛,众人也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