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城破

清晨太阳初升,大雾尚未消散,沉寂数日的张浚率中央禁军出动了。

中军兵士三万,两翼骑兵各是一万,总共五万红衣黑甲的大军,腰间的弯月战刀闪着寒光,漫漫黑色如同遍野松林。

孔锦在侧门的兵营里来回踱步,支援军由于人数过少,只能留守在侧门,保护驻扎在这里的守卫军的亲属,“大人,小姐。求求你们,让我们去看看家人吧。”他们突然跪在地上,一个劲地磕头。也许这是最后一次机会去见他们一直等待的人了。

孔锦想起几日前,瞧见老赵的夫人在油灯下缝缝补补。

“不是说不给他补了。怎么今晚又忙上了?”孔锦偷笑着坐下。

“自从和他认识后,每次他去行军,我都吓唬他再干这可能有去无回的行当,总有一天我要得心疾。”老赵的夫人浅笑着回忆往事。

“然后有一天他和我说,自己十一岁那年,因黄巢起义和家人走散,又是大冬天,又冷又饿,在乡间小路上晕了过去,等他醒来时,发现是一个穿着银甲的士兵背着他,随行的几个士兵告诉他,自己已经晕了好几天,他们只能用水就着军粮给他喂食,为了不耽误行军汇合的日程,他们便轮流背着他往前走。”

“把他背到集市后,几个士兵给他留下了自己用的大袄和本就不多的粮食,便不得不上路。他们和自己约定,等完成了任务,来此处找他。老赵裹着大袄等啊等,家里人都托人找到了他,那几个士兵还没来。

他哭闹着不肯和家里人离开,其实他知道可能这几个士兵已经战死了。他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就是想再同他们见一面。所以他长大了才一门心思地加入了征军,穿上了这银甲。”

“至此之后,我就不拦着他了,他的命都是别人给的,他再去救别人的命,也是冥冥中自有定数。”

这世道兵祸连结,人命如浮草,没有这些守卫着山河的将士们,百姓会更加苦不堪言。

“走吧,分一队士兵在路上保护他们。我也同你们一起前去。”孔锦于心不忍,死亡永远对活着的人更残酷。

突然,响起一阵嘹亮劲急的号角,仅剩的守卫军随之出动,中军兵士持阔身长剑,林安时在城墙顶上逆着寒风拉满了弓。

双方兵力相差十倍之多,张浚此番不过是想不费吹灰之力收割人头,等不及守卫军活活饿死了,也想灭一灭李克用的士气。

骤然之间,凄厉的牛角号声震阴地城,两翼骑兵呼啸迎击,若隆隆沉雷响彻山谷,又如万顷怒涛扑击群山。长剑与弯刀铿锵飞舞,长矛与投枪呼啸飞掠,密集箭雨如蝗虫过境铺天盖地,沉闷的喊杀与短促的嘶吼直使山河颤抖。

这是两支曾是唐廷最为强大的铁军,都曾拥有常胜不败的煌煌战绩,都是有着慷慨赴死的猛士胆识。

铁汉碰击,死不旋踵,整个山原都被这种原始搏杀的惨烈气息所笼罩所湮灭,

左边的士兵右臂上插着一支箭,却用不熟练的左手死命地砍着,面目狰狞,右边的士兵杀红了眼,大声的吼叫,嘴角甚至流出血来。

“孤城防卫之计已穷尽,不能保全了。”先锋军使康君立站在高高的城墙上自言自语,身后的守卫军军旗千疮百孔地在寒风中飘扬。

“大家镇静,莫要怕。”康君立缓慢转过身来,朗声说道,整个人沧桑得像个耄耋老儿。

“将军,我们戎马半生,早就做好了准备。”几个守在康君立身边的近卫沉声答道。

在敌军连翻的攻击下,阴地城内只剩下了不到一千守卫兵,不少守卫军的躯体被钉在了前门上,鲜血将破旧不堪的城门,涂得如他们进来那一天一样鲜红。

城破在即,但是守门的士兵还在帮守卫军的中军兵士死死抵住门,城门“咿咿呀呀”地被推挤着,一柄染血的弯刀直直劈来,城门碎裂了一块,应声而落。

张浚趾高气扬地骑着战马走来,他不屑的脸慢慢在破碎的城门窟窿上放大,张浚斜瞅了一眼城门里仍旧死死抵在门口的守门兵,轻鄙地摇头挖苦道“每天看你们几个守门都看腻了,只要你们几个乖乖送上自己的人头。我便可不取城内百姓性命。”

城门不堪重负碎裂越来越多,仅剩的六个守门士兵,互相看了一眼,城内还有一千多百姓,“张将军,此言可当真?”老赵大声疾呼。

张浚没想到这几个小喽喽与他公开叫板,“自然当真啊。”他不悦地回答。

“我们几个愿意随了将军的心意。”六位守门士兵从残损的城门中爬出。

呼呼北风中,城墙上的康君立和弓箭手听不真切城下在说什么,只见六个骨瘦嶙峋、衣衫褴褛的士兵,走近了张浚和他的近卫身边。

孔锦和亲属们躲藏在城墙旁雪堆后,几个百姓已经在低低吟泣,却不敢出声,泪水止不住地在他们冻得通红的脸上流窜,看样子是守门士兵的亲人。几位支援军士兵一一握住他们的手,也许是安慰亦或是感恩。

“报!”一个中军兵士,跌跌撞撞跑上城墙,他来不及擦干脸上的泪痕,“张浚说用守门士兵六人性命换城内百姓性命,他们六人应了。”

此时,城下八人突然仰天长喊“瓜州顾丹平!”“凤翔徐来福!”“云州郭十川!”“岚州叶子楣”“代州翁霍恩”“魏州赵财安!”寒光一闪,八人挥刀自刎,那双双凝望着天空的双眼,却终究是没有闭上。

“老赵!”林安时高声疾呼,本来以为再也哭不出来的双眼,一下子被涌出的泪水模糊了双眼。

“士有守节死,岂以责武夫!”康君立大声痛呼,拔起自己的阔身长剑,冲下城去。

张浚却不以为然,嫌弃这六个人阻碍了他屠城,示意随身近卫上前,给每个人再捅上一刀。

雪堆后突然冲出一名妇人,正是老赵的夫人,“狗贼!还我夫君命来!”顿时城门后的中军兵士纷纷从破洞的城门中爬出,呐喊着高举长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