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知识服务是出版服务的重要方式之一

《出版业知识服务转型之路——国家知识资源服务模式试点研究》一书即将出版,张立同志希望我为本书写一个序,我欣然同意,其主要的缘由有三点。

第一,我曾参与“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工作,对出版业知识服务问题关注已久。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文化产业,积极发展网络文化产业,鼓励扶持民族原创的健康向上的互联网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研发,拓展民族网络文化发展的空间。并且把“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列为“十一五”时期国家重大文化产业推进项目之一。在此之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经高度重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问题,把“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与“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中华字库工程”列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四大工程,并委托相关部门进行论证。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当时名为“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牵头对“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进行可行性论证,我担任“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项目组组长,组成了包括来自中国出版集团、方正阿帕比、万方数据、北京大学、中南出版集团等单位的专家在内的项目小组,在广泛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可行性报告》。2007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专家对四大工程进行可行性论证,柳斌杰署长、孙寿山副署长都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庆狮、杨芙清,两院院士王越,工程院院士方滨兴,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俞士汶,王选夫人陈堃銶等90余位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参加了论证。会后,各项目组根据专家意见对可行性论证报告做了修改。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财政部等部门就四大工程的立项问题进行协商。2009年,财政部批复同意“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中华字库工程”立项,但是对“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的属性有不同的看法。财政部认为此工程具有很强的产业属性,要更多地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我们认为此项目既具有产业属性,更具有公益属性和技术研发属性,由于认识的不一致,该工程在“十一五”期间没有启动。

2011年,《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再次将“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列入“十二五”期间“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重点项目。为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再次启动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仍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牵头,我也再次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研究,项目小组在“十一五”期间形成的“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新特点,结合知识服务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对项目可行性方案做了进一步修改与完善,形成了新的可行性报告。此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财务司、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就项目的立项问题多次与财政部等部门进行协商,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该工程迟迟没有立项。虽然没有正式立项,但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对该工程的关注没有停止,数字出版业界对该工程的关注也没有停止,因此该工程的相关工作一直在进行当中。

第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建设中投入很多。“十二五”以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发展很快,知识服务受到广泛重视。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国家知识服务平台与知识资源服务中心。为我们再次正式启动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建设项目提供了依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规划发展司、财务司等与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积极沟通,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对专业数字内容加工、知识服务标准研制、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大数据处理等分别立项,逐步推进工程建设。在此思路之下,做了五个方面工作:一是从2015年开始,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的指导下,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先后开展了三批“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工作,总共遴选出110家出版单位、科研单位等参与试点工作;二是组织28家首批试点单位开展了知识服务标准研制工作,确定了知识服务领域的24项标准,2015年11月,首批8项标准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颁布,有7项标准被纳入2017年国家标准制定计划;三是2015年财政部批准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申报的“知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并给予资助,知识服务中心平台建设启动;四是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筹建知识资源服务中心;五是2017年,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新闻出版大数据应用工程——国家知识服务平台项目,围绕知识服务领域的大数据应用研究开始启动。可以看出,“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虽然没有整体立项,但是工程的实质性工作一直在有序进行当中。为了做好知识资源服务中心建设及相关工程的研发工作,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建了专业的团队(由张立副院长负责),联合有关出版单位和科研单位等,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建设的总体构想,全面启动国家知识服务建设工作。现在网站初期建成,可在线访问的知识服务产品有100多款,未来会向社会提供更多的知识服务产品。

第三,知识服务是互联网时代出版服务的重要方式,出版单位有独特的优势,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互联网时代,知识的生产、传播、利用等已经发生巨大的改变,知识生产多元化、知识传播网络化、知识获取便捷化,特别是在资本的推动下,互联网知识服务风生水起,读者对知识服务的需求大增,知识服务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各种知识服务参与者都将迎来新的增长契机。美国学者弗里茨·马克卢普在《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中提出,教育、研究、传媒是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主要领域。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这一观点是没有异议的。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许多传统的观念正在被颠覆,许多产业正在被重构,互联网正在成为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主阵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出版单位如何在知识服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在互联网知识服务的浪潮中不被边缘化,这是很多出版单位尚未意识到的。传统出版机构不仅有多年积累下来的专业优质内容资源,更有一批高素质、专业的知识加工人才,能够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但是出版单位的市场意识比较弱,特别是互联网思维缺乏,许多出版单位尽管已经研发了不错的产品,但是还没有真正走向互联网。搭建国家知识资源服务平台,开展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工作,是推动传统出版单位转向互联网服务的措施之一。我们期待拥有人才、资源、管理等优势的出版单位,在互联网知识服务时代,仍然发挥主力军、主阵地的作用,为用户提供真正优质的专业知识,不负人民对高质量知识服务的期待。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 魏玉山

2019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