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业知识服务转型之路:国家知识资源服务模式试点研究
- 张立主编
- 1435字
- 2025-04-08 21:40:11
第二节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发展历程
一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论证阶段
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将“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列入“十一五”时期国家重大文化产业推进项目之一。2007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委托我院牵头组织项目组进行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可行性论证。这项工程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是重大创新型出版工程。项目组通过近两年的调研和论证,对本工程实施的意义、可行性、关键技术、实施步骤、运维方式、资金预算及风险等方面做了逐步深入的了解和论证。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虽然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被列为产业化项目,但由于本工程是一个跨行业、跨领域的国家文化基础性工程,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所以亟须国家鼎力支持,它的建设关系着未来整个数字内容产业的健康发展。整个论证工作历时近两年。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项目组广泛听取国内相关领域顶级专家——从科学院院士到大学教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等200余人——的意见,经过反复讨论和几十次的集中修改,明确了合理、可行的技术路线与总体规划,最终形成科学、合理、严谨而全面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并于2009年4月底上报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
201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列入“十二五”期间“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重点项目。
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制定了《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将通过对出版企业的支持,推动新闻出版整个行业的发展,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2015年,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相关工作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上报至科技部,并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优先启动重点研发任务;同时,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指导下,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部分出版单位开始进行知识资源服务模式试点工作。
2016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向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下发了《关于同意筹建知识资源服务中心的批复》(新广出办函〔2016〕28号),批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筹建知识资源服务中心,中央文资办也立项支持国家知识服务平台建设,这意味着知识服务的国家队开始组建。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采用分布式部署集成的理念,逐步建立专业领域知识服务分中心,不断提高知识资源聚合度与优质知识资源生产供给能力,提升知识资源流通效率,加速行业资源的整合汇聚,促进知识内容产品生产,提高国家知识资源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新闻出版业为外部产业供应知识服务的市场服务能力,为构建“国家级知识资源服务体系”提供基础性保障。
二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模式试点阶段
从2015年至2018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先后组织了三批知识资源服务模式试点单位的征集和遴选工作,共有110家出版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互联网企业等入选;进行了20家技术支持单位的征集和遴选工作;构建了知识资源服务标准体系并编写了相关标准;制定了有关工作方案和建设方案;完成了知识服务平台和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门户网站(包括移动版和网站版)的初步构建;完成了知识服务技术开发团队组建等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试点单位已经研发出100多款知识服务产品,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爱建筑”、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人卫临床助手”和“人卫用药助手”、人民出版社的“党员小书包”等。试点单位在知识服务方面的探索已经初见成效,将产生示范效应,带动新闻出版业的转型升级迈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