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第一章 想象的血

——异姓结拜与记忆共同体的创造

在描述中国社会是什么的时候,人们无法绕开宗族(家族)问题。按照一般的理解,所谓宗族是指以同一祖先的父系“血缘关系”为中心而结成的群体。作为分析性概念,宗族在描述中国社会时具有相当大的普适性,而当宗族被作为实质性概念来使用时,其局限性便凸显了出来:人们发现宗族不仅不能涵盖整个中国社会,而且宗族时常还要通过“摹拟血缘关系”即联宗行为被想象和重构。如果再细细追究的话,可以发现另一个几乎为论者所忽视的重要问题,即被赋予特定文化含义的“血缘关系”和“摹拟血缘关系”之“血”,乃是后世的想象之物。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人们不是用“血”,而是用“骨肉”来想象和解释亲属关系和摹拟亲属关系的,“血”观念的流行大概受到了欧洲基督教文化的影响。那么,古代中国人是怎样想象“血”的呢?“血”在社会结合中居于何种位置呢?本章尝试以歃血结盟的习俗为切入口,通过对异姓结拜——“秘密结社”结合方式的研究,考察“血”所积淀的文化内涵以及在公共记忆创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