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考绩司
- 我,万魂幡,执掌魔宗
- 吾相可封侯
- 2157字
- 2025-05-05 23:13:35
“一件上等的引气境法器,你镌刻其上的阵法,强化其锋利、轻灵,赋予其增两寸剑芒之功效,适用作飞剑,也可用于防身。”卫轩扫了一眼,当即给出评价。
“很不错。虽是这云金升了这剑的品质,但你初次炼器有此水准,也是当得‘有天赋’之称的。”
卫轩摸着胡子,赞许道。
姜暄淑闻言,顿时兴高采烈。她知道卫轩见惯了那上古时期人杰,所与之对照的,也是古之骄子,这个评价虽不及那“妖孽”“天才”之流令人震惊喜悦,但也已是颇为不易,当下兴奋说道:
“卫老,如此这般,可以告诉我修补你器体的材料法门了吗?”
“早着呢,你目前也不过是初窥门径而已,哪怕如今我所求的不过是简单修复,也没那么容易达到。别的不说,哪怕是那施暄炎留下的傀儡,此时你依葫芦画瓢,怕也炼不出来,这小子炼器上天赋倒也不差。”
“……哦。”
嘴角弯起的弧度下落,浅浅的酒窝被抚平,少女的眼帘低垂遮住了小半个眼睛,闷闷地回了一声。
白胡子老头伸手,似是想摸她的脑袋,伸出片刻又僵了僵,自然地转而抚摸自己的胡须,笑道:
“好啦。你当这炼器是什么?我这万魂幡,当年可是炼器之道的顶流。莫说东域,纵然是更广阔的天地之中,我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我那幡体并其上铭文道法,仅仅是看一眼就能让万千炼器大师顿悟,轻易修复不了,才是理所当然。你这天赋已然很是不错了,三个月时间,已经到了这个水平,很多大师年轻时候,也不过如此了。”
姜暄淑的心情又有所回转,也是更进一步知道了这万魂幡的本体在全盛时期到底有多吓人,心下有些慰藉。她站起身,忽得感觉一阵头昏脑涨,知道是炼器耗费太多精力,如今精神一放松,便难以为继,于是跳了两步,蹦到了床上,转眼便已经呼呼大睡起来。
-----------------
大梦不知数,眼睛一闭一睁,不知几多岁月。
姜暄淑忽得睁开眼睛,随后直起上半身,呆呆坐在床上,空洞地盯着被褥发怔。
半晌,才回过神来。
“卫老,我睡了多久?”
她伸了个懒腰,衣服床铺被她压得褶皱不堪。
“八天。要不是看你气息平稳,我都要令幽魂弄醒你了。”
“八天???”
姜暄淑惊了一下,哪怕是之前重伤,耗尽心力之时,她都没有昏睡这般长的时间。
也多亏引气入体之后,修士虽未完全辟谷,但十天半月不吃饭也并不会有大事,否则她一个引气境生生饿死洞府中,那也真是沦为笑谈了。
粗粗算了算时间,感受到肚中饥饿,她赶忙下床,洗漱更衣,又吃了些东西,便赶忙将炼好的法器全数带上,离开了洞府。
“去哪儿?”
“考绩司。”
“去那儿做什么?”
卫轩疑惑问道。考绩司他是知道的,当日初入宗门时四长老提到过令死原归来的弟子去那里领赏,只是来这宗门也有数月了,他还是第一次见姜暄淑要去那地儿。
他还当姜暄淑身为二代弟子,位高权重又是宗门天骄,不需如此。
“师祖曾有言,凡昭游门下,受宗门荫蔽,得宗门月额,每个月需为宗门效劳,以考绩司为准,达标者无恙,未达者扣除月额,级级惩戒,直至逐出宗门。这是规矩,谁都不能例外。前几个月是宗门特许,因那死原之行我有大功,算我已然将数月功劳交付……但是现在也得继续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宗门弟子一旦达到引气境就会急忙收徒,因为这不仅能得到月额补贴,最重要的是可以抵消每月部分功劳,少去许多奔波劳苦。”
姜暄淑解释着昭游宗的规矩,一边踏上了一只仙鹤。
经殿在山门东北,而考绩司则在西北,不高不矮一座山,靛蓝色琉璃瓦五重檐,上有一个金色尖顶,二三檐间挂一个黑色镶金边竖牌,上书三个红色大字“考绩司”。
“五层楼,由下至上,自二层起为领职分之所,越上层的职分越重越难,但相应功劳便也越多。”
楼房的第一层则是交付职分之所,一排排半人高的台子,后面都站着弟子。
人群熙熙攘攘,在各自台前交付职分。
墙壁上贴着一张兽皮,用红墨书就着狂草:
“炼体一重至五重,月需功劳九十。”
“炼体五重至圆满,月需功劳一百二十。”
“引气初,月需功劳一百五十。”
“引气中,月需功劳一百八十。”
“引气后,月需功劳二百四十。”
“引气圆满,月需功劳三百。”
相应的,还写就了月额。虽然修为越高,功劳直线上升,但月额也是涨得飞快。以那仙髓的宝贵,又有宗门荫蔽、洞府安身、师父引领、经殿学道以及各种好处,倒也值得。
至于引气境圆满以上,则再未有提及。
“连窍以上,便不用来考绩司么?”
卫轩好奇问道。
“宗门有七位蕴灵境长老,不,现在是六位,并宗主。”姜暄淑顿了顿:
“自他们而下,唯一一位连窍境,已经死于我手。”
魂魄的波动没有感情,但是卫轩在其中听出了干涩。
“怎么会差这么大?”卫轩大惊中带着疑惑,这差距实在太大,六长老一宗主修为断层式领先。
“因为师父和列位师伯其实并非此地之人。”姜暄淑慢慢说道:
“师祖从不知何方而来,沿途挑天赋聪慧者收为弟子,传习仙业,云游至东南而止,遂立昭游宗。”
她苦笑道:
“师祖立宗不久便去世了……可能他也没想到,此地人才稀缺至此,蕴灵都不过双掌之数。”
“我宗又是最强,时时征伐,为各宗门敌,以至于连窍境连年征战中几乎死尽……好不容易太平后,又先后寿尽,最后只剩下施暄炎一人。”
“蕴灵寿六百余年,远超引气连窍,以至于到如今,最早的那批师兄师姐早都亡故,师父师伯们依然春秋鼎盛。各长老为此日夜嗟叹,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青黄不接啊。
可偏偏对于小宗门而言,人才天赋这种东西,最是难以度量。要是大宗门,还可以靠体量弥补一些。
因此也难怪这兽皮上所书止步引气圆满。
宗门之前只有一个连窍境,如今一个也没有,又有何好立规矩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