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工程师模式!
- 犯人逃入深山,我航模爆改无人机
- 无责猜想
- 2553字
- 2025-04-09 14:00:07
男老师一惊,转身一看发现是个武警。
这才想起之前毛主任通知过,有武警中队过来参观。
男老师露出呆板的笑容,“你好,是罗毅班长吧?不好意思,我刚才正在忙,没有下去欢迎你。”
“老师你忙,我就随便看看。”
“本人邓韦,是数控机床5班的班主任,这是我的学生们。”
“罗毅班长?!”
一看来人,几个俯首作业的男生,纷纷摘下降噪耳机,温吞地笑着看向罗毅。
工科男性情都比较闷,罗毅冲他们挥手,“我是来向大家学习的,你们继续,大家一定要严守操作规程,保证安全啊。”
“好的罗毅班长!”一个男生笑道。
等同学们再次操作机器转了起来,罗毅斜着眼睛看着地面。
“邓老师啊。”
“你说罗毅班长。”
邓韦老师其实很不擅长应对人,比较严肃。
他以为罗毅要拽着他问弱智问题,于是情绪变得有些冷淡。
“你们平时车料都这么浪费的吗?”
“什么?”
罗毅突然发问,让邓韦愣了一下。
罗毅蹲下,捡起一长溜人造革。
这是同学们平时练手的便宜料子。
罗毅拿着一根5公分宽的料子,看到上面的人造革纹路都是由中间裁断的,留下很多毛齿,而且这个5公分留宽实在太多了。
邓韦看着罗毅怀疑的表情,感到有些不爽,“一直都是这样的啊。”
人都不喜欢习惯的工作方式被人擅自指摘。
他的心情,罗毅可以理解。
“一直都是这样的?”罗毅重复,收起了怀疑的表情,“就是说,这种数控裁床拉回来的时候,就是按照这个边距裁剪皮料的?”
邓韦道:“可以调整到最大10厘米的留边,不过那样太浪费皮料了。”
罗毅震惊,10CM浪费,5CM就不浪费了。
“意思是说,之所以要留下这么宽的边,是为了后面,密缝机设备有充足的加工区域对吧?”
密缝机也就是锁边机,就像刚才罗毅拿的那皮料边缘有毛齿,锁边机即将皮料叠合,进行统一再裁一遍继而翻滚边沿用线缝合,将不美观的毛边向内锁,一个防止开线,一个是藏住线头和毛边。
邓韦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啥药,很没好气地说:“对啊。”
罗毅看了一下,他们这个班里的十台机器。
正好5台密缝机,5台裁床,刚好一个做包的流水线。
罗毅手里依然拿着那皮料,自顾自往旁边的椅子上坐下,那边传来毛主任的声音。
“罗毅班长,您果然在这儿啊,邓老师,你们认识了吗?”
“嗯,认识了,毛主任,我刚才还跟邓老师说呢,这个裁床的裁边留量也太大了,我一个外人看着都感觉心疼,在51单片机时代。”罗毅竖起手指举例说明,“英特尔8051算力和频率都比较低,像插补算法之类的东西无法在51单片机中实现,但是现在的数控机床使用的都是第一代ARM架构微控制器,拥有插补算法、并行计算等功能,它应该具有测算皮料表面的纹路环境,规划最省料的裁剪路径啊。”
罗毅甩了甩手里的皮料,“怎么可能一刀裁只选择5CM到10CM呢?等于是这个算法并没有发挥作用,还是照着最早的机械机床使用的,裁床说明书呢?”
邓韦听他说了半天,依稀明白他是对裁床的工作模式产生了怀疑,
罗毅认为,目前裁床给出的5CM-10CM的留边,是不应该的。
他们现在教室里这几台机器能发挥的作用,要远比目前运用的方式要多。
毛主任也听明白了,“哪有什么说明书啊,我的罗毅班长,这都是进口的用集装箱拉回来的,要不是陈校在海外有几个合作伙伴,外国人都不肯把这个机器卖给我们。”
“哦。”罗毅一副了然模样,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所谓的技术封锁,对吧?”
“那相当于,种种操作模式都是你们按照自己的推断来的,根据机械车床时代的老经验喽。”
邓韦很不高兴地说:“不是我们根据老经验,是软件设置里有啊,只能调整5CM到10CM,不信你看。”
邓韦抬手让一位同学将机器停掉,在裁床一侧伸出来的液晶面板上按了按,“罗毅班长请看。”
罗毅摆了摆手,“我不用去看了邓老师,你们当时安装驱动之后,机器保持着初始化的状态,你们看到的只有5CM-10CM的留边范围,我知道,但实际上机器有工程师模式可以调整参数,你们没人懂这个而已。”
“那你懂吗?”邓韦稍显恼怒。
“我肯定懂啊。”罗毅走到教室右侧一个白色操作台那里,指着那位看过来的男生,此时邓老师就站在那男生身边指着液晶屏幕,“同学叫什么?”
“报告罗毅班长,我叫张佳音!”
“好张佳音,你配合我等会车料。”
“是!”
老毛擦着头上的汗站在了罗毅背后,悄声问:“您不嫌累吗?”
罗毅一愣,“嗯?”
老毛赶紧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您干这么多活,我们全校都不知道怎么感激您……”
罗毅恍然,“我还以为你们烦我了呢。”
“怎么可能!烦你,女同学们还会追着您要亲嘴吗?”
“诶诶诶,你这个老同志可不能瞎说!”
老毛堆起满脸褶子,“晚上组织晚会,我绝对让同学们弄个盛大的场面,感谢您。”
“那就不用了。”
邓韦叉着腰不耐烦地看着操作台后面的一老一少嘀咕。
“唉,唉?我们还要上课呢。”
罗毅回过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看了一下电脑屏幕上贴的编号,又瞅了一眼邓韦和张佳音的方向,电脑上显示着FIYA裁床1号机的运行曲线,确实是照着5厘米宽一路裁下来的。
罗毅将FIYA的控制程序关掉,直接重启电脑,中间狂拍BIOS主板控制界面,进入之后又以USB设备路径选择FAYA_1启动,电脑屏幕果然进入一个旋转的圆框显微镜LOGO。
下面蓝条载入一阵之后,出现了一个纯法文的界面。
罗毅找到Mode d'essai de l'ingénieur。
选择:Réglage de la marge。
“这是什么鸟语啊!”老毛在罗毅身后惊呼。
“这是法文。”
“怪不得看不懂。”
“哦您懂英文。”
罗毅本来以为老毛看得懂英文,就把下面的语言选项调成了EN,结果老毛咧嘴笑,“我哪认识它啊,我上学那会英语都没及过格。”
罗毅擦了擦汗,“您别大喘气啊,我以为您看得懂英文呢。”
“你俩弄完没有?”
邓韦又站在那里催命了,他看不到控制台那边发生了什么。
罗毅在margin setting那里改了个10MM。
就这么简单。
保存,退出,电脑重启。
“张佳音,把你的面板也重启。”
“是。”
裁床被张佳音重启了液晶屏幕。
等待一会儿,屏幕重新点亮,张佳音好奇地盯着液晶屏幕,“怎么没有弹出来选项啊!”
“换了数据,要等重新载入。”
“啊!出来了罗毅班长!啊!这个界面怎么多出这么多东西来了!”
邓韦也是看着液晶屏露出了惊掉下巴的表情,“这怎么不是之前的操作界面了!”
张佳音手抖索着,面对这个天天看着今天却大改样的液晶面板,感到恐慌。
“好多英文啊,看都看不懂!”
罗毅走过去站在邓韦身边,看到液晶面板上果然显示着“基础插补模式直线插补(G01):支持 0.001mm最小步长,内置前瞻算法(Look-ahead)……”等选项,他伸手按动上面的物理按钮一页一页往后面翻,终于找到了
margin setting:10MM
罗毅咧嘴一笑,看着惊呆的邓韦和张佳音,“试试,车一下。”